本帖最後由 猴子爸 於 24-12-17 12:14 編輯
有錯請指正。謝謝! 
中英數排名: 1)中英數為學術的根本,可以反映中學在六年內對學生的栽培。
2)中英數是全體學生都要應考的科目,沒有水份。如果計算整體5+%,有可能出現以下的情況: - 學校A全體學生平均考8科,學校B全體學生平均考6科,兩間學校拿下的5+數目一樣,但計算5+%時,學校B就會占上風。
- 即使兩間學校的學生都是平均考7科,拿下的5+數目一樣,但不同科目的應考學生數目都會不一樣。根據考試局的資料,有的科目拿下5+的比例,全港只有10+%,有的是大約30%,有的甚至是接近70%,所以即使用人均5+數目直接比較,都不一定是很合理。
- 有的學校是精英才可以讀理科,有的學校是限制應考數目,有的學校是自由選科,出來的整體5+數目都會有分別,但不一定是反映學校質素的優劣
- 根據觀察,某些學校即使整體5+成績低於中英數5+成績,實際上也相差不遠,中英數5+%排名,還是可以有一定代表性的。
- 排名就是為了比較,比較就要合理和具有可比性,所以中英數5+%是具備這個優勢的。
3)選擇5+排名,而不是4+排名,是因為在DSE評分的機制中,5+是另一個檔次的成績,而且這個排名主要是以英中為對象。全英中的資格是有85%學生屬於全港小學成績前列40%。既然這些中學收了小六成績最頂層的學生,對於這些中學的DSE成績,也應該有一定的期望。此外,對於升讀大學和選擇學科來講,學生擁有5+成績才算是有選擇權。
4)這個排名的缺點就是欠缺沒有公佈中英數5+%學校的排位,而且只列出主科排名,比較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