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謝師宴講心意 講錢失感情(沈帥青)
發新帖
查看: 1820|回覆: 7
go

謝師宴講心意 講錢失感情(沈帥青)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9-3-13 15: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學校舉辦謝師宴,應充分考慮目的及學生負擔能力,以免令活動變質。


本地網民近日流傳一則學校通告,通知學生繳付近千元參加謝師宴,惟不出席仍需繳付350元。學校在舉辦謝師宴時,應充分考慮聚餐目的及學生負擔能力,以免活動變質。

被質疑意義 謝師變其次



網上論壇連登有網民表示,自己的妹妹就讀黃大仙一間中學,近日收到一則通告,告知中六生該校的謝師宴將會在九龍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每人收費980元,但不出席者仍需繳付350元,以作宴請老師和買紀念品。發帖者稱,父親看見該通告後,叫母親一起入房討論,足足一小時後才出來。


本港社會主流文化仍提倡尊師重道,近年卻出現不少有關謝師宴的爭議(見表),不少人質疑聚餐的意義變質,謝師只是其次,追求豪華派頭、炫富甚至斂財才是主角。更值得讓人反思的是,即使是不參與的學生也需墊付部分費用,構成不公之餘,亦為家境不算富裕的家庭徒添壓力。


同屬華人文化圈的兩岸,則陸續出手監管謝師宴。《人民日報》在2014年報道指,全國不少省份已明文禁止「借子女升學等事宜,大操大辦宴請斂財」,直指謝師宴已經變味,被人用以斂財攀比,甚至有商家為謀取利益,將其按價格分等次,渲染奢靡風氣。


台灣廉政署亦在2011年推出「校園誠信管理手冊」,明文禁止教師出席謝師宴,並舉例稱學生若於畢業典禮前夕宴請師長,教師因尚對學生有監督考核權、具職務利害關係而不可接受。署方後來在前年澄清,謝師宴屬正常社交禮俗,教師大可出席,但仍需注意現行規定的正常社交禮俗標準是每人3,000台幣(約762港元)。


東方的人情社會容易讓本應發自心底的感情變味,西方社會又如何?美國高中的傳統是由應屆畢業生、學生會及家長舉辦畢業舞會(prom),鼓勵他們請同班同級的異性作自己的舞伴,結伴購票出席,不出席者毋須墊付活動資金。學校會騰空禮堂,與當地餐廳或其他食品供應商合作設置宴會,既設有對教師表達謝意的環節,亦有屬於學生們的「after-prom」狂歡環節。


鼓勵表心意 需考慮能力


西方社會更提倡多元包容,畢業季節除了有prom,當晚更會有「anti-prom」(反畢業舞會),讓與教師不和、缺少朋友及被排斥欺凌的學生也有屬於自己的一晚。紐約市公共圖書館自2016年起舉辦anti-prom,每年皆會吸引大量少數族裔及同性戀學生參與。


謝師宴因安排不合理而引起不少人反感,未免失卻感謝老師的本意。


要鼓勵學生表達心意,亦需考慮他們的經濟負擔能力、及希望藉此對他們灌輸何類價值觀,以免師生關係淪為形式主義的犧牲品。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

   0    0    0    0

Rank: 5Rank: 5


2301
2#
發表於 19-3-13 23:39 |只看該作者
沈生想表達的論點是太多了。
1, 謝師宴的目的在於學生表達对老師们的感激,所以宴会排埸不應作為宴会的首要考量,同时也要顧及清贫学生的困难負擔。这点我十分認同。

2, 西方的 anti prom, 無疑是把个人的價取向凌架謝師的價值,因学生们首先要由自身價值取向行先,去 prom 或是 anti prom, 完全起不到尊師重道的教育理念,畢竟西方就是西方,anti prom 的作用可以説是多完,但在我來説是分化學生們多一點。

謝師宴應只有兩種地位,一是師,二是學生,是否還要分同性恋學生,小数族裔學生,受欺凌學生,好學生,坯学生,美學生,醜學生,富学生,窮学生嗎?不放下身段谢師,還可以謝師嗎?
那麽老師呢?又是否要分同性恋者,小数族裔,好和坯,美和醜,贫与富哩?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
發表於 19-3-14 08:39 |只看該作者
20120808 發表於 19-3-13 23:39
沈生想表達的論點是太多了。
1, 謝師宴的目的在於學生表達对老師们的感激,所以宴会排埸不應作為宴会的首要 ...

西方的 anti prom, 無疑是把个人的價取向凌架謝師的價值

Xxxxx

無疑?咁選擇「唔去 prom 」的咪一樣把个人的價取向凌架謝師的價值?關乜 anti prom 事,關乜西方東方事?

係邊個不必要地分化?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8834
4#
發表於 19-3-14 08:56 |只看該作者
20120808 發表於 19-3-13 23:39
沈生想表達的論點是太多了。
1, 謝師宴的目的在於學生表達对老師们的感激,所以宴会排埸不應作為宴会的首要 ...

我有同感。沈先生寫稿,經常東扯西扯,看似多元思考,其實很多離題萬丈。

Rank: 5Rank: 5


2301
5#
發表於 19-3-14 12:42 |只看該作者
當然是作者不必要地分化, [多元]是無限的, [多元]是可以不停地再細分[多元]的, 用無限的[多元]去解決原本的[一元]價值, 不是分化, 又是什麼哩?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6#
發表於 19-3-15 00:09 |只看該作者
20120808 發表於 19-3-14 12:42
當然是作者不必要地分化, [多元]是無限的, [多元]是可以不停地再細分[多元]的, 用無限的[多元]去解決原本的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3-15 01:03 編輯

話說不說出口也好,人根本係多元。一講人類的多元性便 label 分化,是掩耳盜鈴而已。

咁選擇「唔去 prom 」的咪一樣把個人的價取向凌架謝師的價值?

你認為同嗎?

Rank: 5Rank: 5


2301
7#
發表於 19-3-15 01:19 |只看該作者
“謝師”是一个價值,是正價值。
"反謝師"是另一个價值,是負價值。
把一個良好的正價值,再变多一個負價值,任人選擇?
这不是刻意營造分化对立嗎?

若有清貧学生因不能負擔昂贵宴会费,在無可奈何下而不選擇出席謝師宴,並不代表他就是“反謝師”的。若在沈生提議下,清贫学生是否應出席“反謝師”?

難道这就是沈生的所謂多元?这還不是分化?
社会一起来搞一個“反谢師”概念?

如果我是沈生,“反謝師”還是不夠多元,應多来个“反反谢師”,
“反反反谢師”,“反反反反謝師”,直至無窮無盡的多元。

另,a prom not necessary a 谢師宴,沈生好像是混淆了吧。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8#
發表於 19-3-15 07:43 |只看該作者
20120808 發表於 19-3-15 01:19
“謝師”是一个價值,是正價值。
"反謝師"是另一个價值,是負價值。
把一個良好的正價值,再变多一個負價值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3-15 08:24 編輯

Prom 是沈先生認為外國接近謝師宴的參考。

Anti Prom 並不是反謝師宴。 由沈的形容,Anti prom 甚至不是反 prom。anti prom 是 prom 以外的選擇,並不是直正反對 prom 之意。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為眾多中學攪 anti prom,難道要「反」每一間中學的 prom?它們只提供額外選擇。你不是在美國生活的少數族裔,可能難以明白。You have to see things beyond their names.  

而且反反謝師,即是謝師,反反反謝師,即反謝師。有意義的,只有謝師和反謝師,最多加一類中間的:Agnostic.

同意沈以 anti prom 思考因為謝師宴太貴去不了謝師宴是不合識,混淆了。

西人的價值觀:個人化,自由平等,inclusion 等等,都係唔啱你。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