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短片】研究︰父母扶腋學壞步姿 12%兒童腳尖行路後患 ...
發新帖
查看: 1009|回覆: 1
go

【短片】研究︰父母扶腋學壞步姿 12%兒童腳尖行路後患多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0
1#
發表於 18-7-31 11: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註冊物理治療師任子霆(中)表示,活動布貼能抑制小腿肌肉,令小童更易做到腳踭落地,改善腳尖行路情況。


腳踭落地是正常步姿,家長一旦發現小朋友經常腳踭離地、腳尖行路,要留意是否出現問題。物理治療師稱,小朋友踮起腳尖行路大多為習慣性,有機會是學行時常被父母撐住其腋下,養成以腳尖步行的習慣所致。幼童間中以腳尖行路不用擔心,若3歲以後仍有此習慣,經常提醒下也未見改善,需尋求專業人士檢查,以免影響肌肉發展。


註冊物理治療師兼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研究生任子霆表示,幼兒自12至15個月大,應該能不用輔助下自己走路,到24個月大時腳掌能完全着地行走,3歲開始會學懂正常的腳踭落地步姿。一般而言,初學行時即一歲前後,幼童會用腳尖行路,惟3歲後仍用腳尖行路,不論是間中幾步或經常出現都可能有問題,應接受評估。





腳掌受壓易攰礙肌肉發展


外國研究發現約12%兒童會用腳尖行路。踮腳尖行有多個可能原因,如患有大腦麻痹等神經系統病,肌肉張力出現問題,病人不能控制就會出現此情況。




研究亦顯示,有自閉症或溝通障礙的小朋友有較大機會用腳尖行路。不過,不少幼童用腳尖行路為習慣性,可能與初學行時,父母雙手經常撐住腋下,令幼兒用腳尖行路導致。




當習慣用腳尖行路,兒童腳筋會變緊,腳踭貼地時有拉緊感覺,故腳踭不願掂地,促使他們更多用腳尖行路。任稱,長時間用腳尖行路,壓力前傾,腳掌集中受力易疼痛,步行一會已疲倦。用腳尖行集中運用小腿肌肉,大腿肌肉使用減少,會影響兒童整體發育。




任指,早前研究發現使用運動布貼能幫助小朋友改善踮腳尖行路問題。運動布貼帶有張力,貼在小腿上能利用張力刺激皮膚及肌肉,改善肌肉運用,從不同的肌肉方向貼上,更會有不同效果,如已習慣使用腳尖行路,就可以用抑制肌肉運用的貼法,減少小腿肌肉用力,令小朋友更易做到行路時腳踭掂地的動作。




運動布貼不用一天24小時使用,小朋友去公園玩耍或做運動前才貼即可。有研究指出,成人使用運動布貼,撕下後24至48小時內,抑制或協助肌肉的效果仍在,相信對小朋友的效果相若。




想知道小朋友是否因腳筋繃緊導致經常以腳尖行路,任指,只要測試小朋友的腳腕能否向上屈曲即可,如不足10度則顯示較緊,除使用運動布貼,亦要配合拉筋及強化肌肉運動,多管齊下。




任又提醒,學行車會令幼童更易使用腳尖行路,應避免使用;平衡車亦要調節適合高度,若坐位太高則可能令小朋友用腳尖滑行。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0
2#
發表於 18-7-31 11:31 |只看該作者
運動布貼加拉筋 兩個月見效




小朋友行路容易疲倦,可能是因為步姿出現問題。註冊物理治療師任子霆表示,曾有一名5歲男童行路時經常說攰,不願走路,加上行路時腳踭不着地,母親便安排他接受物理治療師評估,發現為習慣性的輕微腳尖行路,使用運動布貼加上拉筋等,兩個月已有明顯改善。


嚴重繃緊須開刀


任稱,該名5歲男童為習慣性腳尖行路,除了教導男童拉筋及進行強化肌肉運動外,亦教導媽媽利用運動布貼,抑制男童小腿肌肉的運用,令他更容易做到腳踭落地。初時建議男童每日出街行路及去公園玩耍時都貼上運動布貼,到腳筋繃緊情況有改善,才減少用布貼的時間。結果使用約兩個月,男童步姿已有明顯改善,大部份時間可以腳踭落地、腳尖離地去行路,只是間中仍會用腳尖行,在媽媽稍為提示即能改善。


任子霆指,因腳尖行路問題尋求物理治療協助的多為較年幼兒童,4至5歲間中會有個案,7至8歲亦曾有自閉症童求醫,年齡再大的則較少見,因為因腳筋嚴重繃緊至用腳尖行路者,已轉介醫生以手術鬆筋解決問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