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名師」授「高徒」 身教科學家精神
查看: 2535|回覆: 27
go

「名師」授「高徒」 身教科學家精神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89
1#
發表於 18-1-30 09: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一百二十八名學生將配對三十三位本地科學家,結為兩年的「名師高徒」,特首林鄭月娥期望學生體會科學家精神。


  (星島日報報道)得到「名師」指點,猶如站在巨人肩膀上。首屆「名師高徒」導師計畫,共一百二十八所中學遴選出的「高徒」學生,將與三十三名本港科學家「名師」配對,作為他們在未來兩年生涯規劃的義務導師。有學生冀從「名師」身上「偷師」,啟發興趣之餘,也改進自己的科研成果。

  首屆「名師高徒」導師計畫由港科院、香港工程科學院、香港科學會合辦,遴選出共一百二十八名「高徒」學生,與三十三名本港科學家「名師」配對,包括港科院院長、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即將卸任的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支志明等。導師與學生於未來兩年將定期見面,分享科研經驗,但大會約法三章,導師不會協助學生完成功課、通過考試、入讀特定大學或申請獎學金等。

  特首林鄭月娥在啟動禮上,寄語參與計畫的學生,思考與視野能有所啟發及擴闊,「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樣,在學術領域的高峰上,看得更遠,攀得更高」,期望他們從名師身上學習科學家精神、態度及毅力,明白創科路上都是充滿挑戰,要有研發成果亦非一朝一夕。

  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指,本港需要完整的創科生態鏈,以滿足上游的基礎科研、中游的轉化研究,以及下游的應用研究,然而不少學生在高中時棄選科學、科技及高階數學,令科研人才青黃不接,「人才斷纜是我們的短板」。他指首屆「名師高徒」計畫反應熱烈,期望這批「高徒」在「名師」引導下,成為下一代科學家及工程師。

  曾研發治療大面積燒傷的「人工皮」,獲「羅氏少年科學家大獎」冠軍的聖保祿學校中五生林芷彤,是徐立之的「高徒」之一,對生物醫學有興趣的她坦言,希望通過徐立之多認識不同領域的專家,能得到啟發之餘,亦期望爭取為「人工皮」有動物測試的機會;她亦打算探索音樂與生物醫學的關係。徐的另一位「高徒」,在聖傑靈女子中學就讀中五的陳尚旻,期望他分享在遺傳學及基因工程研究心得,以及人生經驗。


   1    0    0    0

Rank: 5Rank: 5


3404
2#
發表於 18-1-30 09:18 |只看該作者
elbar 發表於 18-1-30 09:14
一百二十八名學生將配對三十三位本地科學家,結為兩年的「名師高徒」,特首林鄭月娥期望學生體會科學家精 ...

令人鼓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38
3#
發表於 18-1-30 20:21 |只看該作者
香港學生肯學肯授教,唔會被放棄嘅,呢啲咪自強不息囉。

Rank: 5Rank: 5


2966
4#
發表於 18-1-30 20:25 |只看該作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540
5#
發表於 18-1-30 20:42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1-30 20:21
香港學生肯學肯授教,唔會被放棄嘅,呢啲咪自強不息囉。

128个学生而已,要帮还有很多!

我的校训“自强不息”,不是为尖子而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38
6#
發表於 18-1-30 22:0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8-1-30 20:42
128个学生而已,要帮还有很多!

我的校训“自强不息”,不是为尖子而定!
我無講其他嘢,起碼值得鼓舞,好嘅開始,好過齋噏唔做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38
7#
發表於 18-1-30 22:05 |只看該作者
係議會啲人點為港出力? 拉布到巿民睇到都覺攰

Rank: 5Rank: 5


3404
8#
發表於 18-1-30 22: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改變世界的都是極極少數的尖子,我地普通人就享用科技成果。有天賦肯努力有機遇一定有所成就。當然希望香港越來越多科學成就。香港不少尖子都要去歐美國家先有大成就。現在機會多的話留港也好,放洋有所成就回來也好,帶好香港本土科技發展。香港不要只靠地產金融。學術氣氛好希望藉此也能帶動企業資金推動科研發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38
9#
發表於 18-1-30 23:25 |只看該作者
制造好嘅願景,先會帶領年輕人勇於找出路。

Rank: 5Rank: 5


3700
10#
發表於 18-1-31 08: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值得鼓勵的行動,不過計劃只是定期見面,分享科學成果,好像有點隔靴搔癢,既然只惠及小部分學生,相信他們也不是省油燈,索性給他們一些實際科學研究,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讓大學對社會有更多貢獻,總好過他們花我們納稅人的錢去掙排名,攫取個人名譽。

Rank: 5Rank: 5


2956
11#
發表於 18-1-31 10:00 |只看該作者
有名師引導是值得鼓舞, 但不要忘想在香港直接出產傑出科學家. 根本無國家級的實驗配套, 亦無科學領域的大型工業去投資, 唉!

Rank: 7Rank: 7Rank: 7


10854
12#
發表於 18-1-31 10:49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8-1-31 10:00
有名師引導是值得鼓舞, 但不要忘想在香港直接出產傑出科學家. 根本無國家級的實驗配套, 亦無科學領域的大型 ...
有無聽過大疆創新?

Rank: 5Rank: 5


2956
13#
發表於 18-1-31 11:02 |只看該作者
cow 發表於 18-1-31 10:49
有無聽過大疆創新?
我認為是科技, 但科學是有不同的理解

Rank: 5Rank: 5


3404
14#
發表於 18-1-31 11:11 |只看該作者
Cheeselover 發表於 18-1-31 08:49
值得鼓勵的行動,不過計劃只是定期見面,分享科學成果,好像有點隔靴搔癢,既然只惠及小部分學生,相信他們 ...

好多聰明的细路,给他們啟發及鼓勵,讓他們自己多思考。他們會 滿腔熱誠追求,他們會自己initiate創新意念,分分鐘有好多驚喜,過程中给他們點一點。
科學家的成長過程都是天赋加 啟蒙 加熱誠加努力。

Rank: 5Rank: 5


3404
15#
發表於 18-1-31 11:14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8-1-31 11:02
我認為是科技, 但科學是有不同的理解

科技離不開科學的基礎。我們理解的科技是應用科學。

Rank: 5Rank: 5


3404
16#
發表於 18-1-31 11:17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8-1-31 10:00
有名師引導是值得鼓舞, 但不要忘想在香港直接出產傑出科學家. 根本無國家級的實驗配套, 亦無科學領域的大型 ...

撇開政治,科研方面香港應與国内交流,甚至用国内国家级的設備。

Rank: 5Rank: 5


2956
17#
發表於 18-1-31 11:31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8-1-31 11:17
撇開政治,科研方面香港應與国内交流,甚至用国内国家级的設備。
文章內已寫了這只是"生涯規劃"的課程

Rank: 5Rank: 5


2956
18#
發表於 18-1-31 11: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essimm 於 18-1-31 11:51 編輯
planetearth 發表於 18-1-31 11:14
科技離不開科學的基礎。我們理解的科技是應用科學。

由科學的基礎研究到實際科技應用是有很大距離. 如果政府將科技應用講到成科研係有點誤導.

Rank: 5Rank: 5


3404
19#
發表於 18-1-31 11:46 |只看該作者
jessimm 發表於 18-1-31 11:31
文章內已寫了這只是"生涯規劃"的課程

無需局限於只討論眼前規劃。文章可以引發其他想法。只是討論而已。


4531
20#
發表於 18-6-13 16:5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