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生涯規劃研討會 港輸出經驗(程尚達) ...
發新帖
查看: 392|回覆: 0
go

生涯規劃研討會 港輸出經驗(程尚達)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11-6 12: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程尚達在本欄提過,教育局今年擴大規模,舉辦一連兩天的大型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特首林鄭月娥在會上重申政府重視生涯規劃教育,今次研討會有深港兩地教育交流元素,香港有否能力如研討會般「拓視野.展成果」,對外輸出生涯規劃經驗,值得探討。

  有與會的中學校長友好坦言,研討會規模雖大,但首日主題演講內容卻顯得初階,「對於已推行多年的中學來說,重溫甚麼是生涯規劃,似乎意義有限。」雖然大會亦邀請澳洲學者分享,但內容卻是政府層面如何推動生涯規劃,「雖名為『兩地研討會』,但台下教師及校長始終聽不到外地經驗,恐怕『帶得返學校』的不多。」

  有知情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本地校長及教師有此想法不難理解,研討會「從頭說起」,正是配合參與的深圳校長及教師,「生涯規劃在內地方興未艾,他們來港取經,大會刻意安排,本地學界有不夠深化的感覺亦屬自然。」

  以往提到內地生的就業階梯,離不開政府分配或依靠人脈介紹,似乎不大需要推動生涯規劃,但友好坦言以往制度多造成人才錯配,內地城市發展急速,人才競爭愈見激烈,生涯規劃愈見需要,「他們遇到的問題正是本港教育界以往也曾經歷,學生按成績而非興趣選科,盲目擇業造成不適應等,已成為社會問題。」友好坦言,近年上海等地都邀請本港學者及校長,北上推介生涯規劃,「有些他們可以直接應用,比如學生自我評估的量表、輔導技巧等,但他們也需要轉化,畢竟兩地校園及職場文化不同,完全照搬只會水土不服。」

  嚴格上,本港推動生涯規劃只有三、四年時間,隨着不少學校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學界能否持續重視生涯規劃,難免令人質疑,友好認為本港有條件輸出經驗,但核心仍是自身發展,「有心辦的學校與機構仍不少,這些經驗未必因『津貼轉常額』而付諸流水,但如何把正面經驗帶到更多學校,始是學界要思考。」

  本港的生涯規劃雖有一定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推動時走過不少「冤枉路」,甚至有學校仍在摸索階段,通過外地交流,知己知彼的分享經驗,亦是值得肯定。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