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英文跟不上 廣東話用字遭取笑 獲獎新移民生:適應語言 ...
發新帖
查看: 723|回覆: 0
go

英文跟不上 廣東話用字遭取笑 獲獎新移民生:適應語言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7-6-26 13: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新來港學生升讀大學獎學金」其中兩名得主李浩洋(左)和馬玉婷(右),分別在4年前及6年前由內地來港生活。兩人均表示學習英文是最需要克服的困難,花了不少心機追上進度。


【明報專訊】新移民學生往往因語言問題等而感學習困難,兩名清貧學生克服種種障礙,升讀本地大學並獲得獎學金。得獎學生李浩洋來港後努力適應,也受過同學取笑。面對近年社會出現中港矛盾問題,李浩洋期望港人「(與中國內地)同一屋簷下,應互相幫助,互相包容」。他又說許多新移民想融入香港,但因不諳廣東話而遇困難,冀社會上有更多課程協助新移民學習廣東話。


英文「小學都不如」 自製筆記溫習


原在深圳長大的馬玉婷(Martee)於2011年來港,與家人同居公屋,入讀第三組別學校。馬表示因內地教的英文較簡單,初來港入學時未能追上進度,「內地中學所學的英語可能連(香港的)小學都不如」,普通生字如長褲及人字拖也不會,更試過英文口語不及格。為追趕成績,她將不認識的生字寫進筆記簿並隨身攜帶,每天一有時間便拿出溫習。因為家中經濟拮据,馬即使需要補習亦不敢開口,至升中六時始要求補讀3個補習班,終考獲6科30分的優異成績,去年入讀中文大學護理系。


來自廣東省的李浩洋(Anthony)4年前隨母親來港,憶述首天來港滿懷期昐,惟來到居所時始發現與兄妹5人同居一個劏房,靠任職零售業的父親支撐一家。為節省金錢,李平日與同學外出進膳「會叫最便宜的餐」,夏天亦盡量不開冷氣。李說雖然家貧,父親卻十分重視教育,無怨為他支付每月600至700元補習費。他亦發憤,考試前一個月每天溫習10至12小時,最終以6科28分佳績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盼有課程助新移民學廣東話


新移民難免要面對語言及相處問題,馬說中學時因不懂說廣東話,與本地同學較疏離,但她平時亦努力以廣東話與人溝通。對於現時兩地的紛爭,她指中學通識科訓練她多元思考的能力,亦認識到一些「敏感議題」;當面臨不同意見時,會多方面思考。馬笑言兩地均有「憤青」,她學會分析及判斷不同意見,不會只聽一面聲音。


李浩洋稱在廣東一直以普通話上課,雖然原本會說廣東話,來港後仍需時適應,部分用字因兩地不同而曾遭同學取笑,「但他們(同學)是善意的」。面對中港關係,他認為大家應互相幫助,互相包容,又說許多新移民因不懂廣東話而未能融入社會,冀有更多課程協助新移民學廣東話。


兩人努力讀書,盼藉學識脫貧,今年獲「新來港學生升讀大學獎學金」資助學費。香港新來港人士服務基金昨舉辦第5屆「新來港學生升讀大學獎學金計劃頒獎禮」,共25名新來港學生獲獎學金,各人有總值8萬至12萬元不等,用作支付大學學費。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