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麥明詩十優女神 失戀後讀書更專注【有片】 ...
發新帖
查看: 874|回覆: 1
go

麥明詩十優女神 失戀後讀書更專注【有片】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6-12-28 09: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麥明詩(Louisa)這位當初頂著十優會考狀元、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生的光環的前港姐冠軍,過去一年初嘗拍戲、拍劇、做主持的滋味,又面對過不少閒言閒語。相隔一年多記者再訪問她,感到她整個人成熟了不少,說話謙遜。她笑稱自己不似以前年少氣盛,還強調見識廣了,更能看見自己的不足。


麥明詩首次演出的電影是《失戀日》,戲中她飾演女主角鄧麗欣的閨密,說話粗魯,一反她平日斯文形象。她就笑說該角色某程度也反映她的一點真性情。



在鏡頭前比較拘謹,尤其是當香港小姐又有相當的責任。但導演看到我的真性情,就是比較粗魯,說話直接,有時比較極端和固執,於是把這些元素在角色裏放大。



                                                                                                                                                                                    

《失戀日》的角色性格粗魯說話直接,麥明詩說某程度上反映了她的真性情。



失戀後讀書更專注


戲中的麥明詩因為失戀而哭得肝腸寸斷,她坦言以往失戀都會哭崩。



我覺得堅強不等於你無情緒,亦不等於不可以讓人見到你軟弱一面。所以我遇到失敗失戀困難壓力,都會選擇用喊的方式去表達,我是可以喊得好勁的,喊完,就會重拾自己,重上軌道。



麥明詩還笑稱自己有「異能」,失戀後讀書及做事特別專注,大家去睇片聽聽她怎樣說。





不再年少氣盛


麥明詩曾主持里約奧運直播節目,她自言是一趟很深刻的體驗,壓力很大,因為要一心幾用,要聽隔離的拍檔講甚麼,又要留意導演的指示,成件事又有好多資料要記著。


為演戲新丁,她就坦言現在連最表面的,即是把想表達的情緒在鏡頭前表現出來,都未掌握到,未來要學習的非常多。雖然如此,她還是對演戲有較大興趣,皆因團隊合作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更多。

                                                                                                                                                                                    

《失戀日》是麥明詩首部電影,她體驗到演戲其實殊不簡單。


至於卸任時說的「始終如一」論,麥明詩說其實她想表達的只是一種很簡單的價值觀︰



這一年來,無論是對我的言論、衣著、談吐、前路應該點行,很多人有意見,但我覺得最緊要是自己把持著自己的特質去行認定那條路,如果搖擺不定,反而會立足不到。



25 歲的她過去一年面對過不少閒言閒語,經一事,長一智,她自評這一年在處理壓力方面成熟了許多。



很多人都說我同一年前好不同,但自己不會察覺的,因為你成熟了才會更加看見自己的不足。有人問我覺不覺得自己成功,我不是謙虛,但堅係覺得自己唔成功,因為我見過很多比我優質的人。如果我真是成熟了,大概是我少了那份年少氣盛,但(現在)都還有一點的。



媽媽成功推動上進


麥明詩常形容自己有上進的心,而她也強調,是全靠媽媽教導有方,所以由細到大,都不用父母特別督促讀書。

她motivated到我自己向上和進步。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我覺得這是媽咪最成功的地方。



                                                                                                                                                                                    

麥明詩讚媽媽教導有方,令她自小便有上進的心。



她又覺得趁小朋友年紀小時培養有紀律的生活是重要的︰



我覺得這個年代最大問題是父母放任了小朋友, 鍾意就玩甚麼就玩甚麼,鍾意唔瞓就唔瞓,到大了,父母迫他讀書就好難受。反而細個時有discipline 知道社會是有規範的,長大了,父母逐步放鬆管教,也不會行差踏錯。



香港主流學校多有大量功課和以操練催谷學生,因而近年社會出現了不做功課奴隸的呼聲。問這位前十優狀元的意見,她說不贊同過多重覆的操練和背誦,並感謝母校女拔萃小學當年功課不多,好讓她也有空間追求自己的興趣。



但功課不多,其實很視乎家庭如何培養你,如果日日只是看電視打機是無意思的;家長鼓勵小朋友多閱讀和看新聞,留意身邊的事,多去體驗生活,這樣就很有意義了。



她記起英國讀預科時期,因為學校少功課,她反而在學習方面表現得更主動。但大前題是自小要有紀律和培養了求知慾,否則,學生因有太多自由時間而日日在街留連,就算有優質的學習環境也只是徒然。



   0    0    0    0

Rank: 5Rank: 5


2721
2#
發表於 16-12-30 14:53 |只看該作者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