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9
- 國民生產力
- 3586
- 附加生產力
- 4592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60
- 主題
- 12594
- 精華
- 0
- 積分
- 77274
- UID
- 168291
   
|

廉署社區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主席唐偉章(左)稱,廉署社區關係處會不時到學校作倡廉教育。圖中為社區關係處社區宣傳事務統籌嚴厚蘊及曾當理工大學廉政大使的蘇樂穎(右)。
【明報專訊】廉署社區關係市民諮詢委員會主席唐偉章表示,根據去年廉署的周年調查,青少年對貪污的容忍度相較5年前低,顯示倡廉教育有效,「年輕人對廉潔有追求」。廉署表示,一直有在大學推廣倡廉教育,如大學生在宿舍「屈蛇」、上課時協助缺席同學簽到是對是錯等問題,也會成為探討題材。
稱倡廉教育有效
廉署的周年民意調查家訪約1500人,了解其對貪污的觀感和態度。其中「市民對貪污的容忍度」一項,以0至10分評分,0為完全不可以容忍,10分為完全可以容忍,去年的調查中,15至24歲受訪者的「貪污容忍度」為1.0,與2010年的1.5下跌0.5。唐偉章表示,這顯示該組別的受訪青少年「難以容忍貪污發生」,「是好事,希望以後更低」。
早前港大校委會研究生代表選舉有候選人以微信發送「電子紅包」,惹起賄選風波,校委會裁決以涉款「微不足道(immaterial)」否決賄選指控。唐偉章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但同時為理工大學校長的他,主動提及去年理大學生會主動向警方舉報,指有電腦分銷商代表賄賂學生會會長,作為向校方建議將兩個品牌的電腦納入手提電腦優惠計劃的報酬。唐偉章指案件早前審結,「作為校長,對學生做法非常驕傲」。
上學年為全港9名廉政大使之一的理大學生蘇樂穎說,大學生的學會活動常面對公司贊助,自己所屬的排球學會每年均需訂製隊衣,由於過程為集體決定,「非個人掌控,有一定透明度」,可避免出現貪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