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紅葉節」親子賞楓 遊大欖趣學生態
發新帖
查看: 388|回覆: 0
go

「紅葉節」親子賞楓 遊大欖趣學生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13
1#
發表於 16-11-18 14: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秋高氣爽,Elsie不時喜歡攜同子女上山下海,讓他們藉機探索大自然生態,最近秋風颯爽,正值紅葉當艷、群山斑斕的季節,Elsie和不少家庭一樣,都會全家總動員到郊外賞楓,恰好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下月初舉辦一連串季節限定的親子教育活動,通過導賞、工作坊及攤位遊戲等宣揚環境保育的訊息。親子同行,在行走和遊樂中讀懂大自然的奇偉奧秘,更加饒富趣味。

  漁護署日前啟動「紅葉情報」,意味又到了賞紅葉的季節。Elsie知道,署方將於下月四日起至明年一月八日的周日及公眾假期,於大欖郊野公園大棠舉辦紅葉導賞、手工工作坊、攤位遊戲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相片展覽教育活動,由郊野公園義工帶領家長及小朋友認識紅葉,親子可共同度過一個充實的「紅葉節」,在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餘,同時增進親子關係。

  Elsie問過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陳靜嫻(Angela),知道政府六年前開展郊野公園教育活動計畫,她表示署方每年在郊野公園舉辦教育活動,例如為教育程度不一的學生設計活動,內容涵蓋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議題,學子可藉此體驗及了解自然。今年計畫已經開展,相關活動亦甚受親子歡迎,如下月中在城門郊野公園舉行的「綠色親子遠足同樂日」免費穿梭巴士六百個預約名額在首日已額滿,相信「紅葉節」的特備節目反應亦會相當熱烈。

  秋天是賞楓旺季,但不少賞客對紅葉品種鮮有認知,節目之一「紅葉導賞」正好讓老少知多一點點。Angela指,元朗大棠每年均成為親子觀賞紅葉落英的郊遊首選之地,家長可帶小朋友沿大棠山道直上楓香林,屆時會有義工沿路提供定點導賞解說,家長亦可與子女結伴參加「紅葉知多少攤位遊戲」、「小朋友通過各種配對遊戲,學懂分辨不同紅葉的果實、花朵及樹葉,更深入認識紅葉品種。」

  她表示,希望大眾在拍攝紅楓美照時,亦抱著一顆欣賞的心了解不同紅葉品種的知識及價值,「例如楓香的葉子用手揉碎後,會散發淡淡的蘋果味,它的樹皮表面具裂紋,果為蒴果,外形猶如一個流星錘,內裏有黑色種子,是一種名為『路路通』的中藥,可以入藥。」她續道,林中有趣味百態,「秋天除了楓香,亦有小片芒草襯托,到了一、二月時,更可見遍地紅花荷,冬天時沿路亦可見泛白的大頭茶花。」

  此外,「紅葉手工工作坊」更會教導公眾將廢紙循環再造成為再造紙,親子可一同感受創作的樂趣,「我們將會預先收集一些廢棄碎紙,將他們攪成漿後再加入紅葉碎,然後風乾,小朋友帶回家後可發揮創意,將它變成一張有個性的卡片或書籤,由於再造紙上有獨特紋理,與平常用的紙張不一樣,因此是獨一無二。」

  工作坊同時提倡減少浪費,「紙張是用植物纖維製造出來,製作過程中更會耗用電和水等能源,看似唾手可得,但它亦有生命周期,不可以無止境製造及使用,能夠再造不等於可以隨便浪費,即便是很廉價的紙張亦應愛惜,所以減少用紙便有效保護環境。」她坦言,外國為了生產而大量砍伐樹木情況普遍,本地物資主要倚賴外國進口,因此一些浪費行為亦間接破壞了環境,因此每個人都應「想多一步,行多一步」。

  她又提醒家長帶子女遊山時,應事先計畫自攜一些食物盒及環保水樽,避免使用即棄物品,更重要是「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工人徒步清理垃圾的次數始終不如市區頻密,不可能持續地進行,垃圾在山上過夜容易形成臭味,影響自然景觀,沒有人希望拍照時將垃圾也拍進來吧?」她提及部門去年在五個郊野公園試點實施移除所有垃圾桶的措施,最後垃圾量減少七至九成,笑言「市民可以適應沒有垃圾桶。」

  人類日常生活源於大自然,Angela表示,郊野公園的樹木能夠淨化空氣,而水塘等集水區則淨化及保護了日常飲用水,「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資源關係密切,因此當我們向大自然提取樂趣時,亦應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

  Elsie提醒各位家長,「紅葉節」的特備節目時間由早上十時半至下午四時進行,市民可即場參加,額滿即止,費用全免,除了漁護署的「紅葉節」的特備節目之外,九龍城寨公園紅葉徑亦是觀賞秋裝的不二之選,家長有興趣不妨趁假期帶子女到郊外走走,除了可欣賞一年一度的紅葉美景,同時學會愛護環境,富教育意義。


   1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