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18
- 國民生產力
- 3584
- 附加生產力
- 4588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46
- 主題
- 12590
- 精華
- 0
- 積分
- 77218
- UID
- 168291
   
|
最近在一個親子講座中,有人說她親戚的兩個孩子,在同一所學校讀書,一個很乖,另一個卻學壞了,成了問題少年,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家中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父母都會發現,即使是同樣的父母所生,在同樣的環境長大,性格可以迥異,能力可以南轅北轍。讀同一所學校的,差異性不會減少,甚至變得更嚴重。
我小時候和哥哥讀同一所學校。我哥哥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我是一個很懶散的人,成績只是平平無奇。老師很自然地以我哥哥作榜樣,結果我的成績沒有變好,反而愈來愈差。到了初中的時候,由於正值反叛期,成績表不但有紅字,還開始很搗蛋和經常欠交功課,並因此記了很多缺點。
幸好我父母一直也沒有作比較,而且即使我的成績滑落,仍然肯定我的能力,只是不夠努力,使我錯覺自己是個讀書的材料,仍然很自信。到了中四的時候,由於所讀的分校不再提供高中課程,我轉到正校就讀,而哥哥也因為會考成績優異,轉了學校讀預科,我的成績才開始慢慢好轉。
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兄弟姊妹能力差異大,或行為表現有落差的話,父母不應將較差的比下去,還應發掘他們的優點,多加讚賞。表現好的那一個,在外面已經獲得很多讚賞,反而表現遜色的,最缺乏讚賞。如果碰巧他們讀同一所學校,即使父母不作比較,也難以控制老師作比較,將他們分開到不同學校上學,也未嘗不可。
廣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