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1
- 國民生產力
- 3548
- 附加生產力
- 4579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19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63
- UID
- 168291
   
|
當香港教育界正忙着如何落實STEM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時,西方先進國家已邁向STREAM教育,當中的A就是藝術(ART),而R則是閱讀(Reading)。發展STREAM的原因是避免學習只偏向邏輯數理,對創意藝術以及言語理解及表達出現不足。
不少家長害怕子女輸在起跑線,見近年歐美強調程式設計(coding)教育,便花數千至萬元為孩子報讀一些強調由資訊科技專家設計的課程。雖然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之,可是缺乏兒童教育和發展心理的配合,不少課程只是用另一種形式鼓勵兒童玩電腦遊戲,使他們沉迷應激反應、又或是裝配缺乏獨特性的玩具機械人而已。這樣對孩子認識計算機思維及如何實際應用程式去解決生活問題沒有幫助。
另外,亦有很多家長希望透過學習軟件加快孩子的學習進度,然而不少程式的影音效果刺激太大,長時間讓他們獨自使用電子產品,除了未能促進認知發展外,還會因為太依賴而對傳統幼稚園和小學課堂缺乏興趣,增加孩子產生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兩歲至五歲的孩童,每天對着屏幕(包括電視)的時間最多一小時或以下,而家長則要引導六歲以上的子女,建立健康的作息習慣,避免沉迷數碼產品和媒體。至於他們使用這類產品時,必須有家長從旁啟發,否則得不償失。
張慧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