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2
- 國民生產力
- 3584
- 附加生產力
- 4589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49
- 主題
- 12590
- 精華
- 0
- 積分
- 77232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6-10-11 15:14 編輯

位於荔景邨的亞斯理衞理小學是一所「火柴盒式」小學,學校空間不多,今年起推行「隨書樂坐」,安排學生在早上帶同書本「擔櫈仔」到操場等地方閱讀,希望藉此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及自律。
【明報專訊】教育局倡議從閱讀中學習,學校不外乎舉辦親子閱讀活動、早讀課等,有學校今年則改革早讀課,讓學生跳出課室,「擔櫈仔」到校園任何一個角落閱讀,校長不強求每個學生在時段內認真閱讀,「讓學生發吓白日夢也無妨」。
每周三天各25分鐘 捧書到處坐
一般學校早上也會設導修課、早讀課,位於葵涌荔景邨的亞斯理衞理小學今學年起每周二至周四設25分鐘的「隨書樂坐」時段。時段一開始,學校會播放悠揚音樂,全校學生會自動自覺帶着自己喜愛的書本到操場、小花園等地方,坐在小椅子上開始閱讀。低年級學生通常會在教師指引下「排排坐」,高年級學生則會自動選擇合意的地點坐下。
顧名思義,「隨書樂坐」希望學生能在時段內閱讀,但校長林德育說,學生不閱讀也沒關係,最重要是學生能藉着「隨書樂坐」學會靜下來,享受片刻寧靜,「要畀空間學生發白日夢,諗嘢又好,坐低又好,呢段時間是屬於你(學生)自己」。
讓學生自由選擇到校園任何一處閱讀,是因為林德育有感現時學生上學大多服從教師指引,缺乏自己思考和做決定的機會,「儘管我們是『火柴盒式』學校,校舍空間小,但我們希望為學生創造無限的可能」。
校長:初見成效 學生更集中
「隨書樂坐」已初見成效,林指以前學生剛回校做早禱會較心散,現在學生變得集中,更投入準備學習的狀態。林德育最希望在校園內帶動閱讀氛圍,「學生書包經常帶着書本(課外書),即使在校園外也能隨時隨地閱讀」。
另外,位於鰂魚涌的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上學年起亦把閱讀融入教學,小一中文科選用圖書教學法,以圖書取代教科書的部分章節,透過有趣的故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繼而提升學習效能。
另一校以圖書教小一中文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校長吳永雄說:「教科書不能照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圖書教學,學生可以自行調節學習進度,同時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學校今年把計劃拓展至小二。該校每周一、周三的早讀課,要求學生帶圖書回校,全校一起到操場閱讀,以帶動全校的閱讀氣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