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史丹福院長的忠告(Jenny媽)
發新帖
查看: 1000|回覆: 0
go

史丹福院長的忠告(Jenny媽)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6-10-7 13: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我家大帝A近日正煩惱明年IB文憑課程(DP)的選科安排。DP只讀六科,當中至少三科要選修程度較深的高階課程。如何選科跟日後有意報讀的大學課程緊緊相扣。譬如說,想讀醫科的,DP就應修讀化學和生物學的高階課程;若有志成為律師,英文就肯定是主攻科目。

  十四五歲的孩子可以很精明,也可能很混沌。為怕選錯科,老師進行了大量輔導工作,其中最強調的,是要依自己的興趣而行,而最要防範的,是爸媽們把孩子因應興趣而作出的選擇,全盤推倒重來。

  直升機家長的確無處不在。史丹福大學主管新生事務的前院長Julie Lythcott-Haims,近日在一個親子講座上談及高等學府內的怪現象。她說留意到近年入學的新生,成績一屆比一屆好,但與人溝通與自理能力則明顯一屆較一屆差勁。舉例說,學生總避開與他人有眼神接觸、不願意跟老師互動,而當他們迷了路或需要幫助時,會即時向母親求救而不會想想是否可自行解決。與此同時,大學史無前例地接獲大量新生家長的來電,要求校方跟他們討論孩子的室友或老師安排、爭取參與研究的機會,甚至就成績討價還價。她強調,這些都是以極優秀成績考入史丹福的尖子。

  Julie認為,這種怪現象的出現,全是直升機家長的「功勞」。由做功課以至選擇課外活動,爸媽們為子女安排得妥妥貼貼,務求將他們塑造成大學收生的模範。這批超人孩子成績卓越,但因為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統統已由父母代勞,從小欠缺透過解決困難帶來的自信,新一代學子較師兄師姐們更常感到抑鬱、焦慮與絕望。

  成績不代表一切,尤其不等同成功。Julie認為要培育出真正出類拔萃的孩子,有兩大法則:首先是讓他們從小幫忙做家務,透過解決身邊瑣事而成長;此外是讓他們懂得愛,而父母的愛遠較各種鋪排與指令重要。

  說回選科,大帝A心儀的是全港沒有多少家長喜歡的政治系。家中兩老卻甚感欣慰,至少他可以獨立地為自己的前途作出選擇,而非渾渾噩噩又或只懂順從父母的安排。真心相信,只要喜歡就會讀得好,讀得好自然就會有前途,何必過早憂心。






Jenny媽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