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港大生岩石論文 登國際期刊
發新帖
查看: 337|回覆: 0
go

港大生岩石論文 登國際期刊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6-9-9 08: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港大生岩石論文 登國際期刊
2016-09-09教育

   


  港大應屆畢業生關朗晴(右)得到學系資助,得以使用校方近年引入、本地唯一一台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來分析礦物成分,亦成為了此儀器首批成功發表數據的研究。


  (星島日報報道)地質環境與人類經濟生活、物種演化過程息息相關。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應屆畢業生關朗晴,摒棄傳統研究方法,以一年時間完成對中國冀東太古宙高級變質區具二十五億年歷史岩石演化的研究,研究成果早前於地質學界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期刊《岡瓦納研究》發表。她表示,研究過程障礙重重,但憑藉「問到底」的做學問態度,終完成出色研究,成為本地首名於該期刊發表論文的本科生。

  地質研究有助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的演化歷史和形成過程。對變質岩情有獨鍾的港大地球科學系應屆畢業生關朗晴,畢業論文便選取了位於中國河北的冀東太古宙高級變質區基性麻粒岩作為研究對象,並發現該變質岩經歷過等壓冷卻而發生逆時針的變質作用,研究更獲該學系今年最佳論文。

  朗晴表示,冀東地區曾有一處寬達八百公里的岩漿同時湧現,「結合地區周遭環境因素,可推算出其構造過程是由於大量地幔岩漿湧入而引起變質,而非由地球板塊碰撞所造成。」她續指,自己的研究成果並非重大發現,「但其他相關研究均利用傳統及不一致的地質溫度壓力計去計算變質過程中的溫壓條件,計算過程中有機會產生較大的誤差。」而她採用較受國際認可、數據較準確的新研究方法,以熱力學計算和模擬方法進行分析,印證了前人觀點。

  自從中學地理課便愛上了野外考察的她,後來對變質岩愈發感興趣,「岩石於常人眼中顯得十分普通,但細看下每塊岩石的紋理及結構都不一樣。」對於論文能在《岡瓦納研究》刊登,她表現得喜出望外,因為成果得來不易,「初初連顯微鏡都不懂得操作,在鏡下只看到『一堆五顏六色』。」

  此外,研究過程中她亦須反覆分析岩石不同礦物成分變質階段所處的溫度及壓力條件,複雜的計算讓非「數底」的她感頭痛,「只好做到哪問到哪,研究過程所得比其以往所學還要多。」她更直言「不做不知道」,透露將來會繼續研究工作。

  其指導教授趙國春指,本科生的研究能夠於國際期刊上發表十分難得,「能鼓勵更多本科生進行學術研究,只要肯努力,一樣有機會登上學術界的國際大舞台。」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