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學生社企體驗 培養通識高階思維
發新帖
查看: 718|回覆: 1
go

中學生社企體驗 培養通識高階思維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6-7-25 08: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中學生社企體驗 培養通識高階思維
2016-07-25教育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參加「社創校園通通識」計畫,老師李淑華(右二)稱學生通過社創體驗工作坊鞏固學科知識,旁為校長張翠儀(左二)、老師黎柏禧(左一)及鄺綺梅(右一)。


  (星島日報報道)高中生藉通識教育科學習,可深入探索社區及幫助弱勢社群。聖公會李福慶中學通過社創基金「社創校園通通識」計畫,安排學生到多家社企參觀、體驗,了解其運作,從而探討不同議題,如文化保育、平等機會,培養高階思維及批判思考,有利通識學科單元「今日香港」的學習。計畫又提供老師培訓工作坊、相關教材,助他們規劃課程。

  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與豐盛社企學會合作,一四年展開「社創校園通通識」先導計畫。其中教師培訓課程方面,迄今已有五十五所中學、八十多名教師參加。社創基金於一五年九月起,資助計畫至一八年八月。

  計畫提供的教材以通識科「單元二:今日香港」為核心,共設五個範疇,包括環境、社會、個人生活、經濟、文化,涉獵式微行業、舊區活化、青年發展、人道主義與平等機會等議題。教材以翻轉教室、活動教學為主,盼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位於柴灣的聖公會李福慶中學是參與計畫的學校之一,學校收集同學意見後,就社會平等及文化保育,籌劃活動及校本教材,參加者以中四生為主。

  參與計畫的李福慶學生可到訪多家社企,包括土作坊、天裁行、韓廚麵。通識教育科副科主任李淑華指,過往學校舉辦的相近活動都是一次過,但計畫可拉攏不同社企與學校。她認為,學生親身到社企體驗,可鞏固知識,「按書本內容,向學生解釋何謂非政府組織,他們的理解都有限,反而親身了解它們的運作,才可透徹明白。」

  李淑華曾帶中四及中五學生參加「黑暗中對話」,體驗視障人士感受,然後同學須完成工作紙。李認為同學答題的闊度更廣,「不再一句起、兩句止,當中的推論更清晰及詳盡」,並緊扣社會現況,「不是看資料作答,而是與視障人士交流,知道對方就業困難。」李指雖要帶隊外出,但備課工作量的負擔減少。

  該校三人接受教師培訓課程,亦到社企視察,其中通識教育科老師黎柏禧稱,事前到社企參觀,包括出售基層婦女手製糖果的土作坊;土作坊提倡公平貿易,盼婦女可自力更生。他稱,土作坊的營運制度很特別,她們不會領取薪水,但會有換領券,換取等值的物資,有別於一般打工仔。他認為,學生親身體驗,可擴闊描述的例子,增強說服力。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2#
發表於 16-7-25 08: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JWKun 的帖子

助聽障人士擺攤 扭轉價值觀
2016-07-25教育

   

  (星島日報報道)「社創校園通通識」除提升學生對通識教育科的興趣,亦改變他們的價值觀。聖公會李福慶中學中四生何柱亨早前藉計畫,參加「十一良心消費」活動,協助聽障人士扭氣球出售。何的父親是商人,他直言向來覺得商家要「賺到盡」,今次活動一改他的想法。

  計畫分三階段,除教師培訓、社創體驗工作城、到校講座,亦有進階活動,如暑期社創訓練營、良心消費攤位。

  中四生何柱亨參加「十一良心消費」活動,協助由社企YM Balloon及聽障人士經營的攤位,即席扭氣球出售。他稱給予弱勢社群工作機會,關顧他們的心靈,亦非常重要。

  何柱亨又稱,父親是商人,從小就覺得做商人要「賺到盡」,但參加「十一良心消費」改變他對做生意的觀念。他又通過計畫擴闊對社企認識,「香港有很多社企,但早前一間都未去過;即使是弱勢社群,都各有專長。」

  中四生梁慧姍指,活動令她反思自己他日可對社會的貢獻,不止是著眼「求分數」,而是思考題目背後引申的社會問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