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大六藝嘉年華 動靜兼備學五常
發新帖
查看: 337|回覆: 0
go

教大六藝嘉年華 動靜兼備學五常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6-7-6 08: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教大六藝嘉年華 動靜兼備學五常
❲家長八達通❳
2016-07-06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本周五、六舉行的「六藝五常嘉年華」,活動當日包括「加冠禮」儀式,是儒家象徵青少年長大成人的莊嚴禮儀。


  儒家思想影響深遠,當中的文化傳統值得小朋友多認識,但如何入手則難倒不少家長。Elsie本周五、六就打算帶一對仔女參加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六藝五常嘉年華」,當日有逾三十項圍繞儒家「六藝」的活動、比賽、表演及展覽,有重現古代傳統的「加冠禮」、「投壺」及「七巧板」,亦有將傳統結合現代生活的中國文字演變遊戲、「論語」微電影放映,以及唐詩新曲表演等,適合小學至初中學生參加。

  Elsie同負責籌備嘉年華的兩位工作組聯席主席,教大副校長李子建教授及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教授,以及教育博物館館長呂詩敏傾過。

  他們表示,早前教大教育博物館的「再遇孔子」展覽反應良好,故決定繼續延伸中華文化傳統,衍生「六藝五常」的主題。

  李子建教授說,「『五常』仁、藝、禮、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具體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等活動表現,這六藝亦是孔子所指的君子或全面發展人才應具備的條件。」嘉年華提供的節目範圍極廣,並由香港教育大學多個學系及單位合辦,包括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中國語言學系、健康與體育學系、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以及香港教育博物館。

  「雖然『六藝五常』源於古代,但活動希望找出現代是否有相似,又能體現這些價值的『六藝』活動,但背後仍能傳遞傳統的『五常』價值。」他介紹指,嘉年華舉行的超過三十個節目都以「六藝」分類,但傳統上指騎術的「御」,今次就以泡泡足球、騎單車等活動代替;「樂」的部分則有唐詩新曲表演。

  Elsie看過節目表,當中亦有將傳統帶到現代社會的活動,如「尊師開筆禮」、「成人加冠禮」。施仲謀教授表示,屆時參加者可體驗兩個儀式的嚴謹禮儀及服飾規格。「現時不少小學都以開筆禮作入學儀式,象徵他們開始讀書寫字,代表他們開始學習知識,從家庭進入學校。加冠禮則是代表高中生長大成人。」

  而活潑一點的小朋友,相信會有興趣嘗試傳統遊戲「投壺」或「七巧板」。Elsie知道,投壺早在先秦時期已開始流行,參加者要把箭桿投入酒壺之內,考眼界之餘,遊戲規則亦講究禮節。至於七巧板,聽呂詩敏館長及施仲謀教授講,最早於宋朝出現,「現代版本則在明、清開始,多作為益智玩具,培養邏輯思維。」

  中國文化另一重要傳統非書法莫屬,字體的演變更加博大精深。施仲謀教授同Elsie講,有感社會對繁、簡體字的爭論,覺得小朋友更應該了解文字的發展史,於是設計了「識字探源」遊戲,將字體演變結合《論語》警句,參加者需要按要求,盡快拼出某種字體寫成的句子。「文字是不斷發展演變,通過遊戲及旁邊的展板可以學到文字如何從甲骨文,一路發展出篆、隸、楷、行、草等字體。」

  除了參加遊戲,呂詩敏館長亦叫Elsie當日記得投票,原來嘉年華期間亦是兩項比賽的評分環節。「六藝五常遊戲設計比賽」有十二個由學生就六藝、五常及孝道設計的遊戲攤位,「雖然以傳統文化為主題,但他們的構思不乏新意。參加者玩遊戲之餘,亦可收集印章,換取先到先得的獎品,亦可投票選出你最喜愛的遊戲攤位。」

  另一個比賽則是「論語與現代社會微電影比賽」,初中及高中生以《論語》為主題拍攝短片,除了專業評審,公眾於嘉年華的公開放映環節亦可評分。兩項比賽的冠軍隊伍就可到孔子故鄉山東曲阜考察。

  鑑於近日天氣炎熱,呂館長表示,主要活動均安排在有上蓋或室內場地進行,故家長可以放心。

  Elsie提提大家,「六藝五常嘉年華」將於本周五、六舉行,免費參加,大會亦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往來港鐵大學站。

  有關各項活動詳情,可瀏覽嘉年華網頁:http://www.eduhk.hk/sixarts2016/carnival.html。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