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18
- 國民生產力
- 3564
- 附加生產力
- 4580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20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91
- UID
- 168291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6-1-13 11:43 編輯
常見讀友們對海外升學似有永遠解不開的謎團。
(一)送子女到海外升學,幾多歲最合適?
一般而言,孩子十三歲最合適不過,一來十三之齡已懂得照顧自己,除非府上爸媽呵護備至,事事代勞,再加上有位姐姐做書僮兼有司機管接送,如此這般,十八歲也不行;二來,十三歲對中文的讀、聽、講、寫有一定程度,他日學成歸來,中文能力或有助事業發展;三來,十三歲應是在學習過程中,開始懂得思考之階段,倘趁勢讓孩子在多元文化環境學習,以開啟人生智慧。有論十三歲之齡,年紀太小,尤甚女孩,怎放心?爸媽眼中,孩子永遠長不大,年紀小與否,是爸媽自己營造的心理關口而已!
(二)英、澳、美、加、新加坡、歐洲,哪個地方最適合升學?
升讀高中,應以英國為最佳,英國教育重啟發,文化水平亦高,同時具備偌大空間讓學生發掘興趣和潛能,能吸引世界各地學生負笈升學乃明證;美國的寄宿學校也不錯,部份承傳英國教育的基因傳統;澳洲跟加拿大則個別學校也有英、美水平;至於新加坡,學術水平較高,但似乎跟香港「求學求分數」的氛圍接近,學習文化及校園氣氛不及英、美;歐洲國家則需懂當地語言才能融入學習生活。
(三)海外升學支出不菲?
英國寄宿學校一學年支出費用動輒是四、五十萬,只是偏遠地區如北愛爾蘭、蘇格蘭,也要二十餘萬;加拿大草原三省的私立學校、新加坡私校,學費也算廉宜,二十餘萬之數;澳洲則是三十餘萬。
(四)揀學校?
選定國家及地區後,宜在互聯網初步搜尋學校,別以為成績在排名榜前列是最好學校,其實最好學校是孩子最適合的學校;怎算適合,應視乎孩子興趣及活動能力是否得到發揮;另學生數目在五百至八百人之間為最佳,寄宿生佔百分之五十以上較理想;另具足夠的學術資源和學科、校園設施能配合、課外活動多選擇、關顧制度夠公開、公正等;至於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則次之。
(五)如何越洋監督子女?
留學前,必須有一至兩年時間與孩子溝通,透視未來學習生態及環境,讓孩子有足夠心理準備;留學後,與孩子要約法三章,定時透過網上溝通,盡顯關心而非監察;同時保持與學校導師聯繫便行。
(六)何以要負笈海外升學?
此乃老生常談!海外升學非必要,關鍵在於孩子在學習階段是否具備需要較大的啟發空間。千萬不要因為學業成績不如人,考不上心儀院校而出走;也不要人云亦云,以為經濟充裕就二話不說送孩子留學。計劃海外升學,先要衡量孩子的志向以及能力,設定長、短期目標,將之歸納評估,然後比較留下抑或出走對孩子更具效益。香港教育被人詬病思考空間不夠、沒創意、重分數、只知既定答案便是、不重思考和啟發,更甚是學習氛圍單一,教育文化因循;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外國月亮又是否一定圓?
(七)海外升學使費多少?
完成中二後升學英、澳、美、加,大約要四至五年後才上大學,每年要預算三十至五十萬元,完成高中繼續在當地升大學,是另外每年的二十五至五十萬元;四至五年中學,三至四年大學,總預算約需二百五十至四百萬元。
(八)如何揀選合適監護人?
留學生未滿十八歲按當地政策皆需要監護人,以防萬一有事發生,可以即時提供照應;另方面也可以在假期寄住監護人家中。選擇監護人應選退休夫婦家庭,他們對照顧孩子較有經驗和耐性;倘居住當區有親友,也可聘用他們當監護人,但必須附合當地法例及條件;譬如年滿二十五歲,居住在學校周邊若干距離、操流利英語等。
(九)如何考入牛津、劍橋?
香港學生每年超過一千名學生投考牛津、劍橋,約有一成二獲取錄。宜先評估孩子是否有能力、志向和個人優勢,成績優異並不夠,還要具備獨特的個人素質、將來發展理念、學習經歷和啓發、以至社會服務經驗和領袖能力;一般而論,成績達前列百分之一至二應有機會,不過,實際能考入的多是早在兩、三年前已作部署,沒有捷徑。
(十)海外升學需預早部署?
決定讓孩子負笈海外升學需要深思熟慮,及早部署,且愈早愈好,別以為送孩子唸國際幼稚園和小學最合部署將來負笈海外,查實不然,反之,唸本地正規幼稚園、小學,正是先學好中文才送孩子到海外升學才最合適:所以愈早部署,愈能掌握每一步,臨急就章,必弄巧反拙!
章文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