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考試秘笈(上)(孫明揚)
發新帖
查看: 1012|回覆: 1
go

考試秘笈(上)(孫明揚)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
發表於 15-10-14 14: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每年放榜,一眾狀元頓成焦點。據我所知,相當大數目的各級中、小學生都有參與不同形式的補習。通常小學生是不會主動要求任何形式的補習。這個現象主要源於父母「贏在起跑線」的心魔,而為數不少的小學生家長請補習教師主要原因是令子女能提早一年學習各學科相關內容。他們並非不知道這會對小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但他們認為物有所值,為要贏在起跑線,不免要付出和犧牲。

但至於中學,尤其是準備投考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前一、兩年的學生,通常都是主動報讀五花八門的補習社,希望有助取得較好成績。每年各補習社於報章、巴士車身及其他文字媒體所登的全版及全天候廣告,標榜龐大數目的參與補習同學獲取5*或5**成績,以證明彼等能為同學帶來上佳成績的最佳說明。面對這些表面上甚有說服力的例證,怪不得有這麼多同學趨之若鶩。次要原因則較少人明言,因為學校高中課時有限,教師實在沒有辦法去完成全部課程內容,遑論旁及重要的應試秘訣。所以各形式的補習學校有龐大的潛在市場,提供應有盡有的課程以供家長的選擇。

究竟同學為甚麼覺得補習可以為他們帶來好成績?為了填補學校老師沒有課時去教授的課程不是個主要原因,雖則亦有同學希望有專人為他們重温過去的有關試題,從而多些了解考試當局的要求。其實最主要的理由是學習考試秘笈。

猶記得今年「十優港姐」麥明詩說過她之所以能取得十優佳績,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她「真係識考試」。如果你問我讀書時最叻是甚麼?我也答你「最叻考試」。為甚麼這是重要呢?我透過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明其中道理。我讀書成績中上,但相對其他特別勤力的同學,我能消化課程及收歸內容為我自己的認知,也許只得百分之八十,不及某些其他同學的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在考試時,我可將我所認知的知識以百分之九十的效率表現出來,但我上述的同學則只能以百分之七十的效率表現出來。以此為例,我的考試成績能表達出我所學的百分之七十二 ,而能力比我强的則只能表達出百分之六十三。所以在此情況下,成績跟所吸收知識不成正比。我將於下篇與各位分享我的秘訣。
   1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2#
發表於 15-10-28 13:23 |只看該作者
考試秘笈(下)(孫明揚)

我每次考試必定首先花時間去看所有試題一遍,作用有三。首先,等自已有個概念大約需時多少去回答所有試題。第二更重要的是掌握自已對各不同試題了解的程度,因為這有助你選擇回答試題的先後次序及分配的時間。我不考試已久,所以不知考試局是否有偏離較淺的題目先行的習慣?沿用這個方式就是容許眾多從第一條題目開始作答的同學有一個良好的開始,不至自亂陣腳。但我不應認這是個理所當然的安排,所以凸顯出把所有試題看一遍的道理。第三就是要清楚明白問題重點所在,因為有太多同學一見試題的內容所提的關鍵字眼便不分皂白,把所有有關的書本內容一腦子便全部搬出來作答。這就是為何有不少同學自認為對問題所問及的都巨細無遺地作答,一心以為得到上佳的成績,但結果事與願違。為甚麼?因為大部分答案都是答非所問,即是答案沒有聚焦去解答問題的主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通常我們用不太恭維的方式說別人「口水多過茶」,便是這個現象的最佳寫照。

補習社所提供的服務不離以上三點所涵蓋的範圍,用意是提升同學回答試題的信心。試想想,如果同學對所作答的第一條試題理解不足,下筆時當然講不上得心應手,花費時間多,效果當然不彰,對信心當然有所打擊。所以較後時間當面對滾瓜爛熟的問題,因為信心欠佳所以機會都要打個折扣。但反過來看,首先解答最有把握的問題,自然流,信心增加,很快便答足夠的題目得到及格的分數,容許多於足夠時間去處理其他比較難於解答的問題,以增加取得高分的機會。只要明白及掌握上述的要點,加上坊間及網上有不少過往的試卷和模擬試卷以供參考及練習,實在無需報讀補習社。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