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全港性系統評估正面睇
發新帖
查看: 1403|回覆: 3
go

全港性系統評估正面睇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2
1#
發表於 15-10-27 14: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全港性系統評估正面睇(一)─ 家課補充練習


近日媒體討論有學校為應付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要求家長購買大量補充練習並在課前或課後、甚至假期參加補課,補課着重操練應試技巧,超出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我們認為此現象部分可能源於對TSA的目的有誤解,以為大量操練有助提升成績。

有意義和適量的練習是學習過程,有助學生加強理解和建構知識,但過量及機械式操練,則適得其反。

(一)家課量多,學生才學得好?
  • 教育局強調家課的質比量更為重要,有效益的家課應幫助學生加強課堂所學、激發思考、培養學習興趣,並應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讓學生有信心完成家課,否則只會為學生及家長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壓力。
  • 教育局已透過不同途徑如通告和指引(https://cd.edb.gov.hk/becg/tchinese/index-2.html)敦促學校制定合適的校本家課政策。教育局發給學校選用課本和課程資源的通函中,明確要求學校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以及家長的承擔能力,並謹慎考慮是否有真正需要選用補充作業及/或應試練習。家長應積極和子女就讀的學校溝通和合作,反映適當的意見。

(二)為了準備TSA,必須多買補充練習為學生操練?
  • 設立TSA的目的,是為學校提供整體學生在小三、小六及中三的中英數三科的整體表現(學校不會有個別學生的成績),讓學校參考,改善課程規劃及提升學與教效能。基本能力只是課程的一部分,學校其實不用為了應付TSA而改變教學及評估方法,更沒有必要多買補充練習操練學生。
  • 教育局一向呼籲學校不要濫用補充練習及作機械式的操練。此舉無助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相反只會令學生對學習生厭。
  • 每年成績公布後,TSA題目均會上載至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網站供查閱及參考。學校無須要求家長購買補充練習以幫助學生熟習題型。

(三)教育局對過分操練學生的學校視若無睹?
  • 教育局有定期檢視,並向過分操練學生的學校,提供專業意見、支援或勸喻。本局會以學生有效學習為大前提,加緊視察,以了解學校過分操練的情況有否惡化。
  • 教育局為了消減校內過度操練學生應試的風氣,已於2014年4月宣布不向個別小學發放他們在TSA的基本能力達標率,故此學校應無特別原因去操練學生。

以「促進學習的評估」來加強學習是教育界的共同目標。教師需要為學生選用和設計有效益的課業,一方面讓學生鞏固所學、加深了解,亦讓教師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展。課業的形式須配合學習目標且多樣化,應運用不同的資源,配合學生的不同能力和需要,以提升學習成效。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2
2#
發表於 15-10-27 14:09 |只看該作者

全港性系統評估正面睇(二) ─ 回應坊間對TSA試題越出越深的質疑


近日有人嘗試作答坊間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模擬題目,以體驗題目是否評估學生的基本能力,教育局想在此回應有關質疑。

(一)題目越來越深,已超出基本能力?

* TSA的題目是根據學生在小三、小六和中三學習階段完結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以進行下一學習階段學習而設計。題目由大專講師、教育局課程主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科目經理及現職教師等多位專業人士負責審閱和批核,有關基本能力文件可瀏覽網站(http://cd1.edb.hkedcity.net/cd/eap_web/bca/chi/BCA_c3.htm)。

* 每年的TSA題目均會上載至考評局網站(http://www.bca.hkeaa.edu.hk/web/TSA/zh/PriPaperSchema.html)供查閱及參考,但我們並不建議學校以TSA題目盲目操練學生。


(二)       使用坊間「TSA評估練習」是否合適?
* 坊間的練習質素參差,有可能已超出了基本能力的要求,絕不適合作為學習材料或家課,更有些以小三基本能力的題目,提早給較低年級學生操練,揠苗助長。扼殺學生學習興趣,培育不到學生真正的學習能力。

(三)近年語文科閱讀考卷篇章長,學生難以應付?
* 我們不應以單一指標(篇章長短)判斷整項閱讀評估是否艱深。擬卷時要考慮內容選材、信息的密集度、不同文體和題目的選項等。
* 考評局分析過學生作答小三中文科閱讀卷的表現,發現答對率和試卷長短沒有直接關係。

(四)當局有否每年檢討試題?
* 考評局每年於TSA成績發放後會召開分科檢討會議,檢討評估內容、題目深淺度、學生整體答對率(會否有過高或過低答對率)、題型及評卷準則等,並向審題委員會反映意見,以作出改善。
* 分科檢討會議成員包括大專講師、來自收取不同整體學生能力水平學校的現職教師(名單大部分不會和審題委員會成員重複,以保公正)、教育局課程主任及考評局科目經理等。

(五)學生要在極短時間作答整份試題?
* 為了確保學生作答時間不會過長(特別是小學生),因此TSA的整份試題會分成若干份分卷,而每名學生只須作答每科其中一張分卷,並非如坊間傳言學生要完成所有分卷。

教育局及考評局會繼續密切監察擬卷的流程及評估質素,並再次呼籲學校及家長必須小心考慮是否有需要購買額外的評估練習,若然購買,亦必須謹慎選擇。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2
3#
發表於 15-10-27 14:10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出席「未來之星同學會成立十周年慶祝酒會暨十大傑星頒獎典禮」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我知道大家對最近「全港性系統評估」有許多討論感到興趣,我想在這裏作更深入的交流。我想強調,「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其實是評估基本能力,它有「三不」:第一個「不」是不會匯報學生的個人成績;第二個「不」是不會影響升學;第三個「不」是不會將學校排名,這是三個重要概念。我們一定要幫學生達到「愉快學習」的目標,但我要強調,既要「愉快」也要「學習」,不可只有「愉快」而沒有「學習」。所以在這大前提下,我極之反對操練學生。

  學校及家長必須清楚了解TSA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們要及早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個人興趣的不同表現,才能對症下藥,找出進步空間和教與學的方案,幫助學生進步,這是整個TSA的大前提。

  有很多關於TSA題目的說法,我想強調的是,我們要如何善用TSA提供的客觀數據,因應學生的需要調校教與學的安排,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有很多人提到TSA的題目很深,我再看看有關的溝通和報道,我懷疑其中有個很大的誤會。可能有個別人士在市面上買的練習卷或習作,認為題目艱深。事實上,若大家在(考評局)網頁找TSA過去十多年的題目,就會發覺它們只是針對基本能力而非艱深,因這不是TSA的目的。因此,若指TSA的題目艱深,應該只是個別的習作,要問是誰提供這些習作,令人覺得艱深,這並非TSA的原意,我想特別強調這一部分。我在此順道一提,若家長或同學擔心題目艱深,麻煩大家可上網(考評局網頁)查看過去十多年TSA問題的內容會更清楚。

  其實像TSA般的評估也不限於香港,在國際上,如澳洲、加拿大、美國,甚至一些發展中的國家,也為年幼學生進行相類似的評估。香港作為先進的國際都會,若輕易取消TSA將是個很大的倒退。

  我認為,大家要同心協力解決所謂操練學生的問題,而非取消某個重要的基本能力評估工具。這個問題存在,我們要面對,我特別關心若有個別學校有這樣的情況,我相信家長可以與學校接觸,學校方面也有管理委員會等。

  整體來說,根據這幾個星期的觀察,我聽不到有人反對TSA的原意及其設計,只是在操作過程和執行上有些擔心。無論是學者、學校,甚至是家長均對TSA發表了很多卻也很不同的意見,所以重要的是要找出事實,而非道聽塗說,這是個很重要的大前提。我與學界及有關人士經常接觸,也會用心聆聽,看看可以在操作上哪方面有些改良建議,讓我們可以一起群策群力處理。

記者:局長,現在的問題是,並非家長自行買練習,而是個別學校要小一學生操練小三的TSA練習。教育局除勸喻外,有沒有實質的行動叫學校不要這樣操練學生?

教育局局長:我有和一些校長說,他們的回應是這樣的。既然有這個測試,如果同學有需要,一些基本練習也是需要的,但並非操練學生。第二是基本能力的部分。就算我們做運動或參與某個課程,我們都希望有些練習。所以我並不覺得練習本身有問題。如何尋找教材及物料作練習才是重要。大家要相信,由考評局專業人士設計的問題,十多年以來的資料足夠大家作參考,不需要去找坊間特別深的練習作操練,這實在無必要。

記者:會否考慮隔年考試或抽樣考試?會否考慮修改TSA的細節?

教育局局長:剛才我提及,我們需要聆聽不同的情況。若抽樣考試,能否達到原本TSA的目的。整個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及老師,讓他們有更多客觀數據,改善及加強教與學。純粹是這個目的。若抽樣考試能達到相同目的,我們當然會考慮。但據我理解,我們需要進一步詳細了解,若運用不同的方案,有沒有這個效能,達到其目的。

記者:有小六學生今年七月在學校撞爆右眼,校方沒有即時報警、通知家長和叫救護車,教育局怎樣看這件事?家長就此事去信教育局求助和投訴,但教育局仍未回覆,想問進度如何?

教育局局長:首先我要強調,我十分關心每個同學在學校的安全,他們應該受到足夠的保護。如果遇到特別意外,我們向學校提供的有關資料和處理方法,已相當足夠。就這件事,我們剛剛收到報告,會盡快分析報告提供的資料,會盡快處理。我的同事已聯絡學校,亦有提供有關資料。

記者:有中學驗出鉛水,校長批評教育局之前是否反應過慢,沒有全面驗水,會否增加中小學驗水的數目,或者全港中小學驗水?

教育局局長: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們暫時已為三十四間學校驗水,有一間學校出現這個問題。同事已即時聯絡校長,商討如何處理,包括用其他替代,例如樽裝水、學校不要自己供應食物,使用外購餐飲服務等,這個部分工作已進行。另外,學校也要小心留意,今次在校內幾個地點發現有超標的情況,大家要深入研究,特別跟有關建築物負責的機構和承建商等,再多了解。重要的是,政府跨部門正按部就班逐步處理這件事,特別針對幼稚園全面驗水等,大家看到,我們正在全力做。遇到這個情況,我們會與相關部門如生署,研究怎樣處理。




2015年10月2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0時59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2
4#
發表於 15-10-28 15:46 |只看該作者

全港性系統評估正面睇(三) ─ 評估目的及設計理念



有家長誤以為「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會影響升中派位,也有人認為既然評估不影響自己的小孩升學,應考TSA是多此一舉。教育局想就此回應。

(一)何謂基本能力?
* 是指學生於一個學習階段終結時,達至最低而可接受的知識與技能的水平,有能力繼續下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而不需額外支援。

(二)設立TSA何作用?
TSA主要可以:
* 為學校提供客觀標準工具,了解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完結時是否具備基本能力。
* 協助教師知道學生的弱項,為未能達標的同學及早進行支援及輔導;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令評估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與教的功能。
* 為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參考,讓學生的學習能達到課程的要求。
* 讓家長透過和學校的溝通,了解子女的學習問題和需要,盡快打好根基。
* 為政府提供全港學校學習範疇水平的資料,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支援,並監察教育政策執行的成效。

(三)TSA影響學生升中派位、升班及升學?
學校在TSA的表現絕對:
* 不會用來決定學生升班及升學;
* 不會和小六升中派位機制有任何關係;
* 不會用作判斷或標籤個別學校的學生是屬於甚麼成績組別;及
* 不會作為殺校的指標。

(四)學校既有自己的測考,已可掌握學生學習表現,何必再考TSA,多此一舉?
校內測考和TSA各有不同的功能:
* 各學校因應其學生能力、學習需要及學習進程,有各自校本評估政策,校內測考範圍及內容自然不會跟全港學校相同。
* TSA則提供全港層面,具質量及全面的評估數據,讓學校有客觀指標以判斷其學生在不同範疇的能力,在學習階段完結時是否已達致基本能力水平,以繼續下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並按需要為同學及早進行支援及輔導。這是校內測考無法提供的數據。而且TSA非經常性評估,只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完結時(小三、小六及中三)舉行。換言之,小學生只須參與一或兩次TSA(因為小六TSA是隔年舉行)。
* 政府也可因應評估的數據,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優化校本支援服務、發展適切的學與教教材以照顧學習差異。

家長均會認同學校教育應該讓子女在不同方面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TSA絕對不是以一刀切的標準標籤學生,反而是一件重要的工具,讓我們及早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對症下藥,提供適時的回饋,為他們的發展奠下良好的基礎。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星期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