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GirlStyle 女生日常
HolidaySmart 假期日常
Jom Explore
BusinessFocus
MamiDaily 親子日常
UrbanLife Health 健康新態度
TopBeauty
POPLADY
Kdaily 韓粉日常
PetCity 毛孩日常
Baby-Kingdom
Edu-Kingdom
MediaLens
TapNow
Maxlytics
EchoMaker
EventVibe
FaceVibe
Mintinglabs
討論區
教育王國論壇列表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初中教育
中學交流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自閉寶寶
資優教育
智能評估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特殊教育
海外升學
登入
註冊
註冊新用戶,開通自己的個人中心
國王課室
登錄
|
註冊
親子王國
|
教育王國
|
BK Milk
|
KMall
|
王國誌
|
環保教育基金
|
王國國情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登入
登記帳號
忘記密碼
關閉
安全驗證
安全提問(未設置請忽略)
母親的名字
爺爺的名字
父親出生的城市
你其中一位老師的名字
你個人計算機的型號
你最喜歡的餐館名稱
駕駛執照最後四位數字
討論區
教育王國
教育講場
使用意見
幼兒教育
幼校討論
幼教雜談
小學教育
小一選校
小學雜談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中學交流
初中教育
專上教育
備戰大學
選科選校
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知識增值
課外活動
教材閱讀
公開考試
深造進修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自閉寶寶
智能評估
徵求專區
二手市場
誠徵老師
組班專區
徵保母車
聯絡管理員
我的中心
首頁
討論區
BK群組
幫助
排行榜
搜索
搜索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教育王國
›
討論區
›
教育講場
›
村校滿載人情味 校長守護共存亡
查看:
770
|
回覆:
0
go
村校滿載人情味 校長守護共存亡
[複製鏈接]
elbar
私人傳訊
加為好友
elbar
當前離線
在線時間
312 小時
最後登錄
25-10-31
國民生產力
3652
附加生產力
46069
貢獻生產力
0
註冊時間
07-11-25
閱讀權限
10
帖子
27811
主題
12608
精華
0
積分
77532
UID
168291
翡翠宮
翡翠宮, 積分 77532, 距離下一級還需 22469 積分
77532
1
#
發表於 15-10-8 08:57
|
只看該作者
|
倒序瀏覽
|
打印
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最後一任校長鍾瑞映,為救校出過不少力,卻更值得人尊敬──校長是用畢生貢獻學校,盡力守護學校至最後一刻。
早前票房大熱的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引起不少人對鄉村學校感好奇。誠然,村校的設備難以媲美現代校園,不過貼近大自然的平房校舍,師生比例低,同樣有其價值,令當區的學童受惠。村校是香港教育歷史的重要部分,當中的人和事早因教育政策而消失。猶幸有心人整理眾村校的文獻資料,記錄箇中故事,顯現鄉村辦學在教育與社會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隔着鐵絲網,看着2005年遭「殺校」、位於元朗廈村鄉白坭村的「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單憑外觀倒沒有一種廢墟感覺,只見窗戶完整,牆壁沒有太多剝落;課室門頂,掛上捐款人的名牌亦清晰可見……
曾經盡力救校
學校結束前兩、三個星期,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羅慧燕博士曾經訪校,更跟校長鍾瑞映見面:「很多村校校長,很像電影中的呂校長……」因為寫書和做研究,她走訪過約30多間村校,當中不少曾於04、05年間陸續「殺校」。說起造訪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她印象深刻:「完全不覺得學校將結束,一切仍然很整齊……是很有尊嚴。」
羅慧燕談到這段時眼濕濕,「鍾校長表現很淡然,但也覺遺憾。」那種遺憾,是學校只需等到07年深港西部通道運作,便可取錄跨境學生不用「殺校」。「他很不開心,老一輩的教師會守着學校,與學校共存亡……」
翻開學校校刊影印本,鍾瑞映校長寫下一篇《往事點滴——我在白坭的歲月(1970-2005)》,樸實無華的文字,記下這位畢生貢獻教育的校長歷程:由初出茅廬,與同仁生活的點滴;經歷80年代學生人數達200人的高峯期;90年代初天水圍新市鎮落成,他並沒有捨棄學校「跳槽」;為開拓學生來源,親自回國內及落區派宣傳單張,甚至親自駕車接送天水圍學生……2003年得悉「殺校」而發起護校行動,整整27年的教學生涯,見證着這位校長的無私奉獻。
昔日的村校盡力「救校」,先提高教學質素,在校刊中便提及跟國際學校合作,有中西文化交流、鼓勵學生參加不同類型比賽,鍾校長亦提到學生的英文科是百分百達標。
滿校自然氣息
羅慧燕的新作《藍天樹下:新界鄉村學校》,整理共50多間新界村校的文獻資料,勾勒出鄉村辦學在香港教育與社會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章。「50、60年代起學校,都很重視綠化,而新界不少學校都會舉行園藝比賽(聯校);學校種很多樹,除了有地方,不少因為沒有大禮堂,學生集隊可以有樹蔭。」她說現代的校園規劃不重視這些,「有花圃已經很好了。」而村校視乎校長喜好,因為校政有彈性空間讓校長設計校園綠化。
若沒有當時的教育政策,村校大抵一直自然流失,完成歷史任務。然而近代不少家長尋求主流以外的教育,昔日村校不少屬小班教學,甚至小校(一校六班),師生比例低對學生照顧較多,而教學靈活具彈性,有利兼顧學習差異。加上村校貼近自然的學習環境,有助推動學習,無疑具存在價值。羅慧燕過去曾做過調查,有家長就算知道學校將結束亦繼續報讀:「不同學校serve不同學生,有些小朋友未必適應主流學校,村校成為他們的選擇。」
昔日私塾學生留宿
不少村校的前身是私塾,即所謂「卜卜齋」,屬於鄉村(新界)教育早期階段。廈村父老鄧季良領頭參觀廈村新圍,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士宏書室、友善書室和友恭學校。
於1910年代興建的士宏書室,室內裝潢仍保留原始古雅味道。「80年代辦過三年幼稚園,在書院內讀書,所以才寫上『禮義廉恥』四個字。」鄧季良年屆七十,是友恭學校畢業生,本身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走訪好幾間書院,大門前不少仍保留筆墨書法,大抵屬他那代父老,仍堅持的傳統文化之一。書室以他那位讀國學的爺爺名字命名,是他的三位兒子為紀念他而建。昔時書室有房間讓學生留宿,曾有讀書資優為考功名者住在書室,過去亦曾出過考到貢員的學生。及至戰前時期,書室才開始荒廢。
羅慧燕手握的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校刊,詳細紀錄了學校為改善教學的努力,真實反映一代村校的人與事。
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士宏書室,前身是私塾,80年代曾短期作幼稚園用途。
鄧季良
0
0
0
0
解憂店
世界著名大學
返回頂部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返回列表
瀏覽過的版塊
幼校討論
黃埔宣道小學
自閉寶寶
小一選校
海外留學
熱門主題
高主教小學 VS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 點選?
11
最高瀏覽主題
徵A-Level學生
1796
救恩小學 26/27 waiting
1564
急問!請教大家IB課程,AISHK or Island ESF? 感謝!
1316
徵中四 中 英 補習女老師
1097
紅磡黃埔功課輔導班
1039
華仁小學插班
856
GMT+8, 25-11-4 13:10, Processed in 0.22385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搜尋本版
討論區
用戶
修改頭像
個人資料
積分
用戶組
隱私篩選
密碼安全
退出
積分 0, 距離下一級還需 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