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點解個個狀元做醫生?(盧永雄)
查看: 6899|回覆: 20
go

點解個個狀元做醫生?(盧永雄)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387
1#
發表於 15-7-17 09: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高考放榜,11個狀元,7人話想讀醫科,2人話想讀藥劑,讀醫似乎是香港尖子的最高夢想。

  中學生口中的「神科」,不外乎是讀醫、讀Law(法律)或者GBus(環球商業),而讀醫更是神科中的神科。這個選擇亦不難理解,這是贏梗的選擇,只要你捱到畢業,一定可以獲得高薪,是普通大學畢業生3倍以上的人工。

  讀法律還要睇你能否拿到乙一級以上的榮譽畢業,若拿不到這個成績,一般都入不到city firm大行,只能入本地律師行,做律師的前途有局限。至於讀GBus,不少人志願是入美國投資銀行,同樣是並無保證,都是要讀到好好成績才有機會。結論是讀醫是一個穩陣而高人工的選擇,又可以話實踐治病救人的理想,所以高中尖子選讀醫科,十分理性。

  香港學生最高志願讀醫,可能一百年前也是如此,這亦和香港當時作為殖民地有關。數年前我做一份和大學資助有關的公職,接觸到一些歷史材料,才發現如今中學生升讀大學的模式,竟然和大學一百年前的設計有關。

  香港第一所香港大學的前身,是香港西醫學院(國父孫中山曾入讀),在未有本地大學之前,殖民地政府要培養本地最優秀的學生做醫生,源於當時本地對醫療的需求。1912年香港大學創校,當時的港督盧吉認為,中國人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怕殖民地子民受共產主義影響),港大就模仿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科而輕人文科目,只設三個學院即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

  試想直至有新高考之前,近百年以來,香港中學的分科設計皆一成不變,分文科、理科,理科分生物組和數學組,叻學生主要選理科,讀生物組以考入港大醫學院為目標,讀數學組以考入港大工程學院為目標。這個選科導向,原來有過百年歷史,而且和殖民地相關。但長此下去,沒有改變。

  問題是現代的社會,和一百年前改變了這麼多,最精英的學生大部份走去讀醫(或文科去讀法律),是否一種過時觀念?

  這件事讓我想起印度,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不是美國的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MIT)學院,竟然是印度理工學院(IIT),IIT每年取錄的名額僅有5000人,但報考人數卻高達30萬人,錄取率只有1.7%,比哈佛的錄取率9.1%和麻省理工的12.5%低得多。印度最好的學生去讀IT,所以印度的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矽谷,科技工業至強。

  你可能會問,香港叻學生去讀IT沒有用,因為香港的IT工業不發達。以印度IIT為例,每年畢業時節,美國科技巨頭如Google、蘋果和facebook就去IIT請人,用3至4萬元起薪點去那裏請人做電腦工程師,讀電腦讀得叻,去全世界打工都得,搵錢比做醫生更多,因為世界變了。

  香港有點一成不變,當尖子多數只是想讀醫的時候,我們話搞創新科技,不是政府搞一個局,說說就可以成功。


盧永雄
   2    0    0    0

Rank: 3Rank: 3


109
2#
發表於 15-7-17 12:13 |只看該作者
讀醫好, 過往幾年, 好多讀書叻既學生都去讀business, 做醫生其實都幾辛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26
3#
發表於 15-7-17 14:24 |只看該作者

引用:讀醫好,+過往幾年,+好多讀書叻既學生都去讀

原帖由 kimib 於 15-07-17 發表
讀醫好, 過往幾年, 好多讀書叻既學生都去讀business, 做醫生其實都幾辛苦.
近年走翻轉頭了,因為商界冇咁好搵!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4#
發表於 15-7-18 09:26 |只看該作者
忽發奇想是:
因為精英孩子在二十歲前已經競爭太多,太累,雖然已經很成功,卻不想再冒不必要的風險地無止境地鬭下去。由第一日入醫學院,只要正常畢業,幾乎99pct 做醫生了。

在其他職業和事業上,二十歳後才是真正打拼的開始,無論現有條件多理想,,前面路的未知之數和變掛是太多太多了。

雖然每當見到不想做醫生的孩子去了當醫生,覺得心痛,但依然明白爸媽為佢好,這個保護罩是永遠。如果要在愛上要加上時間,父母對孩子之愛,是超越「十億萬年」吧!

Rank: 4


830
5#
發表於 15-7-19 00: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nie40 的帖子

聽大家這樣說再想深一層真令我對大家的健康生命感到憂慮。其實,我認為在中學懂得應付讀書考試而取得高分進入醫學院的人並不全部都有能力讀醫。但現行制度是只要考試合格便可行醫。如果合格分數是50分。那證明剛合格的醫生的知識只是半桶水。而病人根本無法知道醫生是什麼成績畢業的。讀其他學科的人畢業後還需要不斷學習以防被淘汰。但醫生便不需跟隨醫學技術的發展步伐去增值。難怪有統計說醫生罷工時,死亡率反降低。 被醫死反而好些,有多少病人是被醫得半生不死而不自知的。
其實,醫學院有否每年淘汰表現最差的一批學生以保障公眾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另外,是否需要要求醫生每隔一斷時間便進修及對相關工作範疇進行考核,直至考試合格才可續牌。



Rank: 5Rank: 5


4779
6#
發表於 15-7-19 01:52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問我庸醫的壞處多還是庸官的壞處多,我可以肯定答你一定是庸官。庸醫最多醫唔好人,醫死人還要開庭研訊,但庸官可以因水而令成千上萬的人受害,令你苦不堪言。我唔擔心庸醫,反正香港人最喜歡有問題時會睇多一兩個醫生,但醫療政策的落後導致醫生不足反而會因為排極都排唔到隊而眈誤。

醫生的庸有時並不是因為醫科畢業試拿不到高分,好大程度是醫者有沒有父母之心、醫者有沒有濟世為懷之心。唔合格當然唔可以勝任做醫生啦,但一個只懂拼命搵錢,亂咁開藥的醫生比畢業試僅僅合格的更可怕!

醫生的天職就是救人,要國家強大起來,人民必要有健康身體。讀醫的人未必可以救國,但也至少可以救民。救民如救國,已迫在眉睫,搵錢之餘,還請不忘重任,杏林覺醒,還得靠你們!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78
7#
發表於 15-7-19 09:25 |只看該作者
上边两位講中哂我心中疑惑~~係咪單單高分就係做医生既材料呢?究竟係為乜要做医生呢?两大院校為搶讀書尖子,到底会唔会真係考慮果位同学係咪真正適合做医生?

Rank: 5Rank: 5

熱血勳章


3541
8#
發表於 15-7-19 10:01 |只看該作者

回覆:Yanamami 的帖子

教授唔係偵探,在面試的短短時間內,教授基本上無法分辨出誰人不適合讀醫,因為個個尖子出席面試都會表現出有誠意,有passion。成績好,面試正常,佢地係好難拒絕的。



點評

ANChan59  Thats true。  發表於 15-7-19 10:34

Rank: 6Rank: 6


9973
9#
發表於 15-7-19 21:20 |只看該作者
frenchfries 發表於 15-7-19 00:49
聽大家這樣說再想深一層真令我對大家的健康生命感到憂慮。其實,我認為在中學懂得應付讀書考試而取得高分進 ...
真係隨口說說。。。。

Rank: 6Rank: 6


9973
10#
發表於 15-7-19 21: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5-12-23 20:11 編輯
Yanamami 發表於 15-7-19 09:25
上边两位講中哂我心中疑惑~~係咪單單高分就係做医生既材料呢?究竟係為乜要做医生呢?两大院校為搶讀書尖子 ...

del.

點評

Yanamami  分数當然重要,但我意思係:做医生何止要高分?  發表於 15-7-20 04:28


4531
11#
發表於 15-7-19 21:5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700
12#
發表於 15-7-20 06: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點解個個狀元做醫生?(盧永雄)

原因不外就是醫生收入高,香港醫療制度問題,醫生人數不足,市埸高薪求才,政府高薪留才;醫委會又保障自己人,造成醫生不足,過去政府欲引入外地醫生,往往遭本地醫生反對,原因不外就是利益第一,結果是醫生不足(辛苦也是因為人數不足),水準下降(反正出事,醫委會也會放生)。外國當醫生並不是什麼神級職業,人工沒有其他職業如此大差別,爭入醫科也不烈,因為並不保證畢業。其實現今醫生依頼先進醫療設備,電腦分析透徹,藥物又新又多,其本上與其它行業一樣,高科技耳。



Rank: 4


830
13#
發表於 15-7-20 13:52 |只看該作者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5-7-19 21:49
唔用分數仲恐怖,到時只要一個電話,高官有影响力人士子女就可以入。
關係到生死,難入必然是應該的,但更需難出(畢業)。更要長期監察。

Rank: 6Rank: 6


9973
14#
發表於 15-7-20 14:47 |只看該作者
frenchfries 發表於 15-7-20 13:52
關係到生死,難入必然是應該的,但更需難出(畢業)。更要長期監察。
你可能要的不是醫生而是一個神。就算最老經驗都會可能出錯。神射手都會有時射失。誰敢講自己一生無錯?而且醫學范圍不一定科科都關乎生死。

點評

goodenough  醫神!娛樂界已有一個「醫神」。  發表於 15-7-21 00:20


17374
15#
發表於 15-7-20 17: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779
16#
發表於 15-7-21 02:06 |只看該作者
不論是錢作怪又好,醫生收入高,有保障又好,其實都沒問題。有云要平天下者,必先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要醫生能全副精神花在治病救人之上,也必先要安頓好家人,無後顧之憂才可全身投入。難度要他們不求物慾、浪跡天涯、四海為家的才是好醫生?才可讀醫?

醫生本身都是人,跟平凡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我們對醫生有期望,但不能對醫生有過份的要求。否則,只會像在有些人的腦海中,美女一定是完美的,不容許有半點污穢,他們甚至認為美女們是不能去洗手間的,以免破壞了美女在自己心中的形像。但這是否有點脫離現實和不切實際呢!



點評

Yanamami  起碼要个医者父母心吧~~  發表於 15-7-21 20:34


721
17#
發表於 15-7-21 11:3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88
18#
發表於 15-7-21 18:1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熱血勳章


3541
19#
發表於 15-7-21 19:07 |只看該作者

引用:好想問佢地係咪真係中意做醫生?

原帖由 ericalife 於 15-07-21 發表
好想問佢地係咪真係中意做醫生?
無所謂啦,聽說高永文局長曾在一個訪問中表示,鍾意其他科,但為了脫貧選擇了醫科。咁局長可以,又何須對其他學生有更高期待。



Rank: 6Rank: 6


8550
20#
發表於 15-7-22 01:49 |只看該作者
據講醫生真正的學習,是由實習累積经驗開始,之前是要死鋤書都只係紙上談兵,不過如果唔收尖子,一般资質未更加畢唔到業啦。
如果讀完對醫人冇興趣,咪轉去做研究或去醫管局做管人囉!身邊都有唔少親朋係咁。不過全世界医科都是高要求,不過呢行其實是厭惡性行業,又要好捱得,都唔係個個尖子都啱,只不過淨係尖子先有得揀咁解啫。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