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建軍」方式處理青年問題適得其反(葉建源) ...
發新帖
查看: 349|回覆: 0
go

「建軍」方式處理青年問題適得其反(葉建源)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8
1#
發表於 15-2-4 13: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5-2-4 13:34 編輯

  踏入2015年,教育界籠罩一股政治陰霾,先有陳佐洱提出教育局須受中央「監督」的言論,後有梁振英以《施政報告》炮轟《學苑》,同時大灑金錢擴大姊妹學校計劃和內地交流團。公眾還未及消化這些消息,上周日竟出現一隊新制服團體「香港青少年軍」,並由梁振英、張曉明等人出任榮譽贊助人,解放軍駐港部隊更參與其中。特區政府無視教育真正需要,對教育界的訴求充耳不聞,反而把精力和資源投放於實現其政治化的項目。梁振英當年說好的「教育回歸教育,讓校園生活回歸正常」去了哪裏?

  香港青少年軍以一個民間團體的姿態成立,實質卻充滿官方影子,由特首夫人梁唐青儀擔任「總司令」,多位特區政府、中聯辦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人皆有角色,可見這是一個高政治規格的組織。青少年軍以「報效祖國」為誓詞,更為學生提供軍事訓練,令人擔憂這支制服團體最終淪為「洗腦」工具。

影響解放軍形象

  另一方面,解放軍駐港部隊在青少年軍的角色,同樣令人關注。自回歸以來,解放軍駐港部隊的活動十分低調,市民在街上不會看見身穿軍服的解放軍人員,就算我每天往返立法會,除了路經添馬艦軍營會看見幾位站崗的軍人外,也不會見到其他軍人在軍營附近行走。駐港部隊除了參與「毅行者」、國慶活動、軍營開放日外,甚少參與公開活動,是因為中央也熟知解放軍在香港的敏感性,且《基本法》第14條亦列明駐軍不得干預地方事務,故此自1997 年進駐本港以來,均保持十分低調的姿態。

  可是,青少年軍的成立,卻令人憂慮解放軍的角色已出現改變,甚至逾越《基本法》的限制。制服團體的功能,在於培養青少年的正確價值觀和發展領袖才能,提升紀律和自理能力,實屬青年事務的一部分。解放軍駐港部隊為本地制服團體提供成立儀式場地,日後為成員提供訓練和培訓,有否違反《基本法》第14 條,值得關注。

  青少年軍的制服採用解放軍軍服的樣式,是另一個引起公眾憂慮的源頭。有傳媒甚至指出,青少年軍成員身穿的制服為解放軍07 制式軍服。解放軍軍服向來受國務院《軍服管理條例》嚴格規管,禁止在市面流通、出借、贈送,甚至連「仿照軍服樣式」也不容許。是次青少年軍竟可以解放軍軍服作制服,難免令人懷疑解放軍在青少年軍擔演重要的角色。

  過去駐港部隊在青少年解放軍體驗營中皆有提供軍體拳、武器分解結合、實彈射擊等軍事訓練,這次青少年軍的成立,這類軍事訓練會否恒常化令人擔憂,而且有觸犯法律之嫌。事實上,《公安條例》第5條清楚訂明,任何社團的成員或附從者不得「被組織和訓練,或被組織和裝備,以便藉使用或展示武力以宣揚任何政治目標」;若該訓練「會引起他人合理地恐怕他們是為此目的而被組織和訓練,或被組織和裝備的」,亦屬違法。

  過往,因為駐港解放軍部隊長期保持低調,他們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並不負面,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去年年底的調查顯示,46%市民滿意駐港解放軍的表現,不滿的只佔10%。然而,隨「雨傘運動」期間有關出動解放軍和最近《國家安全法》的討論,公眾對於政府的一舉一動甚為敏感。在現時的政治氣氛下,駐港解放軍貿然協助成立政治色彩濃厚的青少年軍,實屬不智,因這勢將進一步加劇青年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對於改善青年工作,可能恰恰適得其反。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