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深圳中大恐毀金漆招牌
發新帖
查看: 2825|回覆: 5
go

深圳中大恐毀金漆招牌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1#
發表於 14-8-24 11: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8-24 11:57 編輯


■深圳中大模仿港中大正門的四條柱設計,還有中大校徽,有借用港中大校譽之嫌。

【新報訊】早前爆出深圳中文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畢業證書相同的新聞後,港人始如夢初醒,懷疑深圳有間「A貨中大」,這間被港人冠以「中大分校」稱呼,將在今年9月首次開學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有香港中大前校董指出,在內地收生制度下具先天缺陷,注定該校只可成為二流大學。港中大生憂「中大分校」質素未達標,威脅到中大半世紀的金漆招牌。

這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方簡稱:中大(深圳);下稱:深圳中大)與香港中文大學(下稱:港中大)有何關係、兩校學歷地位是否等同,均令人關注。

上月爆出深圳中大與港中大的畢業證書相同,校方其後讓步,指深圳中大的畢業證書會標明「中大(深圳)」。不過,港中大生仍擔憂外間將兩間大學的地位掛鈎,若深圳中大質素欠佳,可能成為港中大的包袱,拖累其努力維持了50年的聲譽,兩間院校到時唇亡齒寒。

香港人習慣稱深圳中大為中大分校,但深圳中大既不是港中大分校,亦非港中大的深圳校區。

深圳中大非中大分校

港中大前校董陸耀文表示,深圳中大的財政與行政均獨立,只有學術範疇依賴港中大。

他說:「深圳中大無自己嘅教務會,所有學術決定都由港中大教務會負責。」教務會不屬於一所大學的行政機關,與校董會、理事會等完全割裂,港中大教務會仿如深圳中大的諮詢機構,不在大學架構之內。

不過,社會上常混淆港中大與深圳中大,連港中大生都以為位於深圳的是中大分校。

就讀港中大四年級的內地生石同學理所當然地說:「兩間都係中大嘅,我估深圳分校易啲入讀,會推薦內地親戚試吓。」

有來自福建的內地家長為下年高考的女兒,來港中大視察環境,亦表示儘管未知深圳中大的教學質素,但只要打着中大旗號,便在考慮之列。

剛入讀港中大地理學系的陳同學直言:「佢都係用『中文大學』個名,但收生門檻就低過我哋(港中大)好多,聲稱收內地各省前1%嘅考生,但我哋收開既考生,遠比省裏嘅前1%更精英喎!」

非國家撥款難收尖子

據港中大之前關於深圳中大的職員諮詢會,曾表示內地重點大學所收的是首0.5%優異考生。

一間大學的質素,主要取決於收生門檻。港中大校長沈祖堯多次說深圳中大會收取一級學生,但深圳中大在內地的收生制度先天不足,無法收取「一本」學生。內地高校的收生線分4種,由優至次為「提前批」、「一本」、「二本」和「三本」。

收取「提前批」和「一本」學生的學校,必須是國家重點或公營學校。深圳中大只獲深圳政府補貼,而非國家撥款,如嚴格遵從內地的收生制度,只能收取「二本」學生。

陸耀文舉例:「浸大同北京師範合辦珠海聯合國際學院,之前都話收『一本』生,但最終都屈服收生制度前,只收到『二本』生。」

如今,民辦的深圳中大在收生制度下重蹈覆轍,可以預見只能成為二流大學。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2#
發表於 14-8-24 11:52 |只看該作者
前校董:俾深圳政府賣咗豬仔


■陸耀文稱港中大被深圳政府「賣豬仔」。


【新報訊】
深圳中大的成立契機,源於10年前加緊步伐的大珠三角發展規劃,深圳政府急需物色有能者吸納深圳周邊地區優異學生,安排深圳大學與港中大合辦新校,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被前校董成員譏為「被深圳政府賣豬仔」。

米已成炊翻案難


教育機構與內地院校合作,是國外或港澳院校進入內地辦學的唯一途徑。「被合作」的內地院校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很低,只協助外來新院校與內地政府聯絡。

在深圳中大的早期籌辦過程中,港中大校董會一直迫問港中大校方,深圳政府安排內地哪所大學與其合作,惟校方避而不答。直至與深圳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校方才公告內地的合作對口為深圳大學。前校董陸耀文倒抽一口涼氣:「感覺港中大就好似俾深圳政府賣咗豬仔咁。」

深圳為全國經濟中心之一,但深圳大學卻只是國內二三線院校,遠跟不上社會發展進度。內地先後以「985工程」、「211工程」表列重點高校,深圳大學均不在其內,令深圳成為唯一一個沒有985、211院校的內地一線城市。陸表示,深圳要從外尋求協助,引入名校「坐鎮」,但「估唔到合作嘅竟然係港中大」。

度身訂造青雲路


港中大學生會批評港深各懷鬼胎,深圳政府為提升經濟競爭能力,港中大為爭取香港以外的教學和研究資源,匆忙成立深圳中大,港校在內地創校的教育意念全數欠奉。

迹象之一,是深圳中大首任校長徐揚生,相傳為港中大內升職最快的教職員。徐揚生於1997年甫入中大,即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至2004年;2006年再獲聘為港中大時任校長劉遵義的校長助理(內地事務)。        據悉,港中大從不設校長助理一職,徐升職後,亦無人接替此位,被懷疑校長助理只為徐度身訂造,方便2008年升作助理副校長。2011年,徐再榮陞為副校長;最終到2013年,成功獲聘任為深圳中大校長。徐在7年內由系主任升至校長,每兩年跳一級,《中大學生報》曾指出是校方為短期內成立深圳中大鋪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9
3#
發表於 14-8-24 11:55 |只看該作者
學費較內地大學高20倍


■張秀賢發現港中大商學院的院長,與深圳中大經管學院之院長為同一人。


【新報訊】
深圳中大每年學費9.5萬人民幣,是內地普通大學收費的20倍。校方解釋為全球聘請教授,教授的待遇與港中大一樣。

港中大學生會踢爆校方企圖神不知鬼不覺,讓部份港中大全職教授,以全職身份在深圳中大任教。校方後來澄清,該批教授只是兼職深圳中大職務。

一人身兼兩校院長


深圳中大暫只開辦經管學院,提供國際商務、經濟學、市場營銷3個主修學科。校方曾說逾半教授來自海外,但截至上星期,官方網頁顯示的8位全職教員和29位兼職教員中,只有3位兼職的外國教授,國內與香港教授各佔半數。來自教育界的深圳市政協委員朱克恒曾公開提醒深圳中大,需處理平衡海外教師與內地教師薪資的問題。

深圳中大網頁所顯示的8位全職教員,其中5位均來自港中大。港中大商學院的院長徐寧,同時亦為深圳中大經管學院院長。「究竟一個人點樣同時做兩地院校嘅院長?」港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質疑。

港中大指網頁顯示錯誤,港中大的全職教授在深圳中大只為兼職身份,但沒回應院長一職是否亦為兼職。深圳中大在本星期更新網頁設計後,表列經管學院教學人員的頁面已無法開啟。

北上教授多在港失意

港中大教師協會主席陳竟明清楚表示,教員往深圳中大教學只屬私人決定,港中大的教職並無此要求。畢竟兩地奔走,面對迥然不同的教學制度及學生類型,張秀賢透露很多港中大老師都不願意往深圳,雖未知高薪或雙重全職薪酬是否利誘因素,「但而家去得嘅,都係喺港中大前途有限,多年上唔到位嘅教授,諗住去深圳中大搵發展機會」。

9月開學的深圳中大被批準備時間不足,缺乏長遠計劃引入港中大的道德價值、人文精神。港中大醫科一年級生李同學一語道破:「好簡單,我嘅政政系(政治與行政學系)一定喺內地開唔到。」

至於深圳中大的教學大樓,只有翻新工業大樓的啟動區落成。張秀賢上月底獲校方邀請參觀,眼見啟動區內的圖書館只有外牆,書架圖書均未放置。校方表示下月開學,甫有兩間新書院投入營運,但張卻沒看到有哪間已完成的書院,「啟動區附近嘅一期校區仲係爛地一片,只有以前遺留下來嘅油站」。


Rank: 6Rank: 6


6785
4#
發表於 14-8-24 15:49 |只看該作者

Rank: 4


953
5#
發表於 14-8-24 18:20 |只看該作者
"圖書館只有外牆,書架圖書均未放置。校方表示下月開學,甫有兩間新書院投入營運,但張卻沒看到有哪間已完成的書院,「啟動區附近嘅一期校區仲係爛地一片,只有以前遺留下來嘅油站」。"

有啲似好多年前既爛尾樓.


12651
6#
發表於 14-8-24 18: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