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局倡訂學分轉移政策
發新帖
查看: 498|回覆: 1
go

教局倡訂學分轉移政策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6
1#
發表於 14-7-23 09: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陳枷彣(右)和李小芹分別因運動員成就和工作經驗獲豁免學分。

教育局昨公佈「學分累積及轉移(CAT)」原則,建議培訓機構增加透明度,制訂學分轉移政策,減少重複學習,促進不同界別和資歷的認可,並鼓勵機構接受「過往資歷人士」,即俗稱「紅褲子」出身的僱員,進修相關課程。有運動員因其成就和經驗,獲教育學院豁免部份學分,節省了修讀時間和學費,順利修畢學位課程。

可節省時間金錢

本港現有約7,500資歷認可項目,涉200多間培訓機構。為進一步推廣資歷認可架構,教育局於2012年委託樹仁大學研究CAT政策及原則。署理教育局副秘書長翁佩雲建議培訓機構增加CAT透明度,如申請手續、授予學分轉移條件、成功轉移數據及與其他機構簽訂銜接協議等,「等同學有清晰資訊」。中文大學副校長侯傑泰表示,現時中大收錄副學士生升讀學位三年級,可豁免核心課程39學分、副修科目及部份通識課程等,最少修讀69學分便可於兩年畢業。他指中大現正研究認可工作經驗,如有四年相關工作經驗等同一年修業。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阮博文指,通識課程在大學佔重要比重,會檢視課程的學位與副學位銜接。

剛退役的空手道港隊前成員陳枷彣,去年完成教育學院健康教育學位課程,由於有豐富的運動員經驗,獲教院豁免修讀9個學分,她坦言能騰出時間兼顧運動員訓練,也節省了兩萬多元。從事物業管理近10年的李小芹,剛完成職業訓練局產業管理高級文憑課程,獲豁免5科共10學分,節省了約一萬元,並打算繼續進修。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16
2#
發表於 14-7-23 09: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7-23 09:54 編輯

教育局推出學分累積及轉移政策(附圖)
******************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七月二十二日)宣布,在資歷架構下推出一套學分累積及轉移的政策及原則,以加強支援學員的進修階梯。

  學分累積及轉移的政策及原則能幫助教育及培訓機構,制訂或優化其學分累積及轉移制度,以便學員曾取得並經核實的學習成果獲得認可,避免重複學習的需要。

  吳克儉說:「推出學分累積及轉移的政策及原則是一個重要里程碑,顯示政府在鼓勵市民終身學習和提升本港整體工作人口的質素、專業性及競爭力方面的決心和持續努力。」

  「在歐盟、澳洲及新西蘭等推行資歷架構的國家,已確立及陸續貫徹執行學分轉移政策。今日我們在香港的資歷架構下推出同類政策,足證本港資歷架構的發展,與世界先進體系看齊。」

  吳克儉表示,學分累積及轉移的政策及原則適用於資歷架構第一至七級的資歷,涵蓋學術、職業和持續教育界別,對不同組別的持份者都有莫大好處。

  他說:「對學員來說,學分累積及轉移能對他們的學習給予應有的認可,並減少他們重複學習的需要和所涉及的時間和金錢,幫助他們在進修生涯上無縫接軌和拾級而上。」

  「對培訓機構而言,這政策鼓勵院校以更全面的方法規劃及發展課程,促進培訓機構之間及跨界別的聯繫和合作,亦有助吸納新學員。」

  「在整體社會方面,學分累積及轉移可令教育資源更有效地運作,並加強教育制度的完整性及連貫性。」

  吳克儉期望已設立學分累積及轉移制度的教育及培訓機構,可參照教育局公布的政策及原則,檢討和優化其現行制度,尤其是提高相關資料的透明度。而未設立有關制度的教育及培訓機構,則可制訂切合本身情況的學分累積及轉移制度。

  他說:「這樣將可以令數以百萬計的學員和從業員受惠。」

  學分累積及轉移的政策及原則,已上載至資歷架構網頁(
www.hkqf.gov.hk/CAT)。教育局將會致函各教育及培訓機構,闡釋政策目的及有關支援。



2014年7月22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51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