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電子教學大勢所趨 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發新帖
查看: 577|回覆: 1
go

電子教學大勢所趨 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1#
發表於 14-6-10 09: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6-10 11:45 編輯


隨着政府資助架建學校WiFi,電子學習會愈來愈普及,家長宜抱開放態度與子女一起訂下使用規則,建立自律學習模式。

政府最近公布資助100所中小學校提升無綫網絡基礎設施(WiFi),香港教育城亦快將推出電子書櫃軟件,電子教學已成大趨勢。有小學多年來已在部分學科加入電子元素進行教學,家長則相信電子學習無可避免,必須與子女共同參與,建立良好習慣。

政府今年三月成功批出撥款予100所中、小學架建或提升其現有的無綫網絡基礎設施(WiFi),成功獲得資助的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楊偉賢校長喜上眉梢,「學生就不用走到電腦室才能進行電子學習了。」他自90年代不斷研究利用電腦來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十足。

多用於數學視藝科

他主張的電子學習,是老師預先把教學片段加入網絡內,課堂上,學生透過iPad等電子產品看到這些片段,並即時進行互動遊戲或討論,諸如數學概念、常識科情景片段,同學都會以遊戲方式參與及理解,投入地學習。視藝科方面,同學更可以在iPad上進行設計及修改,再透過熒幕跟其他同學分享。楊校長認為,利用無綫方式的電子學習,減少「轉堂」時間,令學習過程更連貫:「像講解一個概念,無綫裝置令學生即時看到片段,不用為幾分鐘片段而轉到電腦室上課。」

看到女兒學習過程

以iPad學習,中一家長區志雄認為是無法避免。他的小女兒區詠琪就讀中一,數學和科學科都以iPad來進行。與同校但中一時沒有電子學習的大女區詠琳相比,區志雄指詠琪的成績未有明顯進步,但會看到其學習過程,「詠琪以iPad作英詩,作文後以錄功能朗讀出來,還加上插圖,聽到她的錄音,看到她的面部表情,感受到其創作過程,這是從前不能做到的。」

電子學習不是打機

隨着政府提供資助提升WiFi,香港教育城亦宣布今年九月推出電子書櫃,讓不同書本或視頻能下載至書櫃上統一管理。家長區志雄相信電子學習是未來的學習模式,這一代的父母要開放自己與子女一起面對,「有些家長覺得電子產品不好,擔心子女沉迷打機,甚至禁止上網,我則認為只管禁止或限制,孩子只會在另一地方上網,或在便利店上網,然後做了甚麼你也不知道。」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認為,要從小讓學生知道電子產品不只是玩樂,而是輔助學習的工具,「家長宜與孩子一起用電腦,培養正確使用電腦的習慣。」


楊偉賢校長深信電子學習是利多於弊,最重要讓學生明白電子產品是用來輔助學習,而不是遊戲機。


區志雄(右二)從女兒區詠琪(右一)的學習視頻中看到其學習過程,這是傳統模式做不到的。


鄭弼亮認為學生從小要認識電子產品有助學習。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5
2#
發表於 14-6-10 11:50 |只看該作者
田北辰倡教師拍短片助教學

【明報專訊】教育局擬為全港資助中小學鋪Wi-Fi,但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批評,當局未有切實提出如何提升學與教互動,要求推動「翻轉課堂」,將傳統教師在班上講授基礎知識、學生在家中練習艱深難題的模式,改為教師先將授課內容拍成濃縮短片並放上網,要求學生在家中觀看及做筆記,上課時改為跟學生深入討論,解決艱深問題。

田北辰引述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講座教授侯傑泰提供的資料指出,美國有高中教師錄製視頻課程,讓學生午膳時在智能手機或電腦觀看,上課時則分組做練習或實驗。另有美國學校教師將講課拍成YouTube片段,要求學生預習,上課時則匯報預習時學到的知識及討論。

他建議教育局或優質教育基金支持試驗計劃,製作供全港學校共享的網上教材。教育局長吳克儉回覆稱,會慢慢讓教師嘗試「翻轉課堂」。

民主黨促正視學額不足

另外,民主黨昨趁教育事務委員會開會,到立法會外請願,要求當局正視學額不足問題。該黨指觀塘區於2016至2018學年小一人口達高峰,料每班會由25增至30人,油塘更有學校會達34人一班。該黨要求教局先增辦學校開班,才增加每班人數,減少「小班變大班」。民主黨又批評,九龍城啟晴和德朗已入伙、觀塘安達臣發展區的公屋則將於明年底入伙,但在有關地區增辦中小學的工程滯後,致學額不足,要求加快進度。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