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5-15
- 國民生產力
- 3563
- 附加生產力
- 4580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20
- 主題
- 12585
- 精華
- 0
- 積分
- 77088
- UID
- 168291
   
|
北大面試港生出題即興

北 大 昨 起 一 連 兩 日 在 港 招 生 。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知名學府北大、清華和復旦,今年獲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透過校長推薦計畫在港自主招生,其中北大昨起一連兩日在港以小組形式進行面試。有考生指面試問題即興,例如有考生心儀會計系,隨即被問及數學和算術的分別;有人盼讀工商管理,被問到金融危機是否經濟學家和會計師造假帳所致,考官並即時糾正港生不標準的普通話發音。
明年參加免試招收港生計畫的內地高校增至七十五所,包括內地頂尖學府北大、清華、復旦等,三校基本入學要求為四科核心科和兩科選修科均達四級成績或以上。除此以外,三校今年恢復透過校長推薦計畫在港自主招生,其中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計畫上周四截止,不以文憑試成績為依據,只按面試表現、平時學業成績等擇優而錄,昨隨即在港進行面試。
北大教務部招生辦公室主任助理卿婧表示,經校長推薦計畫獲面試的港生約一百二十名,會分兩天進行面試,昨首日面見了五十多位考生,「考生最快本月底得悉取錄結果,明年三、四月前要確認學位」。
北大昨派了五、六名職員來港進行面試,考官分別為任教法學、化學和國際關係的三位教授。就讀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的陳同學表示,面試語言為普通話,八人一組,首先是三分鐘自我介紹,接着由三位教授會就考生心儀的學科即興發問涉及邏輯性和社會性的問題。
「我心儀北大會計系,介紹時提到會計是數學的簡單版本,教授隨即問我數學和算數的分別,之後又問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多為修讀數學和物理出身,叫我們解釋原因。」陳同學又指,同組有人心儀工商管理,教授便問到金融危機是否經濟學家和會計師造假帳所致,最後逐一問全級排名,考生各自遞交成績表、校長推薦信等文件後,面試結束。
陳同學直言,原以為面試以英語進行,「我普通話欠佳,面試過程中教授會即時糾正讀音,以挫考生銳氣」;另一名同校、同組考生盧同學稱,「教授會不斷提問挑戰你,例如說北大競爭很大,本港大學讀書較輕鬆,來測試考生誠意」。
盧同學的母親為北京人,她表示女兒的成績足以考上香港大學法律系,但女兒心儀歷史系,認為北大的學術環境比本地大學更佳,視北大為首選,而非後備。
不過,有港生坦言對在港還是到內地升學,心猿意馬,指因明年三、四月須確認學位,「時間不上不落,作抉擇會十分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