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家長盲捧英文 港生佔國際校1/4 大學生求職碰壁 ...
發新帖
查看: 1784|回覆: 18
go

家長盲捧英文 港生佔國際校1/4 大學生求職碰壁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8
1#
發表於 13-11-11 09: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表示,愈來愈多接受全英語教育的學生求職碰壁,情緒受打擊而求助。

港爸、港媽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提供非本地課程的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達四分一是土生土長的港生。

但有僱主及臨床心理學家發現,不少自小讀國際學校、在家只說英語的大學畢業生,中文僅小學程度,致無法成功求職;有個案凡面試說中文便口吃,求職處處碰壁,致患焦慮症,並需重新修讀中文。

有人力資源顧問就指,隨着外資公司以內地為市場,只要求英語能力的職位近年愈來愈少,佔不足兩成,建議自小只接受英語教育、中文程度低的年輕人,要重修中文及普通話,以增競爭力。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就讀於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的港生持續增加,中學由2010學年的不足2成,增至上學年的接近四分一,小學更已達到26.7%(見表)。

面試失敗打擊大 口吃焦慮

以中學計,國際學校取錄港生過去兩年累積急增45%,部分國際學校港生比率更高逾5至6成,至少3所國際校出現「香港學生多於非本地生」的怪現象。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接受訪問時表示,愈來愈多接受全英語教育的學生,吃香程度下降,致近年有類似教育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因求職碰釘,情緒受打擊而求助。

僱主:應自小同步學習中文

其中求助者Tommy(化名)自小就讀國際學校,再到海外升學,大學畢業回港的他,一直以當公務員為目標,但因中文程度差屢次失敗;「他對中文向來沒信心,失敗經驗令他每次面試及對陌生人說中文時都出現口吃,更漸漸減少獨自外出,連用膳都只選擇有說英語侍應的餐廳,即使與父母到茶樓時亦沒信心點菜。」鄒凱詩指,除口吃外,他同時出現焦慮徵狀,須接受心理治療。

情況好轉後,Tommy亦只能找到以英語為主的兼職工作,但未有放棄入職政府部門的他,最後下決心重新修讀中文。

Tommy的情況並非罕見,一所資助機構的市場部主管周小姐接受訪問時稱,近年接到愈來愈多只懂英語的大學畢業生的求職信,曾聘請一名自小讀國際學校並於海外大學畢業的求職者,任助理經理,雖然他平均表現不錯,但由於中文能力僅小學水平,連核對稿件的工作都做不來,簡單錯字也看不出,最終要將所有涉及中文的工作轉由其他同事分擔,增加別人的工作量。

家長勿盲信「英文好有好工」

她續指曾有求職者在信中坦白表明自己不懂中文,但很喜歡有關工作,希望機構讓她先入職再學好中文;她坦言:「請人是來工作,不是來重新學中文的!」她提醒家長們,若子女將來仍要以香港為發展基地,自小應讓他們同步學習中文。

鄒凱詩稱,現今家長不是對傳統教育沒信心,就是盲目認為「英語好就有好工作」,她建議,家長在為小孩選校時要先衡量家庭的生活圈子、家人的文化背景、子女長大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好好規劃;忽略中文只會令子女將來更難面對現實生活及出現求職困難,就連與家人、親友相處和溝通都會出現問題,影響家庭及人際網絡。


按圖放大


部分本地生比例較高國際學校*



   1    0    1    0

Rank: 4


567
2#
發表於 13-11-11 14: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家長盲捧英文 港生佔國際校1/4 大學生求職碰壁

沒錯。 雖然讀國際學校,我也要女兒繼續學習中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38
3#
發表於 13-11-16 13:07 |只看該作者
國際學校(左丁山)


一位讀者傳來電郵,內容如下:「你點睇你母校,向IB傾斜,醫科、環球商業等科目四成半至五成學位都是收聯招學生(IB生為主)。你過去不是反對爭入名校嗎?原來名校真的不行,除非是開IB的,還是英基和國際學校好,對嗎?」

中大是否向IB生傾斜,有待檢討,不過不少IB生亦是本地學生,大學收生以擇優為第一準則,於理並無不合,至於IB生是否真正優異,入到大學後一定成績好過本地生,還要搜集幾年證據。左丁山今年參加過中大醫學院之「何子樑醫生伉儷傑出醫學生獎學金」嘅頒獎禮,今年取得Grand Medal(金銀銅牌之上之最大獎)嘅成績最優學生,來自沙田呂明才中學,去年拿Grand Medal嘅亦係沙田呂明才學生,故此中大醫學院上任現任院長霍泰輝教授及陳家亮教授與獲邀出席嘅呂明才中學校長握手,多謝該校向中大醫學院輸送優秀學生。

今天之中產,好希望子女入讀國際學校,讀IB,原因不外乎(一)想子女學好英語,(二)不滿意文憑試(DSE)之課程,(三)不喜歡本地教育制度。讀國際學校嘅學費雜費負擔好重,父母捨十二年免費教育而就之,自不然係為下一代作財政犧牲,其情可感。左丁山居於中產屋苑,每晚在平台行路半小時,每每聽到不少兒童以英語交談,青少年學生以英語交談,一聽而知係國際學校學生,在馬會會所更聽到不少父母與子女用英語對話,可知有好多中產、富翁子女讀國際學校嘅比例日趨上升。

但不可不知,就讀國際學校講慣英文,讀慣英文,對中文易生厭惡感(因中文難學),誠恐子女長大後,英文冇得頂,中文卻目不識丁,在本港求職市場極為吃虧,因住搵唔到工!今日香港商場、官場,皆要兩文三語,缺一不可,發夢入ibank嘅香港畢業生,如果中文唔妥,機會甚微咯,唔識寫講讀中文,點可以與內地民企傾IPO呀!最近有甚麼調查報告話香港學生之英語水平低落,水皮過印馬星,有人順便鬧吳克儉幾句,究其實印度人、馬來西亞人與新加坡嘅英語水平素來高過香港,不足為奇,香港有大把人嘅英文唔知幾好,商界都未驚過,商界所驚者,係新一代畢業生中文水汪汪而已!


左丁山


12651
4#
發表於 13-11-16 13: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56
5#
發表於 13-11-16 16:15 |只看該作者
我有另一個看法,現在入大學的國際學校學生部份中文會較差我都同意,但現在在校國際學校學生的中文水準應該不斷提高,特別有兩三間專攻雙語文憑,不要被左生片面之詞誤導。

我們香港學生要留意 .... Who moved my chees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1826
6#
發表於 13-11-16 16:2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elbar 的帖子

Nice article and agree with what he is saying.  Only exception is I would not discount someone's Chinese, especially mandarin, just because their English is good.  I have seen kids who are fluent in both.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7Rank: 7Rank: 7


13477
7#
發表於 13-11-17 13:37 |只看該作者
For me, one of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local school is related to learning Chinese and Putonghua.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8#
發表於 13-11-17 17:11 |只看該作者

引用:For+me,+one+of+the+reason+for+choosing+l

原帖由 Bluegene 於 13-11-17 發表
For me, one of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local school is related to learning Chinese and Putonghua.
Although important, I thought choosing a school is much more than just the language.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4490
9#
發表於 13-11-17 18: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同意!我都唔明大家仍停留語言選擇,更重要教學理念等無人著緊!



Rank: 5Rank: 5


4490
10#
發表於 13-11-18 10: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國際學校中文好,我都係第一次聽!




713
11#
發表於 13-11-18 10: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1826
12#
發表於 13-11-18 10:3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kkeung 的帖子

You should take a look at the IB Chinese A exam and see if you think that is a high bar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56
13#
發表於 13-11-18 10:51 |只看該作者
skkeung 發表於 13-11-18 10:15
國際學校中文好,我都係第一次聽!
建議你看完個lB中文A的課程內容及試卷先作評論。
我是講夠能力讀中文課程A的學生,相當於中文作母語。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90
14#
發表於 13-11-18 13: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HKTHK 的帖子

課程内容與小朋友中文程度有什麼關係!我有大把朋友讀緊國際學校,個别唔講,平均好我末見過!



Rank: 9Rank: 9Rank: 9


21826
15#
發表於 13-11-18 14:1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kkeung 的帖子

Curriculum doesn't matter?!?!?  Feel free to believe in what you would like to believe.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5Rank: 5


4490
16#
發表於 13-11-18 14: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HKTHK 的帖子

馬拉松是goal!不是每一個都達到!明唔明?



Rank: 9Rank: 9Rank: 9


21826
17#
發表於 13-11-18 15:0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kkeung 的帖子

Actually no.  But don't bother
今日佳句: 我以往也以為國際板的家長也有質素,但現在才知deal with 一些麻煩家長也不易!  

Rank: 6Rank: 6


5331
18#
發表於 13-11-18 16:4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國際學校中文好,我都係第一次聽! +

原帖由 skkeung 於 13-11-18 發表
國際學校中文好,我都係第一次聽!
stc kgv 都有學生是讀 IBDP Chinese a.
有興趣,可以看看chinese a 的課程,基本上是中國文學為主,這也叫差?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56
19#
發表於 13-11-25 02:33 |只看該作者
Artie 發表於 13-11-18 16:45
stc kgv 都有學生是讀 IBDP Chinese a.
有興趣,可以看看chinese a 的課程,基本上是中國文學為主,這也叫 ...
不少家長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的國際學校及ESF思維。
如果阿仔只是讀新高中,我都有類似看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