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10-31
- 國民生產力
- 3652
- 附加生產力
- 46069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11
- 主題
- 12608
- 精華
- 0
- 積分
- 77532
- UID
- 168291
   
|
http://news.mingpao.com/20131118/gfa1.htm
為免清貧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有團體組織中學教師義務替基層文憑試生補習,並安排工作坊讓他們了解各行業,及早訂立目標,力爭上游。團體不希望受助人只單方面接受服務,產生依賴而失去向上爬的自信及動力,故同時鼓勵他們服務他人,如替小學生補習,體現施與受並存。
每堂25元 八成學生免費
「青年新世界」於今年9月成立,服務觀塘區低收入家庭及其子女,希望助他們建立「個人成長銀行」概念,早日「儲備」知識、技能及經驗,日後改善生活質素,避免跨代貧窮問題惡化。
該中心籌辦的學業輔導班,由在職或退休中學教師及準教師義務任教,中、小學學生都可報讀,現主要為文憑試生;若為綜援、學校書簿津貼或學生車船津貼全額資助的受助人,即可免費參加輔導班,現時超過80%學生獲豁免學費,其他學生每堂只需25元,青年新世界統籌主任蔡浩麟說:「大部分學生都未曾補習或上興趣班,我知道後很愕然。」
受助學生義教小學
他認為求學不止求分數,全人學習亦重要,故提供多元化課程,讓清貧學生免費參加,「製作皮革和芝士蛋糕的材料費較貴,基層學生較難負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蔡浩麟說:「不想單純提供支援服務,give and take(施與受)便完了。」該中心擔心受助人產生依賴,失卻向上爬的自信及動力,尤其是心智未成熟的兒童及青少年,所以會記下受助人的上課時數,鼓勵他們為其他人服務,例如賣旗,培養責任感。17歲的陳紫婷上月開始參加輔導班,並會義教小學生做功課,「很喜歡這個模式,幫到人很開心」。
蔡浩麟表示,服務需求很大,學業輔導班已有逾百人輪候,但暫時每科只有兩名義務教師,期望招募更多教師,幫更多學生,如有導師可教授其他技藝,亦無任歡迎。該中心獲周大福慈善基金贊助首3年的營運經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