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997 小時 最後登錄25-6-23 國民生產力151  附加生產力8466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7-3 閱讀權限10 帖子4607 主題38 精華0 積分13224 UID145361 
 
   
 
 | 
| http://hk.news.yahoo.com/%E6%8C% ... F%AB-224441864.html 
 按筆順背口訣 中文字好易寫
 
 【晴報專訊】以前學寫中文字,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學生憑觀察記下筆順,多抄寫加強記憶,慢慢建立自己的「字庫」。今日的中文字是「打」出來,甚至不用倉頡逐筆劃拆解,屏幕已顯示相近字形,你可以不用懂得寫一個字……點橫豎撇捺,還記得嗎?
 
 科技進步,令人容易執筆忘字;然而,當家長教過子女中文功課後,不難發現孩子對近形同音字難以辨識,以抄寫來死記一些基本中文字形,在這基礎上再教近形字,孩子還有耐性默寫同一個字數十次嗎?況且,現在的小學生早已接觸中文輸入法,練習寫字的機會亦更少。
 
 彌補同音錯字缺點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震遐花了七年研究出21個中文字母,按筆順和筆畫,用口訣拼寫中文字。
 
 「拼音語文少用抄寫,先學拼音規則,用聲音學字;學中文字,傳統方法是睇,加上抄寫,建立手動作記憶,不過,近形同音字便很易錯,好像九、丸,形近,(寫字)手勢接近,小朋友最易寫錯。」黃震遐所創的中文字母結構,彌補中文字不能用音記字的缺點,透過朗誦輔助記憶字形,好像「安」字唸「點、帽、女」;「華」字只需記下字母「十、十、一、十、十、」便可。用綫條拆字,用音記字,即傳統常會依據字典部首,唸「貓字邊」、「艇仔邊」、「豎心邊」,他的中文字母就先讓兒童記下字母,再發展複雜字彙。
 
 約20年前,他專門研究神經語言學時,想找出腦受損病人怎樣學習中文,因而研究出以中文字結構組成的中文字母,已可唸出逾30,000字,當中出現同字母、筆順的機會率亦少於5%。
 
 昔時,不少學生憑觀察認字,亦只求寫出正確的字形,不太注重筆順。而黃震遐的中文字母根據內地、台灣教育局頒布的筆順,其中文輸入法亦需按筆順才出字,可說配合手寫的邏輯,不會有混淆。
 
 五歲開始學習口訣
 
 黃震遐的寫字口訣中,部件是組成中文字的構件,部首亦是組成字的部分,亦可說成部件。中文字母中,除了點橫豎撇捺,「口、日、目」等本身已是一個中文字,另外如他創的字母,如「尖」(<)、「角」(L)等則屬中文字的結構,即常見的組字部件。「內地和台灣更重視教兒童部件……十、叉、彎的出現頻率,遠高於金字旁、三點水,這屬於『高頻』的部件。」
 
 與黃震遐合創中文字母的中文環境系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陳耀良表示,約於04年將中文字母系統向學界推廣。他指出,約五歲幼兒可開始學習口訣,一般幼稚園高班生約五堂內(每堂約半小時)就能掌握21個中文字母。中文字母網站:sortchinese.com,內有教學法及免費中文字母輸入法程式下載,有興趣的家長可先了解中文字母背後的理論。
 
 撰文、攝影:羅惠儀
 
 編輯:黃寶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