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勁賺留位費點使? 自資院校冇王管
發新帖
查看: 939|回覆: 0
go

勁賺留位費點使? 自資院校冇王管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57
1#
發表於 13-6-26 13: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放大圖片

■港大附屬學院(圖)、恒管等多所自資院校今年「淨賺」不少留位費,但院校未肯回應,有關資源如何用於獎學金及學生身上。

——被問會否增獎學金「口啞啞」 議員教界促增透明度

 「雙軌年」升學人口大增,部分自資專上院校不止超收學生兩成至六成,更同時「大賺」留位費,最多逾600萬元,令社會一片譁然。不過,本報最近跟進這些留位費最後有多少成為獎學金「回饋」學生時,多所「大賺院校」均未有公開數目,有不少院校甚至不作回應,問到獎學金額有否因此增加,這些自資院校亦是「無言以對」。有關金額去向成謎,難以監管。有立法會議員及教育界人士批評,自資院校在校舍等方面都獲社會資源所支持,有必要提高透明度,「最起碼也要向學生交代」。

 教育局今年初披露各自資院校近年徵收報名費及留位費的情況,其中在2012/13「雙軌年」下,自資院校因學生棄讀課程而變相「淨賺」的留位費高達2,240萬元,較2011/12年的300萬元多出逾6倍,令人驚覺「雙軌年」變「賺錢年」。

「豪派」錄取書 多過總學額

 其中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恒生管理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社區書院、嶺南大學社區學院及持續進修學院、香港教育學院分別超收了兩成至逾六成,但亦同時「淨賺」留位費77萬元至634萬元不等(見表)。雖然有指此為學生「撻訂費」,但實情是,多所院校均「豪派」錄取書,即要求學生付費「留位」的名額,比其總學額還要高,假如所有學生都決定入學,院校能否處理亦成疑問。

 本報近日向上述院校跟進有關留位費的去向,但院校大多都只表示「用於學生身上」,但未有詳細說明在各方面花了多少金錢,較為詳細的嶺大社區學院及持續進修學院則表示兩院增加了訓練和講座,以及學生暑期交流的津貼及名額。教院則表示「會用作本校運作和發展之用」。

港大附院僅稱「用在學生發展」

 至於「淨賺」留位費高達634萬元的港大附屬學院,則回應稱「全數用於學生發展之上,包括增加獎助學金及成立獎學基金等」,但卻沒有說明於獎學金的比例有多少,也沒有回應獲獎學金的人數有沒有增加。恒管在此問題上亦是支吾以對。

李慧:起碼要向學生交代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亦批評上述院校的做法有問題,「當中的透明度需要提高,即使它們是自資院校,但在校舍等方面都有社會的資源支持,我認為它們最起碼都要向學生交代」。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不少自資院校屬「掛單」公帑院校,有義務要公布這筆錢的具體去向,「這麼基本的東西為甚麼不可以交代呢?像中學界的直資學校,教育局都要求它們財政透明,而且部分自資院校也屬資助大學名下,有其社會責任要負」。


2012/13學年部分自資院校「淨賺」及超收

院校            「淨賺」留位費*(超收比率)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          634萬元(37%)

恒生管理學院            353萬元(33%)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社區書院 235萬元(63%)

嶺南大學社區學院及持續進修學院   82萬元(21%)

香港教育學院            77萬元(20%)

*註︰為最終未有轉換為學費的留位費

資料來源︰立法會文件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