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請為下一代救救中國歷史科(黃家樑)
查看: 9848|回覆: 52
go

請為下一代救救中國歷史科(黃家樑)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22
1#
發表於 13-5-29 17: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29/PL1305290003.htm

黃家樑 關注普及國史教育聯合行動組召集人


 2年前,關注普及國史教育聯合行動組公佈「新高中中史科施行狀況問卷調查」,指出各中學開設高中中史科以「一班」為主流,修讀人數只有約13,000人,而且出現退修潮,中史科被邊緣化的趨勢值得注意。其後,教育局以「大部分中學在高中都會開設中史」回應來轉移視線。時至今日,事實勝於雄辯,數據說明一切,由於初中中史科不再是獨立必修科,新高中中史課程和考核方式又千瘡百孔,以致修讀人數按年大減,中史教育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新一代快將淪為不知國家歷史的「史盲」。

 自新高中學制開始以來,選修中史科的學生由2009年(第一屆)的12,876人大減至2012年(第四屆)的9,364人,跌幅之大,令人震驚。值得留意的是,上述只是中四時決定修讀的人數,由於學生可以中途退修,所以到中六應考時,考生人數會有所下降,這由考評局和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可見一斑。詳情如下:


2009-2012年(第一屆新高中學生 由中四至中六人數)

中四修讀人數 中五修讀人數 中六報考人數

2009-2010年   2010-2011年 2011-2012年

12,876     11,260      8,510


2010-2013年(第二屆新高中學生 由中四至中六人數)

中四修讀人數 中五修讀人數 中六報考人數

2010-2011年  2011-2012年 2012-2013年

11,812     9,329     7,437


 根據上述資料,第一屆新高中學生到中六時退修人數為4,366人,達選修總人數的34%。第二屆新高中退修人數更多達4,375人,高達37%。其實,1999年會考中史科日校學考生有30,649人,即每3位中學生有1位修讀中史,但在課程改革後一直下跌,到最後一屆會考(2010年)時只有26,186。及至新高中推行,修讀中史先跌至約13,000,現在更降到7,000左右,可見修讀人數每況愈下已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每10位中學生只有1位修讀中史。

 選修人數日少,退修人數大升,當中原因當然是教育局未有把中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向社會大眾傳達了中史科被貶抑的信息。學生在初中未有全面接觸中史,部分學校以科目綜合為名,用西方角度和英國語文教授中史,學生在高中時自然不會選修。更甚者,教育局設計的高中中史課程內容太廣太深,要學生修讀上自西周封建,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數千年歷史,遠超學生的能力。再者,6個選修單元,如宗教史、制度史、地域資源等,不但索然無味,而且內容艱深,同學難以應付,自必不斷退修。至於考評局設計的試卷,而且內容和形式以長問答為主,接近昔日預科程度,絕非一般中學生可以應付,而且校本評核要求繁多,新一代怎不望而卻步。


   1    0    0    0

Rank: 9Rank: 9Rank: 9


23972
2#
發表於 13-5-29 20:18 |只看該作者
真的!不少学校在初中不設中史科!
小儿的学校有,但只佔25%,可見重視程度
他準備中三选科時必定选此科,仲話冇人同佢爭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3#
發表於 13-5-30 09:01 |只看該作者

回覆:請為下一代救救中國歷史科(黃家樑)

我女學校有,吾講吾知原來已經吾再係必修!不過另一方面,講真丫,中史真係好鬼悶,科又悶,課堂更悶。我會考同AL都被迫修讀,同時衰在呢科手上。我都明點解咁多人吾想揀



Rank: 12Rank: 12Rank: 12


57992
4#
發表於 13-5-30 09:0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會考衰咗,高考還讀?
我會考中史有c,但讀得辛苦,離開試場,我心裡說,升到預科,我不會選中史.

可是待我出來做事時,才發現中史非常好玩,只是當年會考阿sir 教得有問題,堂堂只是將課文讀一次,嘩!咪即係eviepa 口中那些大鍋飯老師囉!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5#
發表於 13-5-30 10:12 |只看該作者
所以我而家揀學校要咁小心lor, 我果間, 算把啦!
好憎中史, F1-3已經好憎, 奈何F4,5係COMBO制, 要揀A就送BCD, 個老師....明啦! 教到喊住話"我咁既年紀轉行已經好難" (拿! 我地咩都無做呀, 悶到將本書揭黎揭去咋)
捱完F5, F6又黎! 由於F6只有果幾科我讀過, 被迫又要面對 (我F5無修中國文學都俾佢夾硬迫我讀中國語言文學, 因為揀無可揀), 中文仲OK, 中史.....又歷史重演LOR (唔慌唔歷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6#
發表於 13-5-30 10:20 |只看該作者
我都聽過而家DSE中史, 範圍好似我地以前AL咁, 真係"博大精深", 宗教史三個字, 就讀晒3000年歷史, 範圍太大, TIP錯題目就大件事 (無可能唔TIP因為根本無可能讀得晒)
仲好記得AL中史交通史有條題目: 講述鄭和七次下西洋之原因, 經過和影響, 果時AL中史係EXPECT考生一條題目大概答3版紙, 只係一條題目, 記時間人物都算, 原因影響都好正路, 經過就大件事: 記埋D騎呢地名, 每次路線, 帶左咩去帶左咩返, 根本全部都係DATA, 仲慘過讀LAW
可想而知中國三年年歷史幾多交通野要記, 幾多野可以讀, 咁大範圍, 點讀呀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56
7#
發表於 13-5-30 10:34 |只看該作者
題外話:在FB朋友的分享,有少少同topic有關。
*************************************************

如果你有钱,别让孩子在中国上学;如果你没钱,别太在意孩子在中国上什么学。这句话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但还是有一定道道的。可以花十分钟时间看看下面的文章!估计有孩子上学的应该有共鸣:

转:一名家长的文章:拯救教育,拯救孩子,拯救民族、未来!中国奴才式教育[惊讶]

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儿子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 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说:"棒,分析得好。"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
  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
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磨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 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是在灌输知识,这是值得省思的部份
  
  看外面的教育,再看我们的教育。
  
  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2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狗屁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
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
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对比这两句,我也喜欢“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BAIDU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
  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 π ”的含义。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说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
  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他也没说明白,大概的意思是,标准答案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 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8#
發表於 13-5-30 11:03 |只看該作者
今年dse考中文oral, 問左d虛無縹緲既假設題: 如果你帶個中國歷史人物返黎教新高中, 你帶邊個
到佢考創意分析, 家長又鬧啦: 而家考oral定考創意啊?

中日開戰歷史, 又關而家石油局勢咩事? 莫非考個新高中, 真係要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咩都識?

點評

me2  政治和經濟一直是有關係的。有時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考試,還可以開闊視野,開拓思維  發表於 13-6-4 15:1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579
9#
發表於 13-5-30 11: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Yanamami 的帖子

咁出題目,d補習天王,名校點算?

不過我鍾意。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17374
10#
發表於 13-5-30 11:2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4768
11#
發表於 13-5-30 11:27 |只看該作者
大陆怎会想去训练普遍老百姓的分析力?最好大家都照marking scheme读书,把资料记牢,老师说是,就记住,不是的,就是错,这就最理想。

點評

me2  是啊,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那些枯燥的數據只考你的記性,真正的學歷史除了幫助我們瞭解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要以史為鑒,以史為鑒才有進步。  發表於 13-6-4 15:17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2#
發表於 13-5-30 11:28 |只看該作者
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


呢條題目,低能到難以致信,反正我就不信了。

當然,一份卷包好多部分,歷史,一定有些考記性。如長題目值20分,呢條最多1-2分。

Rank: 7Rank: 7Rank: 7


14768
13#
發表於 13-5-30 11:31 |只看該作者
所以有人问,现在中国是强国,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排名都爬不上来?mmmm 你话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579
14#
發表於 13-5-30 11:42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13-5-30 11:31
所以有人问,现在中国是强国,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排名都爬不上来?mmmm 你话呢? ...
因為強國的大學制度跟國際未完全接軌。
擧例,以工程師作例子,國際上所有工程本科是跟華盛頓公約設計課程,國內名牌大學都不參照,簡單到Project 只有小組Project 沒有獨立Project,不是每間有設計科目及Project。所以要入工程師學會,會到香港修多個碩士來惡補,Project and Design.  

國際化仍然落後,英語是其中重要的障礙。單是論文引述次數已經吃虧!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4768
15#
發表於 13-5-30 12:5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谢谢你的分享。
专业的学科,我明白,但至于其他general一点的学科,例如social sciences, arts and sciences呢?如果英语是问题,那么东京大学为什么可以排前列呢?


3367
16#
發表於 13-5-30 14: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367
17#
發表於 13-5-30 15:0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256
18#
發表於 13-5-30 15:22 |只看該作者
我想問那間中學初中是沒中史的, 我認識幾位家長, 他們小朋友的中學初中都有中史.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255
19#
發表於 13-5-30 16:12 |只看該作者
Annie123 發表於 13-5-30 15:00
回復 Yanamami 的帖子

我讚成, 學習應該係多角度, 如果唔係我唔會揀活動教學
不過公開試, 可唔可以稍為加返個框呢? 如果條問題太自由, 都無一個objective既marking scheme呀, 一試定生死, 好得人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579
20#
發表於 13-5-30 21:5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猴子爸 的帖子

我對日本大學不了解,難厸評論。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