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教育體系配合不了社會轉變(蘇偉文)
發新帖
查看: 1197|回覆: 1
go

教育體系配合不了社會轉變(蘇偉文)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
發表於 13-5-21 16: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521/00184_012.html


香港沒有多少的天然資源,能夠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亞洲內的國際都會,依靠的是人才資源上的培育。在過去香港的經濟起飛經驗裏,可見到人力配合的重要:在輕工業剛起步時,大量廉價勞動力提供了工業發展的助力,在經濟轉型時,具技術和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替補了生產力的需求。可以這樣的說,人才資源上的投資是香港賴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高投入低成效現象

然而,近年來這種人力資源投資卻愈來愈出現問題,政府在教育和人力資源上的投放,每年都在上升,數據上年輕人的教育水平都在上升,可是在這種龐大的投放上,教育成果卻每每被人責難,商界已在抱怨年輕人的素質下降,造成了一種高投入而低成效的現象。要明白,在一個以公帑為主導的教育體系,必須要講求公帑使用的合理和公平,結果是教育體系必須定下眾多的規矩和守則,以確保公帑提供教育的公平性。而正由於這種凡事講求絕對公平的準則,令教育投資不能快速的面對日益改變的社會變化,換言之,教育體制沒有跟隨社會需要而配合,造成投入高而成效低之局。現在社會轉變之快已到了令人無所適從的地步,知識的半衰期只有四年不到,在大學的四年教育,差不多有一半的知識會在畢業時便變得落伍,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現象,因為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教育投入是變得落伍,也難怪投入高而效果不彰。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教育實在有需要與時並進,令年輕人可以掌握基本知識之餘,更加可以有自學的能力,這是未來各個社會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為擁有自學能力的人才資源,才可以不斷的提升人才資源的水平,才可以在急劇轉變的社會中保持優勢。要做到這個重點,教育體系的適應和轉變是必須的,可是這正是我們進退維艱的原因。在回歸後香港的教育體制已改得面目全非,若果再在教育體系上改動,將會是行政上的大災難。

鼓勵多元收生準則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對人才的栽培不是一朝半日的事情,是要持久的投入,重要的是一種相對安穩的環境,使教與學雙方都可以慢慢的得到成長。可是在回歸後一連串的教育課程改革,已令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疲於奔命,事實上,大中小學同樣面對改變,現在是趁新學制的推出而進入穩定期,假如再推行教育上的變革,將會是另一場爭議和不滿的局面。

那麼是否我們不能理會社會的變化,為了穩定而因循苟且,以得過且過的心態來應對?答案當然是不是,我們要讓教育的活力施展出來,而不是因公平主義而將創意在教育上扼殺。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在鼓勵競爭上動腦筋,讓同學的教育不單在滿足公開試上的成績高低。要達成這個做法其實一點也不難,首要的是大學的收生準則。

現時大學以公帑作經費來源,結果要以保障本地學生利益為大前提,所以只好公平地以公開試來挑選學生。結果求學不是求分數變了空談,因為當大學收生只重公開試成績,中學便會跟從這個遊戲規則來行事,結果是做不到多維的收生準則,也令教育的投入高而效果不足,因為整個體系都是圍繞着工廠式的知識生產,要追上時代改變談何容易。外國很多大學都會取錄一些非以學術成績識別的學生,理由就是鼓勵多元的收生準則,從而令教育體系活躍起來。一所學校之所以是名校,依賴的不只是公開試成績,而是畢業同學的成就,香港在這方面無疑落後於先進地區。


蘇偉文

   0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6
2#
發表於 13-5-21 18: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一所學校之所以是名校,依賴的不只是公開試成績,而是畢業同學的成就,香港在這方面無疑落後於先進地區。

**********

在EK都有不少有識之士家長,包括自己都未定,都是看公開試成績,入U率,根本不會細心看同學們的其他非學業成就!事實上又好難比較及評估,自己又不是通天曉!

我又擔心這一套理想 Holistic admission approach 放在香港,會否變成入大學又是一大疊證書,跟升小,升中一樣,跟著又一如以往投訴貧富懸殊,直資貴族化........等等!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