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梁啟智﹕留學獎學金浪費公帑
查看: 2021|回覆: 40
go

梁啟智﹕留學獎學金浪費公帑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170
1#
發表於 13-5-18 19: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財政預算案是政府施政的重要依歸,每一項都該受公眾審視,新推出的留學獎學金計劃就很值得公眾質疑。按財政司長的建議,政府會向獎學金基金注資4億8000萬,產生的利息每年支持20名學生入讀海外著名大學。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必須回港從事一定年期的教學工作回饋社會。此計劃表面上是要投資教育,後面卻是理念混亂邏輯不清,枉費香港社會的公共資源。

首先,為什麼要到海外讀大學?筆者認同政府有責任讓合資格的年輕人都有機會讀大學,但這些資源應先投放到本地大學去。香港的資助大學學位已經20年沒有增加,這是否合適於世界城市和知識型社會的需求?財政司長表示,希望不同背景的同學也有機會入讀海外著名大學,卻沒有進一步說明目的何在。

海外大學的好處?

如果他希望更多學生有機會體驗海外生活開拓視野,大可以把資源投放到本地大學的海外交流計劃當中,定能讓更多學生受惠;如果他擔心僱主特別喜歡海外回來的畢業生,本地畢業生比較吃虧,政府則更應該為本地學府多做推廣,改善本地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說到底,政府必須解釋,要讓這些學生4年時間都在海外,對學生本身和對香港社會到底有什麼好處,而這些好處為何本地學府未能提供。

筆者十分擔憂這個計劃的「崇洋」傾向,因為大學對一個社會不單止有教育新一代的責任,更有研究本土問題和承傳本土知識的使命。如果僅僅是為了生產擁有大學學位證書的年輕人,政府大可以解散香港的所有大專院校,然後向中學畢業生派發贈券,讓他們在海外自行尋找合適的大學就讀,說不定更能節省公帑,香港也會得到更多「長春藤畢業生」。然而任何明白常理的市民都會反對這個建議,因為大學不僅僅是一個讓學生拿學位的地方。

香港已有很多成熟學府

回到晚清年間,中國的高等教育尚在萌芽,社會卻急需新學人才,公費留學是恰當的。但香港已經有很多成熟的高等學府,情很不一樣。如果某學科在香港已有基礎,再用公帑送學生到海外去就是向本地學者摑一巴掌;如果該學科有很大社會需求,卻未有院校提供相關專業,政府的第一選擇該是鼓勵在本地開辦;只有在本地有一定需求,但又未足以讓院校開設專業,而海外來港的人才又未及應付,這特殊情下才有可能要以公費留學以補足。

可惜,現時提議的方案在這關鍵問題上卻想含混過關,財政司長和教育局長也說不清這些學生將會就讀什麼專業。目前的其中一個說法,是當局將優先考慮選讀英文及幼兒教育的學生,他們回港之後必須從事教育工作。然而香港已有許多專門研究基礎教育的學系和課程,而教書育人本身又必須嵌入到當地社會文化和教育政策當中,讓本科生到海外學習4年再回港服務,無疑只會事倍功半。

近日有關本年財政預算案的討論,都集中在立法會拉布戰之上。畢竟在香港的畸形政治制度下,政府幾近提出任何奇怪建議都可獲通過,公眾也就對預算案的內容愈來愈沒有興趣,極其量只想知道「派糖」會否惠及自己。然而公眾必須注意,這個明顯未經深思熟慮的留學計劃,似乎源自某親政府政黨。如果政府只是為了讓此黨可以多寫一項「成功爭取」,就要拿四億八千萬去辦一個漏洞處處的留學計劃,這才是對公帑的最大浪費。
   0    0    0    0


12651
2#
發表於 13-5-18 22: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982
3#
發表於 13-5-19 18:32 |只看該作者

引用:梁啟智﹕留學獎學金浪費公帑---agree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18 發表
梁啟智﹕留學獎學金浪費公帑---agree
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吸引更多的中學尖子投身教育事業或提昇教師的社會地位呢? 還是十年如一日,只站在道德高地做批判者,但同時又抱怨香港的師資如何不濟?

我認為即使政府的計劃富争議,但總比「橋埋雙手」好。不嘗試,又怎知成效如何?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501
4#
發表於 13-5-19 20:24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5-19 18:32
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吸引更多的中學尖子投身教育事業或提昇教師的社會地位呢? 還是十年如一日,只站在道 ...
因為是政治議題,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會更強大教協,間接幫助泛民,是政府及中央不願意見到!就算政府用盡明幫或暗幫愛國教育機構及教師組織又未成氣候,國教事件又令他們龜縮,變成左右難行!
我們又試試放長雙眼,看看那些學校尖子保送海外升學,希望均衡些而非又造馬!

點評

vincher  你睇得通!所言甚是!  發表於 13-5-22 10:21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982
5#
發表於 13-5-20 00:3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5-19+18:32+那有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5-19 發表
因為是政治議題,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會更強大教協,間接幫助泛民,是政府及中央不願意見到!就算政府用盡 ...
在判斷政府的政策時,我個人不會預設立場,也會以陰謀論去看待它。但此文作者本身似乎已有既政治立埸,只要是親政府政黨提出的政策,便好像是有不軌企圖,動機不純等。

有一點,事實勝於雄辯,就是在過去數十年,有多少高中(AL)尖子是以教育為終身事業?他們的三甲目標應多是「乜師物師」吧!  噉又有多少普通高中生是以幼教為首選職業?我想應該三甲不入吧! 或許現年過四十而高中畢業的網友,應較有印象吧!

就此項政策而言,應是只要學生獲得政府所定義的大學取錄並讀指定科目,便可申請資助,而不是由校方或團體保薦吧! 既然是公開接受尖子申請,又何需介意那間教學團體的學生獲得資助呢?



Rank: 5Rank: 5


4982
6#
發表於 13-5-20 00:35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NChan59+於+13-05-19+發表因

原帖由 serinac 於 13-05-20 發表
在判斷政府的政策時,我個人不會預設立場,也會以陰謀論去看待它。但此文作者本身似乎已有既政治立埸,只要 ...
Sorry. 更正: 「不會以陰謀論看待它。」




12651
7#
發表於 13-5-20 07: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6635
8#
發表於 13-5-20 09:13 |只看該作者
對於有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尖子"應該是一個好機會.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9#
發表於 13-5-20 10: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3-5-20 10:26 編輯

香港的教師,工人、福利俱不低,為何吸引不到尖子入行?係唔係真係好多好多嘢做而令人却步,我估唔係,多人工、多嘢做才能令人引以為榮。我以前好多啲同仔,做幾年政府工而紛紛退出,就係因為太廢冇嘢做而係朋友間抬不起頭之故。

要提高教師之地位,第一步就係執咗教院。以後要做教師,必須讀完合資格之學士課程,再讀教育文憑。做教師,不能簡單,才能提升教師地位。

Rank: 5Rank: 5


4982
10#
發表於 13-5-20 10:5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5-19+18:32+那有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20 發表
你認為呢個方法有效?
要驗證此政策的成效,起碼要2~7年(頭2年,要看有没有尖子申請,若申報湧躍,代表計劃有吸引力,反之易然,並要立即檢討計劃。4年大學+3年在港服務,合共7年。) 才可體現。如政策還未行,現就判別人死刑,确有點武斷。若他们在完成合约後,能繼續在教育界工作, 相信能為業界帶來新思維,新方法。

講醫治教育體系的奇難症,我不是專家,但我知這是很多西方國家也面對同樣問題,即使是英國、澳洲,他們也正在討論不同程度的教育改革。只有改變方向是對的,頑習敝端才有機會改善,即使過程有困難,但應可克服。

個人認為此政策不失為吸引有志投身教育尖子學生的其中一個方法。老實說,如不提出優厚條件,那又如何跟乜師物師或醫生等專業競爭人才呢? 總不能叫尖子只重理想不看現實吧!




12651
11#
發表於 13-5-20 11: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982
12#
發表於 13-5-20 11:52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erinac+發表於+13-5-20+10:58+要驗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20 發表
你認為有效,我認為浪費。

攞咗著數,流失最快。
我認為方向是對,值得嘗試、投入資源,但成效有待驗證。致於如何不讓別人走空間,方式可集思廣益。

對於是否「浪費公帑」,真係不同立場有不一樣的解讀。唉…,一個「拉布」、一個「港珠澳大橋環評司法覆核」致工程延誤而損失十多億以上公帑,便是「民主」表現,真係無語了。

政治議題不多談了。



Rank: 6Rank: 6


6635
13#
發表於 13-5-20 12:19 |只看該作者
serinac 發表於 13-5-20 11:52
我認為方向是對,值得嘗試、投入資源,但成效有待驗證。致於如何不讓別人走空間,方式可集思廣益。

對於是 ...
我是支持這政策的.

這不是靈丹妙藥.
也不是藥石亂投.

區區資金, 能引發教育上幾大改進, 無人能知!
但如果, 在政策下, "偶然"開啟新的路向, 或發掘了一些教育人材. 那是新契機.
當然, 這是樂觀說話.
就算失敗, 那失敗了什麼? 是否區區之數, 香港負擔唔起.
值唔值就見仁見智了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12651
14#
發表於 13-5-20 12:2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982
15#
發表於 13-5-20 12:55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awah112+於+13-5-20+12:34+編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2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awah112 於 13-5-20 12:34 編輯
要解決你的疑慮不難,政府可先試行一兩年後,檢討計劃是受歡迎或需調整,然後開放予現職老師申請,但不能有特權(停薪留職之類),畢業回港後必須跟其他人一樣,接受政府同一應聘條件,或自行找更高薪的教職。



Rank: 5Rank: 5


4982
16#
發表於 13-5-20 12:5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wah112+於+13-05-20+發表本

原帖由 serinac 於 13-05-20 發表
要解決你的疑慮不難,政府可先試行一兩年後,檢討計劃是受歡迎或需調整,然後開放予現職老師申請,但不能有 ...
更正:檢討計劃是否受歡迎或需調整。




12651
17#
發表於 13-5-20 13:06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wah112+於+13-05-20+發表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8#
發表於 13-5-20 21:30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awah112+於+13-5-20+12:34+編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2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awah112 於 13-5-20 12:34 編輯
我不覺得外國月亮特別圓。

Xxxxx

外國月亮不是特別圓,只是不同。在不同地方賞月,感受卻不一樣,眼界也不一樣。「不同地方」,應多元化,當然包括內地,台灣,韓國,南非,剛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4982
19#
發表於 13-5-20 22:16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awah112+於+13-5-20+18:09+編

原帖由 awah112 於 13-05-2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awah112 於 13-5-20 18:09 編輯
我在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呀! 你第二個問題是跟題目没關,所以我未回答你。

如果要把兩件事混在一起談,那我也没法。




12651
20#
發表於 13-5-20 22:30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awah112+於+13-05-20+發表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