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窮學生志短 僅35%冀升大學 自覺輸在起跑綫 沒動機上 ...
發新帖
查看: 2007|回覆: 17
go

窮學生志短 僅35%冀升大學 自覺輸在起跑綫 沒動機上流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5
1#
發表於 13-4-25 13: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4-25 16:19 編輯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a59f98f0-e674-4781-946a-9734b7ce6fd6-595438?ref=ak8fs


人窮志短?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香港中心研究發現,僅35%窮學生期望升大學,較富學生少46個百分點,窮學生亦較少立志當專業人士。學者憂窮孩子感資源少、讀書也沒用,又或因自資課程貴「愈讀愈窮」,籲港府增支援。

社工提醒,窮學生勿因「怕瘀」拒受助,喪失擴闊視野機會。有基層學生視經濟困難為磨練,相信人生將「先苦後甜」。

較富學生少46個百分點

PISA香港中心於2012年訪問了近4,500名15歲本港中學生,發現來自最上階層的學生,有81%期望升大學,草根階層學生則只有35%;另外,高能力學生中,出身基層的比最上階層的學生少近一半期望自己能升讀大學。至於期望從事專業工作如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的最上階層學生,有66%;草根階層學生則只有43%。

負責研究的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何瑞珠指出,結果反映清貧學生或因經濟問題,不敢對未來抱太大期望,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或成為他們發展的最大限制。

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梁恩榮擔心,窮學生因文化資本匱乏,不像富裕學生可學琴棋書畫,亦沒見識廣博的父母協助學通識,自感比不上別人、不斷經歷挫敗,「學習了無助」(learned helpless),慢慢失去志氣,造成「人窮志短」。

人窮志短 「讀很多書沒用」

他補充,現時讀完大學、碩士,都未必有安定工作,藉教育上游的階梯正在失效;窮學生又不能如富學生般,可靠父母的人脈助將來事業發展,或因此覺得「讀很多書都沒用」。

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亦指,富裕父母對孩子投放大量學習資源、令他們對自己有高期望,可減少其濫藥等破壞前途的行為;基層學生則較易對自身期望低,沒動機上流。他形容社會已響警號,政府必須持續及大規模支援基層學生;基層家長則要多培養孩子看書的興趣,彌補資源不足。

應放開包袱 接受外界支援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認為,個人期望未必實際影響基層學生升學,社會支援低才是一大障礙,如基層學生修讀自負盈虧高等教育課程,畢業時負債累累,結果「愈讀高等教育就愈貧窮」。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鄧良順坦言,不少出身基層家庭的年輕人認為自己「輸在起跑綫上」:「(社會)有不同階層及資源,但不應該以此框住自己。」曾有青年因「怕瘀」而拒絕申請校方提供的資助活動,白白放棄擴闊視野的機會:「清貧不是罪過,反而應放開包袱,有需要時接受外界支援。」




按圖放大

基層學生如何上游?


按圖放大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學生教育期望

   0    0    0    0


726
2#
發表於 13-4-25 13: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3#
發表於 13-4-25 14:04 |只看該作者
人窮志短 「讀很多書沒用」
****     ****    ****
请把这个人窮志短 的成语, 留给四十岁以上开是有老花的人士.  年老体弱兼无钱, 自然志短.

窮孩子的秘密武器就是'窮', 是窮到没有任何選择, 必然要硬着头皮顶下去, 顶得下去的必然见到人生沿途的机会, 甚至于别人看不出的黄金机遇.

社会大众请多分享窮孩子成功上流的励志真人真事, 唔好一味拨冷水, 人家小伙子, 有气,有力, 反应敏捷, 醒目过批老饼社工, 老而不教授很多的, 请换个角度去欣赏,尊重他们的优点, 帮助积极乐观.  

经常听到「清貧不是罪過,反而應放開包袱,有需要時接受外界支援。」,其实很 hurt, (崩口人当然最怕 崩口碗), 明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4#
發表於 13-4-25 14:45 |只看該作者
又嚟d所謂調查,救命呀!昨日2/3, 今日4窮,明日6絕,,

訪問d真係家境貧窮,又有獎學金,讀得書,有抱負的孩子及家長,看看他們怎樣想,分別在那裡。

有時是父母想得複雜了,為兒為女,何謂"怕瘀",拍門,求人,有何冇面,為兒子我一直做緊,大不了食檸檬,食食下就慣(卡內基教的銷售員心態)。又想上流(是心態而非終極目標,等如品質,快樂),又怕瘀,又自卑,點樣身教小朋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40
5#
發表於 13-4-25 14:5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4-25 14:45
何謂"怕瘀",拍門,求人,有何冇面,為兒子我一直做緊,大不了食檸檬,食食下就慣(卡內基教的銷售員心態)。
為兒子你咪都肯做我信......你要食檸檬,仲要食食下就慣我唔信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6#
發表於 13-4-25 15:05 |只看該作者
samuel89 發表於 13-4-25 14:54
為兒子你咪都肯做我信......你要食檸檬,仲要食食下就慣我唔信
真㗎,香港及海外不少機構的課程有年齡及語文水平限制,但阿囝鍾意,我們一齊操上浸大,lVE,科大去拍門,有d勸我們兩年後先申請,有d會破例,有d會有其他offer, 重點是唔怕瘀,最多還完基本步。Nothing to lose!
香港資優兒童家長,是「知憂家長」,麻煩人!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40
7#
發表於 13-4-25 15:1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4-25 15:05
真㗎,香港及海外不少機構的課程有年齡及語文水平限制,但阿囝鍾意,我們一齊操上浸大,lVE,科大去拍門, ...
哦......原來你阿囝系資優兒童.......香港資優兒童真系要100%靠家長,( 反而弱能仲有庇護中心),睇來你真系「知憂家長」,麻煩人呵!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8#
發表於 13-4-25 15:16 |只看該作者
点解唔鼓励和教导孩子自己去拍門, 而系'我們一齊操上浸大',

据知教育家最怕家长参与(他们认为是操控), 唔怕瘀的应该是令郎, 不是你! 学校比较喜欢小朋友, 讨厌大朋友, reject 小朋友时有内疚之情, 留下美好印象, 下次定必比面, 对 大朋友是记恨, 外表扮友善, 心底话你麻烦友.

點評

vincher  你咁白對佢,啱㗎啦!  發表於 13-6-9 12:04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9#
發表於 13-4-25 15:43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3-4-25 15:16
点解唔鼓励和教导孩子自己去拍門, 而系'我們一齊操上浸大',

据知教育家最怕家长参与(他们认为是操控), 唔 ...
多謝妳的提點,我們都明白。
因為當年他年紀細,只有7,8歲,但課程要收9歲或11歲以上。我們一定要陪他去。到中學,自己搞掂!

過程中他學識 - No is not the answ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85
10#
發表於 13-4-25 16:2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4-25 17:05 編輯

高分窮學生 升大學何妨扶一把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83d0cfa3-3a18-425a-8c4b-f5c4ef9d7714-549663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輸在起跑綫,志氣也難展?有調查指,窮學生對升大學及成為專業人士的期望,均較富學生低,相信是因經濟及心理阻力所致。窮與富造成起跑點上不平等,外地不少大學近年對窮學生提供升學優先或加學分做法,又可否幫一把?

中大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香港中心昨發布有關中學生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草根階層(社經地位最低10%)的學生,無論是期望升讀大學的比率,還是期望從事專業工作的比率,均遠低於最上階層(社經地位最高10%)學生,如在去年,富學生中有81%期望升讀大學,窮學生只有35%。

自信不足 較少選專業科

即使同獲PISA評定為高能力的學生,窮學生想升大學或做專業人士的比率,也明顯低於富學生。何解有別?PISA香港中心認為是經濟以至心理的阻力,影響窮學生對未來的期盼。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指出,基層學生得到的學習支援較少,往往影響其升讀大學的自信心,認為自己比別人不足,即使能力與富有學生相若,自信也較低,在選科或職業上,也較少選一些專業如律師等。

今年1月香港教育學院的研究發現,1991年本港富有及貧窮家庭的子女,入讀大學的比例相若,但2011年已相差近3倍(見表)。

家庭收入,影響個人的成長環境及生活資源,即使同獲接受教育的機會,但無可否認,窮學生與富學生的起跑點,難以平等,連帶升學就業以及上流的機會亦然。這問題在外國早已引起關注,有才能的窮學生難獲最好發展機會,跨代貧窮的命運亦難以打破,窒礙社會階層的流動,對整個社會也有害無益。

今年《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哈佛及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專家分析數據,指在收入最低25%組別,只有34%成績優異高中生升讀全美238間最受歡迎大學,來自家庭收入最高25%的優異生,比例達78%。他們有能力但沒升讀較好大學,是因為他們通常會選擇離家較近大學,也不為意可獲資助解決財政問題。

為助優秀弱勢學生出頭,美國常春藤聯盟大學,即使學位爭崩頭,但若申請者是家中第一代大學生,又或來自弱勢家庭但具學術能力,也可獲酌情取錄。

可效哈佛 主動尋叻學生

至於美國哈佛大學,注重校園的多元性,有專人到全美多間中學發掘優秀的窮學生,向他們提供升學意見,以免他們因資訊或自信不足而放棄機會。

近年台灣也有多間大學仿效,如台灣清華大學設名為「旭日組」的弱勢學生名額,交通大學則每年優先取錄34名低收入戶學生。台灣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曾表示,盼鼓勵更多學校有類似做法,讓社經地位弱勢但有潛力學生有機會向上流動。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更於今年向窮學生給予3項優待措施,在13個熱門學系如法律、財經金融等中,窮學生可獲加分入學、免收報名費及補助交通費。

學友社列豪章亦贊成有關做法,他表示,窮學生在起跑綫上較不利,若然在取錄程序時加分入學,相信可幫一把,這是好事,但難說社會是否普遍接受。

或有人認為,大家既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若窮學生可獲加分或優先入學,會否對其他學生也造成不公平,但不可忘記,社會應有公平流動機會。

不少研究亦證實,家庭背景及所屬社經階層,會影響升讀優質學校機會,而最終學業成就,以及將來的職業與社會地位也連串相關,在大學入學程序中,除了考慮申請者在校成績或統一考試表現,亦考量其面對的障礙和所付出努力,是否盡然不可接受呢?

誠然,本港大學學額一向憎多粥少,在本港推行,相信會引起不少爭議。而教育起跑綫不平等之現象,要解決也不容易。不少窮學生早在中小學甚至幼稚園,已輸在起跑綫上。教院2011年研究也指,幼稚園學生中,窮學生的中英數成績已比家境較佳的學生低5%至8%。在起跑之初已被拋遠,不幫一把,叫落後的如何有信心跑下去?



按圖放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11#
發表於 13-4-25 16:25 |只看該作者
Elbar 大哥,又攞2/3那個表出嚟。

作者是戈培爾的信徒!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12#
發表於 13-4-25 16:35 |只看該作者
7,8歲? 原来如此! 带孩子问课程是父母的责任, 比人拒绝一百次都唔会瘀!
但有机会比人误解为你hardsell 个仔

點評

vincher    發表於 13-6-9 12:28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13#
發表於 13-4-25 17:04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我唔覺Hardsell,亦都好小心,點都要幫個中二三程度的小二學生,找些他有興趣的課程,例如天文,物理等等。申請海外課程較容易及校方儘量幫忙,香港的感覺是太多人按本子辦事,跟本不了解收生條件的原則,貪方便,令到不少孩子失去機會。
試過在香港因為小兒申請時未足歲,但上暑期班時是足歲,因為有6個月差距,香港婉拒了,於是向美國申請,他們認為合符年齡規定,因為上課時足歲。遲些寫篇日誌有關被人拒絕的小故事。

點評

Yanamami  Go go go ...... I like stories~  發表於 13-4-26 16:21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677
14#
發表於 13-4-25 17:14 |只看該作者
规矩是定来参考的, 是个frame吧!

黄金机遇就是懒理个框架, 很想做, 即管試! 被接纳, 或被拒绝的, 各有道理! 尝试的过程便是宝贵的学习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15#
發表於 13-4-25 17:25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十分認同。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4


830
16#
發表於 13-4-26 14:4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elbar 的帖子

"千金難買少年窮"這句千古名言現在已失效了? 窮學生有政府這個富爸爸, 不養成依賴, 不思進取才怪.

2011年本港大學生學位比1991年多1倍以上. 近年香港社會富裕, 2011年留學生也比1991多, 再加上私立大學生的出現, 大部分這些用錢買回來的學位, 對社會及學生本人是否真的很有用呢? 現在有多少大學生失業或在做中學學歷已可應付的工作?! 這些多出來的不是社會精英的學位根本不應計算在內.

如果PISA從2011年最好的那些大學學位, 例如三大與其他大學熱門學科的本地生與1991年大學生相約數目作比較, 我相信結果會準確得多.

很多西方國家已步向沒落, 可能正正與他們近年來的部分畸形政策有關, 難道香港也要向她們取經, 步她們後塵.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52
17#
發表於 13-4-26 14:5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frenchfries 的帖子

香港一些政策已經步其後麈,或病人肓方。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