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電影金像獎的隨想 - 作者 蘇偉文
發新帖
查看: 682|回覆: 0
go

電影金像獎的隨想 - 作者 蘇偉文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301
1#
發表於 13-4-10 14: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20120808 於 13-4-10 14:26 編輯

轉載: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s/raymond-so/


電影金像獎的隨想


作者 蘇偉文 | 蘇教授論經濟 – 201349日週二香港時間上午9:52


金像獎是電影界每年的盛事,大家的目光自然放在那套電影得到最佳影片的榮耀,而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也是眾所矚目。得獎除了是對影藝界的肯定之外,獲獎也有其經濟價值,所以也很受外界關心。


一個大眾都會認同的看法,就是獲獎人可以藉得到獎項而身價十倍,這是除了口碑以外最大的利益。在過去不少的例子裡,一個影藝界新人要冒出頭來,在比賽中獲獎是一個重要途徑,原因是獎項本身是一個認證,能夠獲獎代表了其實力得到同儕的認同,在這方面電影獎項其實和其他行業也是一樣。


在人們生活中,資訊並不是完整和全無限制,當大眾評價一件物品的價值時,也是在一個資訊不平均的局面下作判斷,在人力市場上一樣,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每個人生產能力的高低,往往只能從其表現得知,但這已是以發生的來作評價,前瞻性就顯得不足。獎項就有了認證的作用,尤其是由專業團體、同一個行業的從業員來作評選,其認受性強,可以對獲獎人的能力作出肯定,而獲獎人的地位可以藉獎項提升,對其將來的發展,和薪酬叫價有很大的幫助。這種現象並不止於演藝界,在學術界學者都以能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為目標,國際期刊的對象更要鎖定認受性高的刊物,兼且要造到研究成果廣受學界引用,這個做法其實和電影金像獎的道理如出一轍。


在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是否所有獎項都有價值?正如上文所說,獎項是有認證作用,但假如獎項的榮譽程度不高,又或是「分豬肉」式的獎項,人們並不會將這種獎項和質素等同,反之人們會對代表性不高的獎項抗拒,生怕自己的名聲會被這些地位不高的獎項拉低。同樣地,很多人千方百計要獲獎,甚至不惜去迎合評判的口味,務求以得獎為己任,不少得獎電影深奧難明,但只要評審過關便可,學術論文每多艱澀難懂,目的也是要行家認同便可,至於大眾是否明白卻完全不重要,這和專拍得獎電影而不理票房的道理也是一樣。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0    0    0    0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