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63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11-4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835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3-2-2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272
- 主題
- 130
- 精華
- 0
- 積分
- 9624
- UID
- 1138267
 
|
http://news.mingpao.com/20130422/gfb1.htm
[size=150%]【明報專訊】本港家長「重英輕中」問題嚴重。有調查發現逾七成半家長期望子女運用英語流暢甚至達母語水平;另有63%家長表明為子女學好英語,不介意窒礙其學習中文進度。
[size=150%]負責調查的香港教育學院
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國成指出,幼兒期是建立口語能力「黃金期」,建議家長多與子女互動講故事,從小提升英語能力。
調查由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國成進行,上月起透過問卷訪問810名育有3歲或以下幼童的家庭。
結果顯示,五成半受訪父母期望子女英語流暢、表達自如,另有逾兩成人更期望子女英語達母語水平,僅兩成家長只要求子女英語足以應付基本溝通。
五成接受子女母語改為英語
調查亦發現,有63%父母不介意子女因學習英語,而窒礙學習母語的進度;另有五成家長接受子女的母語由中文改為英語。然而調查同時顯示,多達三成家長從不花時間與子女講英文故事;其餘家長平均每周與子女講故事1至2次,每次平均18分鐘。
三成家長從不講英文故事
黃國成分析,家長對子女英語能力期望極高,但未有採取相應措施,為子女營造相應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良好閱讀習慣。
他特別指出,0至3歲是幼童建立口語的黃金期,若家長希望提升子女英語能力,應每天抽20至30分鐘與子女一同閱讀,並採「先看圖、再朗讀」方法。
應每天親子共讀半小時
他續稱,若家長與小於10個月的子女講故事,在講故事期間可模仿故事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吸引子女對圖書的興趣。
若子女已會說單字,家長則可在共讀期間增加互動元素,例如要求子女模仿故事人物的對話,鼓勵他們以單字、短句回應提問等,以及帶他們前往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