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10-5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6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0-6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
- 主題
- 2
- 精華
- 0
- 積分
- 74
- UID
- 1027202

|
【21世紀的Parent Style】
今時今日,小朋友的入學年齡愈來愈早,聽說在6個月大左右,剛好可以坐穩,已經被安排上Nursery school或Playgroup。在我出生的年代,小朋友正常是3歲才入讀幼稚園,正式上學,沒有所謂的Pre-school。
現在很多家長爭相將自己的子女儘早送到學校,深怕他們在家裏待到3歲才讀書的話,會被標籤為學習遲緩、被師長嫌棄、被同輩排擠,繼而影響一生……這些父母美其名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實際只不過想將教育的責任全盤推到學校的層面上。
他們很可能對自己沒有太大信心,也不願意付出心思和時間自己帶孩子。不過,他們有的是金錢,所以相信把小朋友送入學校後,自然就會變成十項全能的小超人。也許遲早會荒謬到辯稱10歲的小朋友不懂繫鞋帶、不懂刷牙,是因為學校的先生沒教。
愛比較、愛面子的家長們,視小孩為自己的縮小型複製品,因此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讓他們自把自為,要將自己認為好的統統加諸其身上。可是,每個人也藏著一定的自我意識,只怕控制愈大、反抗愈大。究竟小孩會感激父母從孩提時代便不惜工本地栽培自己,還是會埋怨父母讓他們太早投入殘酷的社會競爭,失去無憂無慮的童年呢?
其實除了將上學年齡不斷提早,有些父母還希望小朋友能「越級挑戰」。接觸過不少怪獸家長,會嫌棄同級課程的內容太淺,要求讓他們的小朋友「跳級」。但當叫他們拿出成績表或功課去證明表現時,往往發現小朋友的資質原來十分平庸。俗語說「勉強冇幸福」,揠苗助長只會弄巧反拙。
坦白說,我很鄙視這些自以為是的家長。為什麼不能適當引導後再順其自然,而要為小孩決定和安排一切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