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1
- 國民生產力
- 3584
- 附加生產力
- 4589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48
- 主題
- 12590
- 精華
- 0
- 積分
- 77228
- UID
- 168291
   
|
聖若瑟書院中四中文增範文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210go01.html
聖 若 瑟 書 院 副 校 長 陳 永 強 ( 右 ) 分 析 , 部 分 英 中 學 生 對 中 文 科 「 輕 敵 」 , 以 致 失 手 ; 圖 左 為 中 文 科 主 任 黃 婉 芬 。
首屆中學文憑試,傳統英中學生的中文水平盡見真章,部分更未能達到大學最低門檻,故新高中檢討初步建議重設指定的文言經典作為教材。位於中西區的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早已洞悉先機,本學年起在中四級增設多篇範文,包括《醉翁亭記》及《論仁論君子》等文言經典,中六級則重點操練卷五綜合能力部分。
大學要求文憑試中文科成績須達三級或以上,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副校長陳永強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該校逾七成首屆文憑試考生於中文科考獲三級或以上,與高考相若,但仍有進步空間。「英中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文科應該不難達標,結果是輕敵了。」
教育局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正就新高中檢討的初步建議諮詢學界,建議一三/一四學年後的中文科課程加入指定的文言經典,讓學生熟記其中精華片段,掌握文化精髓。然而,聖若瑟書院早年已向中四生教授《將進酒》及《兵車行》等文言經典,檢討該校首屆文憑試表現後,校方決定本學年進一步增設多篇文言經典,包括《醉翁亭記》、《出師表》、《論仁論君子》等○七年前會考中文科的範文。
聖若瑟書院中文科主任黃婉芬坦言,若學生不仔細閱讀文言經典,中文水平猶如空殼,故製作校本範文教材,且列入考評範圍,要求學生熟讀範文內容,領會當中意境。她強調,此舉不等於重蹈昔日「死背書」的覆轍,「考生讀《醉翁亭記》,考試便可用《始得西山宴遊記》等相類篇章擬題,考核考生的應用能力。」
第二屆文憑試即將展開,黃婉芬坦言,該校的文憑試考生多於卷五綜合能力部分失分,故早於暑假開設特別班,除綜合能力,更針對文言文及文化兩大範疇,「特別班設有四節,分別教授學生寫作技巧、文言詞彙及中西文化,約九十名學生參加。」
首屆文憑試中文科加入不少文化元素,黃婉芬估計或成為日後中文科擬題的大趨勢,故該校下學年起將更改中文科的選修單元,以「小說與文化」取代「新聞與報道」,其餘兩個單元則仍為「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及「文化專題探究」,重點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