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文憑試通識科考生答非所問
發新帖
查看: 812|回覆: 0
go

文憑試通識科考生答非所問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53
1#
發表於 12-10-29 11: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029go01.html



部 分 首 屆 文 憑 試 考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科 答 非 所 問 , 引 用 錯 誤 例 子 被 扣 分 。 圖 為 今 年 文 憑 試 通 識 科 試 場 。

  首屆文憑試《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最快本周出版,其中新增必修的通識教育科,考生答題表現與評分標準備受關注。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早前為通識科教師進行簡報會,率先披露該科考生答題表現,屢見答非所問情況,有考生誤以中港自駕遊解釋政黨政治,以小悅悅事件說明內地孕婦濫用基因檢測結果,令人啼笑皆非。

  考評局早前為通識科教師舉辦簡報會,公開首屆文憑試通識科試題的評卷參考,亦披露部分考生的答卷樣本,揭示考生的常見錯誤,尤以答非所問情況最為明顯。其中卷一關於本港政黨政治的題目,要求考生討論政黨對政府管治效能有何影響,有考生誤將跨境自駕遊先導計畫作為例證,與題目所問不邊際。評語指考生對政黨角色與管治職能等概念,未有充分理解。

  卷二關於內地孕婦按子女性別進行選擇性墮胎一題,題目問到濫用基因檢測結果,將引致哪些社會與道德問題,有考生竟以內地司機肇事後不顧而去的小悅悅事件舉例,與題目要求考生討論藐視生命、性別偏好、人口失衡等議題毫無關係。評語指考生雖明白題目討論焦點,但對題目要求的社會現象及道德問題,卻缺乏進一步解釋而失分。至於其他題目,考生常犯錯誤包括討論不足、缺乏比較分析、基本概念及多角度觀點的解釋欠明晰。

  根據評分參考,考生若未能表明清楚立場,提出前後矛盾的理據,甚至以錯誤概念作解釋,或運用不相關例子及資料闡述,只能取得一至三級成績;若考生作答被視為「與題目毫不相干」,更可能被評為零分。

  李求恩紀念中學通識科主任徐曉琦指,考生對時事議題只是略知皮毛,未必有深入了解,對題目要求未有充分掌握,答非所問情況屢見不鮮,「比如說政黨,他們可能知道『長毛』是誰,但泛民跟建制怎樣分,各自是哪些政黨均不知道」。

  他建議考生若對題目涉獵議題一知半解,應該避免使用不熟悉事例,「不識就別亂用,盡量以常理作答,不用太講究多寡,即使論點幾弱都好,至少做到沒有錯,否則水分太多,反而容易失分」。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