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8
- 國民生產力
- 3586
- 附加生產力
- 4592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59
- 主題
- 12593
- 精華
- 0
- 積分
- 77269
- UID
- 168291
   
|
筆者指如何落實「三三四」學制,將成為港府及下任特首的一大考驗。
近日本港對下任特首「跑馬仔」的討論甚為熱鬧,無論有心人講述「備選」、抑或有疑似特首候選人有不同參選的舉措,都引起港人的關注。
落實三三四 港府一大考驗
雖然下任特首選舉非港人普選所產生,而是以1,200人的小圈子選舉產生。對有意參選人如何提出治港藍圖,如何拆解本港當前管治困局,又怎樣善用國家中興局面來進一步推動本港持續發展,都成為港人關心主題。對於本港未來發展,以及論及本港當前機遇和限制,有心參選人要拿出具體良策,為港人提出治港「基本法」。
對於特首選舉的議題日演愈烈,筆者寄語未來特首,要面對如何落實「三三四」學制,但這卻考驗從政者的智慧與能力。
近年港府積極推動中學學制及大學四年制的改革和落實,第一屆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將會產生,明年大學開始落實四年學制發展,估計應考中學文憑試能考獲大學基本入學資格者,比當前應考預科的合格者有所增加,究竟本港大學群能否應付招收兩批不同中學學制的畢業生,成為大學界的一大考驗。
再者,對應考新高中學制的學生而言,他們對升讀大學的期望比當前能考進預科學生的人數為高,本港大學如何招收大量應考高中文憑試學生,又如何應付大批合資格進入大學但因學位不足而被拒的學生訴求,必然成為港府及下任特首的一大考驗。
即將接任教資會主席的鄭維新在日前記者會上應對記者提問時指出︰「三三四對香港影響長遠,相信落實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但機遇難得,期望這幾年我們能做好落實工作。」鄭先生的言論,充分表現三三四對本港帶來的挑戰,未來特首應在備戰同時,其政綱要充份說明如何落實「三三四」學制。
推動高新科技 培養科研專才
在處理「三三四」落實的同時,下屆特首要展示對未來如何為香港發展人才,怎樣配合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產業科技化,善用本港優勢來推動內地教育國際化及科技化,此乃未來治港重點之一。當我們認真審視現時香港的長遠高等教育發展如何配合教育產業及內地教育國際化有關政策時,根本是一片空白,作為未來特區首長,必須對上述政策提出良方妙藥,清楚指出具體發展策略,以強化香港在區內的教育領導地位。
此外,本港長期缺乏科技及科研發展政策,為了本港經濟轉型,未來特首必須提出具體方案,以推動香港高新科技及科研發展,以配合高等教育成為亞洲樞紐,及人才培養。
放眼珠三角 壯港軟實力
面對學生及家長對高等教育的期望不斷增加,加上本港經濟轉型,人才的培育乃振興香港之本。我們深知香港不能走回頭路重新發展傳統產業,拓展新興產業及力倡人才及國際聯網乃香港的「軟實力」。因此,未來特首除了要懂得因勢利導,利用良好的政策背景,以戰略發展角度,力推本港優質人才的培養,大力打拼教育樞紐,建立人才庫;並且加大對科研投資,制定長遠科技政策。因此,增加對大學研究的「投資」,是大勢所趨。
除此之外,港府應更主動聯同大學及科研機構與珠三角高等院校加強合作,引入不同企業資金、民間智庫力量以推動科研及人才培訓。放眼珠三角的科研需求,可以為本港大學科技帶來遼闊的擴展空間。此外,本港政府可利用專業技術來推動內地專業培訓項目,善用香港「軟力量」,為香港創新天,我們不容一等再等。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協理副校長、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聯席總監莫家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