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7-29
- 國民生產力
- 3586
- 附加生產力
- 4592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760
- 主題
- 12594
- 精華
- 0
- 積分
- 77274
- UID
- 168291
   
|

校 友 陳 健 邦 ( 前 排 左 一 ) 專 程 到 母 校 佛 教 大 雄 中 學 教 授 國 際 音 標 , 幫 助 學 弟 學 妹 改 善 英 語 讀 音 。
相信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能說一口標準又流利的英語,而市面上亦出現五花八門的英語拼音課程,Elsie最近認識了佛教大雄中學的校友陳健邦(Edmond),只有二十二歲的他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學會標準的牛津英語,早前他回到母校開班授徒,教授師弟妹以國際音標拼音的技巧,幫助他們克服發音的困難。
Elsie當日亦有到佛教大雄中學上英語拼音課,上課前Elsie跟幾位學生傾過,他們都笑言,對英語拼音一知半解,校內的英文堂只把語音學(Phonetic)輕輕帶過,且常用中文字音拼讀英文,令英文發音帶有廣東話口音,把英語說得不倫不類。
他們又說,新高中學制注重校本評核,由任課教師評分的評核活動,分數計算入學生的公開評核成績內,而英文科又有多類的考核範圍,例如英詩、西方電影等專題報告,報告內容要在課堂上作口頭匯報,大大增加朗讀英語的時間。他們均認為,流利的英語有助提升成績,故希望通過今次拼音班,學會說英語的竅門。
課堂開始,Edmond介紹國際音標的母音(Vowel)和子音(Consonant),然後指導學生發音的口形,並指出香港人常犯的英語發音的錯誤,如egg、eight、account等,聽他教導後,學生們都恍然大悟,並多次練習將錯誤糾正過來。
課堂結束前,Edmond向學生派發英語字典,並請學生各自從字典中記下一個艱深的生字及其國際音標,再即席示範如何分拆音節,解答讀音之謎。
下課後,幾位學生同Elsie講,想不到國際音標如此方便,如果能消化堂上所學,並加以練習,要說標準英語並不困難,以前常常害怕跟外國人說話,因為他們聽不懂「港式英語」,主動聊天好像只會自討沒趣。雖然也有聽英文歌、看西片,但過分依賴字幕,未有細心聆聽讀音,故英文說話能力停滯不前。
Elsie邊聽邊想,香港雖然缺乏全面的英語環境,但學習英語的機會其實挺多,為何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依然不見大幅提升?Edmond談論過此問題,而他更分享他學習英語之道。
「現時學習英語的方法五花八門,語言學校更是成行成市,其實最重要是『夠膽』。我小學時的英文成績不太好,升上中學後,因我想到外國生活,故發奮學習英語,記得中三的暑假,每天自訂問卷,到尖沙嘴找不同的外國遊客聊天,由此訓練自己的膽量,時日雖短,但英語已流利不少。而中一時,老師曾教導過國際音標,當時沒有加以研習,直至中三自發買VCD,在家中自習拼音,英語成績才見起色。」Edmond說。
Edmond現在於大學修讀心理學,在大學三年級時,他到牛津大學留學一年,「到牛津大學初期,非常嚮往當地學生的英語腔調,因此我每天堅持查字典、留意同學說話的口形等,可能許多人覺得語言只是用來溝通,不需那麼執,但我堅持擺脫口音不純的弊病,故必須多下苦功。」
他同Elsie講,中學生學習英語不應貪多,最重要是做好基本功才慢慢發展,好像他喜歡著名戲劇小說《歌聲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他會反覆將小說閱讀數次,在不斷覆看的過程中,吸收書中的文法、詞彙,「中學生嘗試精選幾套經典名著,好好研讀,成效會比濫讀來得大。」
「不少學生跟我說,他已經看電影、聽英文歌,但對提英語能力沒甚幫助,關鍵在於他們過分依賴字幕,即使他們是看英語字幕,只是訓練閱讀能力,而非聆聽能力,外國人的日常用語,常將字與字連接起來,要細心聆聽才可模仿讀音。」
他補充,學語言年紀愈小愈容易掌握,小朋友可以自然吸收知識,但年紀較長的學生必須將勤補拙,且說英語不要得過且過,應該用心練習口形和聲調,才可進步,學習英語從沒有捷徑。
Elsie也覺得,學習語言並沒有所謂的「捷徑」,必須持之以恆才可有成果,雖然香港缺乏英語語境,但網絡上有不少資訊可供學生學習,Edmond建議學生多看網上BBC新聞,留意新聞報道員的發音,從而學習改善不正確的讀音,這個方法可謂低成本,高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