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
發新帖
查看: 2409|回覆: 18
go

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複製鏈接]


923
1#
發表於 10-10-20 23: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0    0    0    0


923
2#
發表於 10-10-20 23: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3#
發表於 10-10-20 23:3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4#
發表於 10-10-20 23:3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5#
發表於 10-10-20 23:3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6#
發表於 10-10-20 23: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173
7#
發表於 10-10-21 10:50 |只看該作者
多謝分享. 文章超長, 但我竟然看完.
主題中心是吸引我的關鍵, 只可惜本人一本 乜子物子的書都沒有看過.

好想孩子變聰明, 是否應立即背《論語》. 但亞仔剛滿13, 大師口中的"沒救"


923
8#
發表於 10-10-21 11:0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9#
發表於 10-10-21 11: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0#
發表於 10-10-21 20:1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yn 於 10-10-21 10:50 發表
多謝分享. 文章超長, 但我竟然看完.
主題中心是吸引我的關鍵, 只可惜本人一本 乜子物子的書都沒有看過.

好想孩子變聰明, 是否應立即背《論語》. 但亞仔剛滿13, 大師口中的"沒救" ...


呵呵,我都係攞住部手機瞓咗幾勻,先勉強睇完。

揀本短既黎短吧,背完係唔係真係聰明咗,就木宰羊。但理解力應有所增加吧。

篇文所言有理,但不知為何,講既格調就好似響榕樹頭賣藥咁,好明顯,講者對所謂中國文化既了解都流於淺薄,如認為讀詩與讀經係程度深淺問題,似乎係兩個範疇?雖然老莊有點接近文學作品。

唉!形式有時等於內容,講者講既方法令人嘆息,連內容都好像有點變調


923
11#
發表於 10-10-21 22:4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12#
發表於 10-10-21 22: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13#
發表於 10-10-21 23: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173
14#
發表於 10-10-22 08:38 |只看該作者
我懂古文之美, 我們悠悠歷史五千年. 但文字和語言是不斷地發展的, 各國語言如是. 如當年沒有胡適之的出現, 歷史上還會有第二個胡適之出現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5#
發表於 10-10-22 11:2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於 10-10-21 23:03 發表

可能你看錯了或誤會了,請問那一部分所謂中國文化既了解都流於淺??王教授是國學大師牟宗三大師的嫡傳學生.中文教授,他所榕樹頭賣藥咁--推的是讀經教育..哈哈.如一你可以沈下心來多看一次或看他其他的演講,一定會感動 ...


我說過,他講話方式……有點像阿扁吧?洋洋灑灑,當聽眾有點低智……
先不論觀點,涉及文化觀的討論可以沒完沒了,單講史實:堂堂牟宗三嫡傳學生(其實,新儒家眾大師都以傳道授業為志,學生桃李滿門,這個"嫡傳"不代表甚麼),竟把馮友蘭寫的《中國哲學史》和胡適寫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僅得上卷)混淆,實在難說嚴謹?

而且,胡適自己也說,他媽給私塾老師多付了錢,所以,在其誦書之前,老師會先跟他解釋文義,所以吸收較其他同學好,這跟王教授提倡都背經不求甚解是兩回事。

王教授拿出局部事實作例證,這樣的治學態度,實在不值得鼓吹。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6#
發表於 10-10-22 11: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於 10-10-21 22:47 發表

讀經教育,而不是讀集教育。古書分經史子集。詩經是經部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不能不讀。而唐詩則是集部的一部分,其文化地位遠不如詩經。當然,《老子》《莊子》《離騷》列在子部中,但因其哲學意義、文學高遠,所以也可以列入 ...


您自己既然也說《詩經》、唐詩皆不可不讀,看來我們的觀點沒有大異。至於如何選取,仍個人喜好問題。

可能我表達得不好,我指的經和詩(唐詩),乃類乎學理科和學視藝,小朋友總不能單學理科也不管視藝吧?

無論如何,提倡誦經是好事,我沒有因不大欣賞原提倡者而反對。記憶中,南懷瑾老師的北角道堂就有兒童學經班,在網上一查,原來已推廣至很多地區,有興趣的家長不妨第75期【溫暖人間】(http://www.buddhistcompassion.org/75coverstory.htm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17#
發表於 10-10-22 11: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於 10-10-21 22:54 發表
近幾年,我們所實驗的讀經班,一開始所選用的教材是論語、老子和唐詩


您們是貴機構?何不出個網址介紹一下?
近年,中共為解決管治危機和國民信仰真空和集體失德問題,大力推動儒學。據我所知,中共對香港的青少年工作向來投放大量資源,還好您非獨尊儒家,否則不禁令人懷疑您鼓吹的政治背景 (呵呵,不過既然不過是基礎教育,不妨忽略教育機構的背景,只要是兼聽兼學,即不阻礙和貶低其他學習來源和對象,避免造成洗腦效應,哪何須管育人者原初的意旨?)


923
18#
發表於 10-10-22 12: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23
19#
發表於 10-10-22 12: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