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適齡學童減少 直資積極搶客 名牌官津小學競爭紓緩 ...
發新帖
查看: 3169|回覆: 18
go

適齡學童減少 直資積極搶客 名牌官津小學競爭紓緩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253
1#
發表於 09-10-3 22: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2010/11學年的小一自行派位報名昨日截止,多間著名小學今年報名人數下滑,其中油麻地天主教小學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近 25%;九龍塘喇沙小學則減少約 4%,學額競爭情況稍為紓緩。相反,多間直資學校今年報讀人數創歷年新高。有官津小學校長不諱言,在出生率下跌及直資小學搶客兩路夾擊下,資助小學未來數年需要逆境求存。


明年入讀小一的學童出生於 04年,即沙士疫潮爆發後翌年,出生人數未見回升,只有約 4.1萬人,較今年減少約 1,000人。部份知名資助小學的報名人數下跌,如喇沙小學今年只收到 773人報名,較去年減少 33人,每個學額競爭者由去年 9人微跌至 8.6人;油麻地天主教小學繼去年報名人數下跌近 8%後,今年更大跌 24.8%,只錄得 222人申請;名稱相近的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報讀人數則維持去年約 300人的水平。

東區名校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及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自行派位報名人數分別為 236及 267人,較去年下跌 22.5%及 17.7%。基灣校長劉惠明估計報名人數減與直資搶客有關。另外,曾收生不足的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接獲 19人申請,逃過殺校危機;鮮魚行學校也收到 27人報名,足以開辦兩班小一。

「家長寧願畀貴啲」

相反,直資小學報名人數則屢創新高,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收到 3,080份申請,平均 18人爭一學額;去年轉直資的英華小學收到 2,200多份申請,較去年增加兩成。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校長馮家正說:「直資自由度大,好多畀得起錢嘅家長寧願畀貴啲學費,畀仔女享受小班同英語教學,何況好多直資都有一條龍中學,家長以後少好多麻煩。」他指入學率最快要到 11/12學年才回升,未來官津學校勢必要逆境自強。

部份小一自行收生情況

喇沙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773(-4.06%)
學額: 9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8.6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368(+4%)
學額: 6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6.1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約 300(+0.3%)
學額: 75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4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20(-17.7%)
學額: 6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3.7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183(-22.5%)
學額: 6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3.1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22(-24.8%)
學額: 75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3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68(-14.1%)
學額: 9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3

鮮魚行學校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7(-12.9%)
學額: 3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0.9

-部份直資首輪申請-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3,080(+28%)
學額: 175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18

英華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222(+20%)
學額: 15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15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200(+14%)
學額: 15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15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報名人數(比較去年): 2,100(+5%)
學額: 150 多少人爭一學額:約 14

資料來源:上述小學
   0    0    0    0

Rank: 3Rank: 3


136
2#
發表於 09-10-4 09:01 |只看該作者
沙田的王錦輝和培僑又是多少人争一學額呢?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2844
3#
發表於 09-10-4 11:4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lbar 於 09-10-3 22:44 發表
2010/11學年的小一自行派位報名昨日截止,多間著名小學今年報名人數下滑,其中油麻地天主教小學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近 25%;九龍塘喇沙小學則減少約 4%,學額競爭情況稍為紓緩。相反,多間直資學校今年報讀人數創歷年新高。有官 ...


出生率是上升了的(從政府網頁資料中得知),我想報名人數少了可能有些人和我的friend一樣,小朋友只有10 or 15 分,所以第一round唔交去官津校(佢地話都必然唔中,所以無去排隊),直接報私校及直資,之後再等抽獎時看看再玩唔玩


1481
4#
發表於 09-10-4 12:4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327
5#
發表於 09-10-4 21:12 |只看該作者
如果政府係將數據透明化一點, 家長就唔洗好似熱鍋上的螞蟻咁, 15, 16.

Rank: 5Rank: 5


2760
6#
發表於 09-10-4 22:37 |只看該作者
唉!嘥氣啦! 舊年夠話2003年沙士年出生率最低,點知搞咩小班教學,白白冇咗幾千個位, 結果個"中奬"率仲低過之前一年,即係話反而仲難派到頭三志願

Rank: 8Rank: 8


19645
7#
發表於 09-10-5 00: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TMMA 於 09-10-4 11:40 發表


出生率是上升了的(從政府網頁資料中得知),我想報名人數少了可能有些人和我的friend一樣,小朋友只有10 or 15 分,所以第一round唔交去官津校(佢地話都必然唔中,所以無去排隊),直接報私校及直資,之後再等抽獎時看看再玩唔玩 ...


咁你fd有冇通知教育署話唔玩第一輪? 因為我記得好似第一輪唔交form or冇通知教署, 佢會當你唔參加之後既大抽獎架。
另外第一輪唔交, 有d學校連叩門都唔比你interview。所以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則都應該交第一輪form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
發表於 09-10-5 09:26 |只看該作者
+
原帖由 TMMA 於 09-10-4 11:40 發表


出生率是上升了的(從政府網頁資料中得知),我想報名人數少了可能有些人和我的friend一樣,小朋友只有10 or 15 分,所以第一round唔交去官津校(佢地話都必然唔中,所以無去排隊),直接報私校及直資,之後再等抽獎時看看再玩唔玩 ...


此出生率包括了大陸人落香港生的孩子。聽講本地人生的比2003年還少。未來趨勢將會是市區學童減少,北區增多(因深圳落來)。

Rank: 5Rank: 5


3327
9#
發表於 09-10-5 10:48 |只看該作者
出生率低咪正好行小班, 始終人數太多老師好難兼顧, 小班對大家都好.

Rank: 1


21
10#
發表於 09-10-5 11:25 |只看該作者

適齡學童減少 直資積極搶客 名牌官津小學競爭紓緩

Any informantion about the number submission to LS with 20pts and 25pts.

Rank: 3Rank: 3


223
11#
發表於 09-10-5 13:1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09-10-5 09:26 發表
+

此出生率包括了大陸人落香港生的孩子。聽講本地人生的比2003年還少。未來趨勢將會是市區學童減少,北區增多(因深圳落來)。


出生率以本地和非本地分, 而眾所周知非本地是大陸人為主. 以後的年份更要留意此數字, 單以非本地計, 2005是2004的兩倍, 2006又是2005的兩倍. 2006的總出生率多了2004 16000人, 但非本地已多了12000, 即本地只多4000.

這些非本地的, 在下估計只有小部份會來港讀書.

2004本地出生率和2003應是相約的, 多了不足1000人.

但那些說少了交表人數的統計是誰做的? 可靠嗎? 而且流傳着不同的數據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2#
發表於 09-10-5 15: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orriDad 於 09-10-5 13:16 發表


出生率以本地和非本地分, 而眾所周知非本地是大陸人為主. 以後的年份更要留意此數字, 單以非本地計, 2005是2004的兩倍, 2006又是2005的兩倍. 2006的總出生率多了2004 16000人, 但非本地已多了12000, 即本地只多400 ...


Morridad,

那些港人子女(父或母是港人),又點count?

Rank: 3Rank: 3


442
13#
發表於 09-10-5 17:06 |只看該作者
I hope every school will release data like this so that parents have a more realistic expectation in mind.

Rank: 3Rank: 3


223
14#
發表於 09-10-6 02:5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09-10-5 15:50 發表


Morridad,

那些港人子女(父或母是港人),又點count?


我不太明你的意思.

試試:-

只要母親有身份証, 不管是土生土長或是新移民, 外國人, 南亞人, 就是港人子女. (大多港人的大陸太太會選擇移了民才生小孩, 所以只有父是港人的不多, 統計上算是非本地女性所生)

2003 有 4.5萬
2004 有 4.6萬
2005 有 4.8萬
2006 有 5.0萬


168
15#
發表於 09-10-6 14:13 |只看該作者
不對~~這應該是多的
港人在大陸的太太生了小孩
留在港的期間就可以比較久 (伸請延期較容易 不用兩地跑來跑去的)
而且 他們生的小孩 一出生就是本地永久居民了

所以 他們不會選擇真的移了民到港後才生小孩
那時間太久了


不可能的
原帖由 MorriDad 於 09-10-6 02:59 發表


我不太明你的意思.

試試:-

只要母親有身份証, 不管是土生土長或是新移民, 外國人, 南亞人, 就是港人子女. (大多港人的大陸太太會選擇移了民才生小孩, 所以只有父是港人的不多, 統計上算是非本地女性所生)

2003 ...

Rank: 4


656
16#
發表於 09-10-6 14:28 |只看該作者
我试过第一輪唔交form or冇通知教署, 然后参加大抽獎, 是可以的。 不过要自己去教署交表格。

原帖由 silvia_ng 於 09-10-5 00:48 發表


咁你fd有冇通知教育署話唔玩第一輪? 因為我記得好似第一輪唔交form or冇通知教署, 佢會當你唔參加之後既大抽獎架。
另外第一輪唔交, 有d學校連叩門都唔比你interview。所以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則都應該交第一輪form呢 ...
:-D :-D :-D :-D

Rank: 3Rank: 3


223
17#
發表於 09-10-7 00:5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KTL 於 09-10-6 14:13 發表
不對~~這應該是多的
港人在大陸的太太生了小孩
留在港的期間就可以比較久 (伸請延期較容易 不用兩地跑來跑去的)
而且 他們生的小孩 一出生就是本地永久居民了

所以 他們不會選擇真的移了民到港後才生小孩
那時間太 ...


這視乎他們是否能和是否願意承擔兩三萬的生產費用. 事實上我也有些朋友的內地妻子在未拿到香港身份証就在香港生.

另一方面, 來港生的也很多富有人家或第二胎(也是富人). 貪這邊醫療好一點或逃避一隊政策罰款. 他們會讓小孩在內地讀國際學校.

不管有沒有小孩, 現在內地太太能留在香港的時間也很長. 申請的時間也短了, 約五年吧.

我也有些朋友的內地太太, 在大陸生就算了.

這裏頭, 總有些比例, 但我真沒考究過呢.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18#
發表於 09-10-7 17:57 |只看該作者
在國內出世的,也只要1.5年就批下單程証,來香港也即時可申請特區護照,代表也是永久居民

說真的,自從公立醫院改例要收2~3萬才可生仔後,除了父親是香港人的會回流讀書,說真的其他有多少會來香港讀?而且父母不是香港人而出得起錢到私家生仔的,回流也會申請私校及國際學校先啦,人地真的很豪的

像我國內分公司的頭,國內人,送仔女去New York讀,都不會想香港啦

但排隊爭醫院生仔,又真的很辛苦,很令人生氣的


原帖由 JKTL 於 09-10-6 14:13 發表
不對~~這應該是多的
港人在大陸的太太生了小孩
留在港的期間就可以比較久 (伸請延期較容易 不用兩地跑來跑去的)
而且 他們生的小孩 一出生就是本地永久居民了

所以 他們不會選擇真的移了民到港後才生小孩
那時間太 ...

Rank: 7Rank: 7Rank: 7


11405
19#
發表於 09-10-7 18:10 |只看該作者
其實有d學校既校務報告有話佢果年收幾多人,第一輪有幾個位,報25分有幾人,幾收人,20分有幾人收幾人,15分有幾人收幾人.............睇下你地去唔去睇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