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有趣的對話
發新帖
查看: 2700|回覆: 18
go

有趣的對話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
發表於 09-5-15 00: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前些時間,和一個新概念學校的學生家長有一段相當長的對話,她所面對的問題,和各位有些雷同,現在轉貼於此,看看有沒有甚麼啟示。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2#
發表於 09-5-15 00:25 |只看該作者
囝囝爸, Eviepa:

小兒今年P.6, 屬band 1尾, 讀書一向被動, 唔push就不會溫書, 我由P.3開始在默書方面就放手, 要他自己溫習, 分數80分以上就可以(學校默書量一向不多), 90分以上還會有口頭及一些小獎勵. 2年內絕大部份成績達標.

但小兒墮性愈來愈重,  P.5下半學期開始呈分, 他根本知道, 但他完全不溫默書,  去年試過0分, 我駡了他一頓, 之後又上番90+至100分, 但過一段時間, 他又來了, 50-60分, 又要我教訓他, 之後又上番80+90+.

我一向要求小兒多看課外書, 他亦彼喜歡, 中英文都看, 亦十分喜歡看TV英文台.

他學校一向管教比較鬆, 功課亦比較少, 小兒又不太喜歡做功課及溫書, 我唯有一直跟他功課, 因為如果欠交功課, 學校亦不會太指責, 所以小兒跟本不太在意功課是否有漏做  

因此小兒學校的banding不高, 去年band 1生少於30%, 當初選該校(2002年開校, 屬新校)是因為她標榜愉快學習, 不填鴨不責備, 多鼓勵, 並提倡閱讀.

但6年下來, 學生的成績平平, 和區內的band 1學校的成績有一段距離, 而且學生在禮貌方面的表現亦只是一般.

到今天, 我幾乎對"快學習, 不填鴨不責備, 多鼓勵"的教育理念有些懷疑了, 特別在小兒身上, 我覺得不太管用, 因為在學校無壓力, 他就每天開心上學, 成績跌了, 老師 亦不會說一句, 平時只會聽到贊美的話, 就算默書不合格, 老師 亦不會有任何提醒. 只有我做醜人  

班上成績好的同學都是家長比較用心的一群, 我敢說, band 1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家長自己填鴨的.


又到升中 了, 我是否應該選一間比較嚴的中學? 又應該如何啟發小兒的自覺性及上進心?

多謝2位!

ntefamily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3#
發表於 09-5-15 00:26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十個家長,九個都說子女不夠勤力,所以,不勤力是常態,勤力才是特例。

小學 階段,很大程度是家長種甚麼,孩子便得甚麼。給他們大量補充練習去做,人盯人地監控著,大致上成績便會出來。

乍看下去,我以為另郎是小女的師弟,因為所講的學校情況幾乎一樣。她有很多同學都有妳這樣的困難。

我的經驗是,「愉快學習, 不填鴨不責備, 多鼓勵, 並提倡閱讀」的小學 ,和傳統小學 一樣,如果家長沒有甚麼投入,學生很難有band 1的水準。

我的女兒是這類學校中個較為成功例子,她的六年小學 生涯裡,做學問的時間不會比傳統學校的band 1生少,不過,她生活較為輕鬆。當別人做補充練習時,她在看中、英文書;當別人正在補習 時,她欣賞著英語卡通片;當別人溫習默書時,她在床上興致勃勃地聽我講通識;當別人被父母責備不夠勤力時,她又被我讚賞一些小進步。不過,殊途而同歸,都是band 1 生。

看過妳的情況後,我建議妳還是為另郎找一間傳統中學,這對妳來說會更有安全感,更穩妥。

我相信到現在為止,仍未有人找到一個很有把握的方法,去成功培養自覺性及上進心。但我在回答2008mum2008的也適用於妳。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4#
發表於 09-5-15 00:27 |只看該作者
Eviepa:

好感激你的分析!

小兒的小學 在一些方面確實與你女兒的小學 相似, 但小兒的小學 是一所津校.

學校開校時的校長是一位曾在美加有多年教學經驗的人仕, 又是某大專院校的講師, 來頭不小, 她標榜美加的一套教學方式, 愉快學習, 建立自信, 熱愛閱讀...... 當時吸引了大批家長為子女報讀, 我亦是其中之一.

但事實係, 校長為學校引進美加的英文教材 加香港出版的文法補充練習.

學校是新校, 老師 好年青, 拿住幾本書不太知應如何融合, 但校長是大忙人, 身兼數職, 很少時間在學校, 如事者過了3年, 她亦走了. 第4年雖換了新校長, 但家長之前的口碑主宰之後的收生, 竟然有一年要縮班!


我的經驗是,「愉快學習, 不填鴨不責備, 多鼓勵, 並提倡閱讀」的小學 ,和傳統小學 一樣,如果家長沒有甚麼投入,學生很難有band 1的水準。


我只認同一半.
因小兒學校位處本區的豪宅地段, 我校家長都研究分析過, 我們學生家長的質素應在本區的平均值之上, 家長的資源投入一定不會少於本區其他街坊學校的家長. 但6年下來, 小兒學校的BAND 1生人數連30%都未必有, 而本區的4間傳統小學 , 2間有60%以上BAND 1生, 2間有50%BAND 1生! 差別巨大!

有關閱讀方面, 學校雖提倡閱讀, 學校亦有圖書 館, 但沒有一套系統教導學生或家長應如何揀書及閱讀, 家長應如何在家配合小朋友閱讀.

我濛查查過了2年, 直至在BK見到Eviepa提倡閱讀, 更在bk的好書分享一攔中取經, 開始了4年找書, 借書, 買書, SET時間要求小兒每日看半小時英文TV, 每日要小兒養成閱讀的習慣, 那怕只有15分鐘至半小時.

日子有功, 他現在能睇英文版HAPPRY POTTER, (明7, 8成吧), 聆聽, 會話亦不錯, 只是文法還不太好, 希望到中學後會進步吧.

反觀他學校其他同學, 肯睇書的, 中英成績都還不錯, 但大部份並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尤其英文, 愈不看就愈不會去看了. "提倡閱讀"的任務原來在家長身上.

在這裏, 感謝Eviepa, 還好4年前在BK見到你的文章, 不然小兒這幾年真的在"愉快學習, 少功課, 無測驗"中濛查查的過去了.

ntefamily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5#
發表於 09-5-15 00:27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另郎英文比小女強,可喜可賀。好可惜在囡囡還小的時候,沒有人告知我英文閱讀要早起步,致失了先機。

如果有一個強大的閱讀能力,文法不好絕無問題。我囡囡的小學 對文法完全不注重,我也在小學 階段沒有特別教導她文法。到去年暑假升中 一時,我才訓練她的文法。很奇怪,坊間所售的小學 文法練習,質素統統都是不忍卒睹。所以我採用了兩本中學會考的文法練習(agreement, tense)去教女,可謂未學行,先學走。

在暑假裡,每天做小許的練習,晚上我教授背後的理論,很快地,她這兩個重要的文法部分,理論基礎就打得很堅實。

到開學,今年的重點是寫作,我要她平均每星期寫兩編文,在寫文之中鞏固所學的文法是其中一個重點。進度非常好,現在她寫文時,careless grammatical mistakes少了很多,文法在應用的範疇,相信是全級的前列吧,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我囡囡這輩子花在文法的時間上是全級最少的。

這方法我不敢隨便向別人推介,因為沒有經過大量閱讀,根本用不到這方法,但妳有能力採用。

不知妳有沒有注意過,我這幾年來經常大聲疾呼,勸籲家長閱讀只能夠由家長去帶動,絕不能依賴學校。從妳的故事看來,我對這個講法又信多一分。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6#
發表於 09-5-15 00:27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你太謙虛了! 小兒看書速度算快, 亦醉心於now tv的discovery channel等節目,對情節或科學知識就過目不忘, 但不愛精讀, 所以能將看到的好詞好句運用在作文上的並不多, 所以這2年作文水平進步甚慢, 應如何是好?

學校在P.2 – P.3曾經要求學生每日寫日記, 中英文輪住寫, 字數不拘, 當時進步彼快, 由2行開始, 1年多後寫7-8行英文日記已沒問題, 中文亦是. 但P.4開始, 日記功課日漸減少, 由一星期7次減到只有4次, P.5-P.6更少, 一星期只有1, 2次, 我不知為甚麼會這樣.

小兒現在的問題是, 英文日記還算有內容, 但文法錯誤就錯完又錯, 老師 改完, 我提醒完, 過一段時間又再錯, 問他為甚麽又錯? 他說: 唔記得咗. 平時學校的英文文法功課, 他亦時不時錯完又錯, 我看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你提及的兩本中學會考的文法練習(agreement, tense), 可否告知全名? 能談談應如何運用該套教材 嗎?

Ntefamily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7#
發表於 09-5-15 00:28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新概念學校的理念就像有個現代摩西,聲稱可以帶你到流奶與蜜的福地一樣,對部分前衛家長來說,是難以抗拒的。

今天大部分這類學校的問題,就是你所要表達的:「家長想為孩子做很多東西,但卻不知怎樣從頭做起的苦況」。我深信,這只是出生的陣痛,不久的將來,便會解決。愉快、有效並沒有抵觸。

ntefamily說的:

反觀他學校其他同學, 肯睇書的, 中英成績都還不錯, 但大部份並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尤其英文, 愈不看就愈不會去看了. "提倡閱讀"的任務原來在家長身上.


ntefamily所看見兒子的學校的情況,和我所見女兒小學 情況一模一樣。所以從兩間學校的現象,可以推出一個結論:如果能夠令家長明白閱讀的好處,每個家長都用盡方法去誘導子女去作中英文閱讀,那麼,新概念學校就可以盛產band 1 生了。

據我的觀察,在小學 階段,補充練習及大量閱讀均可令小朋友在中、英文達到band 1 水準,關鍵是either or。

第一次得知有這類學校是聽真道的邱校長講述他新辦的學校的理念,他是一流salesman,非常impressive,我就愛上了這種理念了,最後選了臻美這一間比真道做得更前衛的學校。

無論我聽邱校長的簡報會也好,聽臻美梁校長講及她的理念也好,都給我一個印象,就是只需跟足校方指示,子女便會快快樂樂地、自自然然地成績好。不過印象時印象,我從不相信有免費午餐。學校做一點,家長做一點,家校合作才是我的信念。

臻美的問題是先破而立不了。她提倡不用怎樣做補充練習,同時要多看書。但問題是,似乎家長都只集中相信前者,而沒有做後者,造成很多學生neither做補充練習,nor閱讀。釜底沒有柴薪,飯怎會熟呢。

我幾乎參與了每一個臻美家長會,看過了每一個通告,臻美的確是比一般學校更為提倡中、英文閱讀,但所持的理據卻是軟弱無力,很難說服一般家長去響應。我有時會懷疑,我一個人在臻美的討論區,用自己女兒做例證,多年來大力呼籲家長要重視閱讀,所能起的作用比校方更大。

我相信,一般來說,是知易行難,但做新概念學校家長卻是知難行易。我相信透過錯誤中學習,新概念學校定能找到她們的方向,做到愉快、有效的境界。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8#
發表於 09-5-15 00:29 |只看該作者
eviepa,

無疑, 看課外書尤其是英文, 對小朋友在學校中英文的成績是確確實實有幫助的, 也正如eviepa所說, 這需要每個家長都用盡方法去誘導子女去作中英文閱讀才成事, 但小學 階段所學的還有數學 , 常識兩門主科, 閱讀對常識科的幫助亦很大, 但如果要在呈分考試有優異成績的話, 只按照小朋友的興趣去閱讀並無顯著作用, 小兒就是一個好例子, 我從來不會買坊間的常識補充練習給兒子做, 每次考試之前只是把課本再溫一下, 以及將近期的時事新聞匯總後要他再背一下即可, 小兒的常識成績一向保持在85-95分之間, 就算一些課外的科學知識, 很多同學不會答, 而他也能答對, 我想這跟他平時喜歡”Horrible Science”, “Magic School Bus” 等的圖書 和喜愛看電視的DISCOVERY CHANNEL有關吧. 但到第二次呈分, 他得了85.5分, 該科的成績已跌到BAND 2中下位置. 我嚇了一跳, 問了小兒, 其他家長及老師 , 原來有不少同學在這一年都有另外做補充練習, 把課堂上沒教的但同樣是教統局教學範圍的題目都做熟了! 而小兒在課外所學的科學知識, 在這次考試沒有排上用場. 我為了保險一點, 只能在第三次呈分前加入買補充練習的行列.

說到數學 , 因小兒學校功課一向不多, 所以對數學 的操練亦很少, P1.-P.3只有做教科書配套的那本作業, 到了P.4開始才另外加了一本補充練習, 而且老師 是不會批改該本補充練習的, 只會要求同學在堂上自己對答案,不知其他學校是否亦是一樣. 但家長的投入一點亦不少, 補充練習, 公文數, 私人補習 , 各施各法, 忙個不亦樂乎, 小兒的數學 並不是他的強項, 我一樣要為他打補針. 原來在”提倡愉快學習, 少功課” 的背後, 要拿好成績一樣個個需要另外付出, 不可含糊, 這和傳統小學 的分別只在於, 額外補充練習的功課是誰負責給, 誰負責批改吧了.

同樣要呈分的還有視覺藝術及音樂.

我兒子說, 這兩年來沒有見過美術老師 畫過畫給他們看, 今年P.5同學的家長告訴我, 他兒子那一班的視覺藝術課, 半年來幾乎沒上過3, 4次課, 不是碰到假期就是老師 要帶隊出去比賽或是要帶同學出外參觀. 那要呈分成績好又要如何呢?

音樂課的練習本一年才寫過1, 2頁, 平時從來沒有功課, 能學到多少樂理? 唯一安慰的是小兒會吹牧童笛了. 但第三次呈分又突然考樂理了, 小兒又倒楣了, 因為我自己不懂音樂又沒有在課外讓他學音樂, 原來又是家長的責任.

其他的副科就更不用說了.

我不知道其他的”新理念”學校是怎樣的, 以我的經驗來說, 如果小朋友要進入一間”新理念”的學校, 達到”愉快學習, 少功課(只是學校功課少), 提倡閱讀”的目的, 而又想小朋友將來以BAND1成績進入中學的話, 那這一班家長要有以下的條件:

一定的文化程度;

受過特別的教學訓練, 中英數常美術音樂IT不僅樣樣懂, 還要懂得選教材 , 懂得教或懂得慎選私人補習 老師 ;

懂得緊貼教統局教學範圍 (因學校不一定全教, 但會考);

有充分的時間及恒心放在小朋友身上.

當然每個小朋友的資質, 性格都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可能小兒還沒開竅, 所以我比較費心吧.

6年的時間, 付出了不少, 點點滴滴, 盡在心頭.

Ntefamily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9#
發表於 09-5-15 00:30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妳講的我一直沒有細想過,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妳的困難。緊張呈分試成績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如果向遠一點看,小學最重要的還是實力強橫,而不是分數極高。

從妳的描述中,我肯定另郎讀中學時競爭力會非常高。

英文可謂各科之中「皇冠上的寶石」,是乒家必爭之地,你兒子英語能力高超,讀英中可謂無往而不利,是很多家長欣羨的對象。

中文是另一科主科,你囝囝中文也好,競爭力也強。

另郎多看書、看記錄片,是真正的知識廣博,而不是只求應付考試的取分常識,在初中時可能幫不了手取得好成績,但到高中、大學時,此優勢便會顯現。

不知他數學科的成績如何,但似有中等或以上成績。在小學沒有甚麼操練下,成績不會達到應有水平,但到中學,當和別人操練的時間相約時,潛質自然能夠反映出來。

我對妳兒子抱樂觀態度。呈分試低估了妳兒子,但到中學,實力強橫才是致勝的關鍵。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5-15 00:43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0#
發表於 09-5-15 00:30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你太誇獎他了. 小兒對看書的態度只是看過就算, 很少窮追不捨, 好像看HARRY POTTER,他在家中的書架上找他爸爸買的一套HARRY POTTER (我老公只是買來自己看, 並不是為兒子買的), 津津有味地看了兩本, 還說很好看, 並會時不時講一些喜歡的內容出來, 但其餘的又突然不看了, 他說要換換口味.

反而有一段時間(P.4開始)看英文TV倒是像入了迷一樣, 無論早餐時間, 放學回家, 週末, 假日, 他都會想盡辦法看電視, 如是者2年多, 把英文聆聽能力提高了, 亦因為這樣, 在他的英文日記內, 有時出現了鬼佬地道的口語及俚語, 老師 有時亦不知他說甚麽, 更糟的是他文法不過關再加上一些古怪的口語及俚語出現在考卷上, 分數自然拉低.

我真要在文法上幫他一下, 但他一看到補充練習就不想做, 唉!

他中文還可以, 但這一年多的中文作文進步很慢, 我說你要開始看些散文或金庸的小說, 但他在P.4看了神雕俠侶之後就不碰了, 最近只愛看Q版特工, 科學性的, 武器類的中文書, 其他翻譯小說亦會看看, 但一樣看過就算, 不會去欣賞一下作者的修辭, 亦很少用到自己的作文上, 是否男孩不太感性, 所以在作文時比較難放入情感?

最近突然和我說, 班裏有同學在看”鹿鼎記”的小說, 都說很好看, 他亦想看.
我的天! 金庸這麼多小說你不看, 卻偏要看這本, 我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數學 開竅比較遲, 這是男孩中比較少的, 因而我要求他額外做練習, 提高運算的速度及準確度, 教他數學 比任何學科都辛苦! 這2年比較好一點了, 特別是理解能力提高了些, 但因為十分粗心, 所以分數起伏很大.

只能再努力吧.

我亦不知以後的路怎樣走, 從”新理念”的小學 踏入傳統中學, 我和兒子都無經驗, 新的挑戰在前面, 只能摸著石子過河了.

ntefamily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1#
發表於 09-5-15 00:31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我曾經在沒有大量閱讀之下努力學過文法,也在經過大量閱讀後學習文法,對兩者有深刻的感受。

讀中學時,沒有怎樣閱讀英文書,英文差,這個時期,對老師 講解的文法,覺得非常難明,自己回家怎樣自修也覺得不怎樣明白,太多東西要死記,而不是理解,結果文法非常弱。

出來做事後,發現自己英文太弱,決定從頭學起,在舊書堆中找回中一的讀物,如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等書。經過幾年的大量閱讀,大量看英語電影等,英文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這時拿起以往的文法書來研究,發現很多從前怎樣也看不明的現在很快便明,效率何止十倍。

有了這基礎下,寫文章的能力也在一個比中學時快得多的速度提高。

有了這個經驗後,第一個受惠的是我囡囡。她在小學 裡,學校不注重文法,我在家裡也沒有怎樣和她搞文法,所以花在文法的時間小得可憐。但小學 畢業後,她的英語基礎堅實了,可以學習文法。累積到今天,我囡囡用在文法上的時間可能只是普通學生的20%,但事實上她的文法程度遠較普通學生為強,而且進步的速度很快。

在小學 裡,我沒有怎樣花時間和她作文,但我現在教她作文技巧。有了強大的閱讀基礎,作文的進步也很快。

在香港學英文,文法必定要學,但問題是何時學才能得到最佳成本效益。正確的方法是先閱讀,後文法。

閱讀可以幫助文法;但無論做多少文法練習,都不可以增強閱讀能力。我囡囡在小學 階段,閱讀比普通學生多得多,所以閱讀能力也比普通學生強得多。我囡囡在小學 階段學文法比普通學生少得多,但文法依然比普通學生強。這就是先閱讀,後文法的成果。

你兒子有了強大的閱讀能力,文法能力、寫作能力,還會提高得慢嗎?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12#
發表於 09-5-16 00: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you are not the only one using the " extensive reading approach", there are other cases too and all go well.

But I think this method works better in a "relax" school/ international school / , not the traditional school where children would have too much homework, parents have to play a great part in this .

Rank: 5Rank: 5


3533
13#
發表於 09-5-17 07:04 |只看該作者
mattsmum,

I agree with your point.  However, the majority parents in the "relax" school are really relax themselves rather than supporting the kids in other constructive ways.  Finally, in facing the allocation of our education system, they would rather blame the school for doing too little for their kids.

Rank: 5Rank: 5


3693
14#
發表於 09-5-17 12: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mmju 的文章

therefore, those choosing the "relax" school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1. they enforce reading at home,
2. they have a  lot of educational tools such as DVD at home about human body, renaissance, chinese history, western history, whatever...
3. they hve discovery channel at home,
4. they arrange summer tours,
5. they might stop drilling if their kids are not suitable for drilling. rather they would find a suitble mthod,
6.they might find mentor among their friends for thie children,
7. they attend special course for gifted children,
8. they find a summer job for kids when time is right.
......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09-5-17 12:52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5#
發表於 09-5-17 19:4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9-5-17 12:50 發表
therefore, those choosing the "relax" school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1. they enforce reading at home,
2. they have a  lot of educational tools such as DVD at home about human body, renaissance, chine ...


一般的家長不可能在家裡做很多,就算只做point 1, they enforce reading at home,就足已使relax schools盛產band 1生了。

妳看,妳兒子用閱讀為本,mmju的女兒也是自少閱讀到現在,他們的英語程度,都比少女為強。我女兒的英語程度,在閱讀為本的孩子中算差勁,但已足以在她現在讀的band 1中學裡,英文穩佔前列位置。可見閱讀的奇效。

Rank: 5Rank: 5


3693
16#
發表於 09-5-17 20: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how many of our schools are 面對面對話式的,互動式的。而不是滿堂灌式的?

from a book which i don't have, but interesting to read the comment from 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

一歲就上常青藤

最近十幾年,美國高等教育日益普及。許多勞動階層的子弟,也紛紛進大學讀書,成為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但是,他們進大學後,許多人無法適應大學的生活,表現明顯不如父母是大學生的中高產階層子弟,日後的事業也不甚成功。其實,勞動階層子弟學業表現不佳的現象幾十年前就被注意到了

對此,美國的教學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證據,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勞動階層的家教偏向於權威式的,更多地使用體罰和命令,中產階層的家教則更接近我所謂的“常青藤原則” :講究說理,在具體環境中善於運用抽象的原則來指導具體的行為。

早在1936年,梅爾文科恩的研究就總結出這兩個階層在教育孩子時不同的價值取向:勞動階層更注重孩子態度上的恭敬,中產階層則注意培養孩子內化的行為準則。

1983年人類學家雪莉布萊斯希思則有更為精細的描述:勞動階層和中產階層一樣愛自己的孩子,也同樣花時間給孩子讀書。但在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她發現,勞動階層的家長對孩子指令比較多:幹這個,不能幹那個。簡單明了,規矩嚴格。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很懂禮貌,行為有一定之規,但習慣於服從,不善爭辯。

到了中高產階層的家庭,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家長對孩子要寵得多,對孩子絕不輕易說“不” 。孩子如果要幹一件家長所不容許的事情,家長會耐心地啟發,商量,說服他或她放棄,有時甚至不得不“談判”從而達成協議。

這樣,孩子和家長的關係就非常平等。有時家長為了孩子,不得不自我約束。比如,你不讓孩子吃甜食,自己也不能吃,以身作則。否則,孩子會說“為什麼你吃不讓我吃” ,你講不出理來,就沒有理由阻止孩子幹他或她想幹的事情。也就是說,大人更注重讓孩子理解行為背後的準則;而這種準則對任何人都應該適用。

這種平等的關係,使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討論的習慣,培養了他們把具體的事務歸納成抽象原則,或者將抽象原則運用於具體事務的能力,構成了常青藤教育的基礎。從三四歲開始,孩子和父母有分歧,大家就開始磋商甚至討價還價。

從表面上看,在這種家庭中父母毫無權威,甚至連買哪個玩具都要和孩子商量後才決定。不過,這樣養大的孩子,一般比較自信,敢於為自己的利益去據理力爭,習慣於提問題,獨立思考,辯論一。當然,由於從小不唯父母是聽,他們更有所謂“批判性思維” 。他們日後上了學,在課堂上也比較出眾。畢業就職,更會和各種社會組織打交道。

我在耶魯讀書時當助教,主持過一些討論班。那些學生多屬於這種類型。他們常常不等你講完就打斷你的話,然後又是提問,又是討論,甚至直接對你進行反駁,主意比誰都大。

這樣一堂課下來,大家對一個問題從各種角度都進行了討論,不僅對所學內容消化充分,而且發現了許多新見和老師或者課本疏忽的問題。

後來到薩福克大學教書,學生主要是勞動階層子弟。簡直就是換了個天地。

這些學生總是你講什麼聽什麼,很少有人提問。有的人一說話人就慌,連個簡單的句子都講不完整。有一次學生考試一塌糊塗,我在課堂上問他們: “你們都懂了嗎? ”底下一片沉默。於是我又說: “你們如果都懂了,就不應該在考試中出那麼多錯誤。如果不懂,就應該提問。 ”

底下還是一片沉默。後來我乾脆問一個學生問題。他答不上來。我問他懂了嗎,他只好說不懂。我再追問: “既然不懂,為什麼不問? ”他傻傻地看著我,滿臉木然。

想想看,這樣的學生畢業後成為白領,在公司裡開會,討論企業戰略,如果還是在那裡一言不發,人家憑什麼僱他呢?

再想想那些耶魯的學生,一開會就滔滔不絕, 10分鐘講了五六點意見,使在座的深受啟發,這樣怎麼可能不成功呢?所有的家長也應該好好問問自己:究竟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哪種人?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功的話,從一歲就應該在家裡開個小常青藤,用上面描述的那種對話的方式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
... ...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09-5-17 20:30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7#
發表於 09-5-17 21:44 |只看該作者
謝謝妳的貼文。作者的意見和我所想的是完全一樣。

近幾年來,每逢有囡囡有關的我都會先徵詢囡囡的意見才做,她對重要的事務是有發言權的,我家的決策過程大都是在商討之下的結果,而不是指令。

在這種教育方法下,有以下的結果:

1. 她較為懂得往大局去想,不單只為自己的利益行事。

2. 較有思想上的刺激,智力進步得較快。

3. 親子關係較好。

Rank: 5Rank: 5


3693
18#
發表於 09-5-17 23: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 mattsmum 的文章

hk is such  a small place and the difference in socia-economical status of families might not be that great, our schools are quite similiar in nature- mono tone in almost everyaspect- the way of teaching/text books/exam etc.

yet parents can always reach out a bit more and give children a more colourful, more stimulated leaning envireonment at home.


check out this website for taiwan story:
誰家小孩學習成就最高? 哪群學生心理最不健康?──「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初步發現 (中研院歐美所 譚康榮)


http://education.vision2020.tw/?p=295

Rank: 7Rank: 7Rank: 7


12096
19#
發表於 09-5-18 00:13 |只看該作者
mattsmum,

//自從轟動美國的The Coleman Report (1966)發表以來//

Thanks for sharing.

二十多年前,聽程介明說,有一份研究指出家庭的因素是孩子讀書讀得好不好的最大因素,而不是智力、學校……. 。我想就是The Colman Report了。

家長追逐名校,到了無所不為其極的地步。我深信,學校對孩子學業扮演了某個角色,但比起家庭因素來說,少得多了。家長多做一點才是子女學業有成的最大原因。

eviepa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