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16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3-6
- 國民生產力
- 744
- 附加生產力
- 1784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70-1-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7
- 主題
- 363
- 精華
- 1
- 積分
- 5315
- UID
- 349
 
|
關心中西區聖彼得小學的, 有新消息!
我在該校校網"校長的話"節錄的:
聖彼得小學雖然分為上下午校,但我們的同工隊,像一個大家庭,在行政和教學安排上步伐一致,資源共享,無分彼此;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若能由半日制轉為全日制,對兩所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回想三年前,當時的教育署答應為本校於西區興建一所三十六班的全日制校舍,但建校工作剛開始不久,因經濟的不景氣,政府決定取消此項建校工程,於是由校長、教師代表及多位建築界的家長組成了小組,嘗試極力爭取,最後只能獲當局答允於南區為聖彼得提供新校舍。經校董會及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詳細商討,聖彼得其中一校仍留在山道為中西區學童服務,另一校則遷往南區,與聖公會呂明才小學其中一校合併,預計可在2007年遷校。這雖然並非最理想的情況,但聖彼得可以繼續立足中西區,同時可以在南區發展,既是一項艱巨及具挑戰性的任務。
很多家長都十分關心本校遷校的安排,我們也理解到部分家長的擔憂,因此對此事不敢草率作決定。上學期我們分別給家長和教師發出有關遷校意見的問卷調查,期間多次與校董會商討此事、更向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徵詢意見。這次遷校就像兩兄弟的其中一個要遷居到另一個地方,懷著不捨的心情。離去的有對舊地的依戀,有對未可知的事情的憂慮;但亦會有美麗的憧憬,盼望在新環境有一番新景象。 新校舍位於南區域多利道,近薄扶林道,佔地廣闊,設備完善,可以有具特色的校園設計和發展路線,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舊校舍環境熟悉,交通便利,不需要重新適應;對家長來說,可能是魚與熊掌。
校董會經過審慎的考慮,作出學校的形勢分析,綜合了家長、教師及學校發展條件,最後的決定是︰上午校遷往南區域多利道,下午校留於山道舊校。根據目前教統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新校舍將於2007年落成,故在往後的兩三年,我們必定為遷校及轉為全日制作出最好的準備,也同時為改善舊校舍竭盡所能。
聖彼得小學過去一百二十年蒙上主眷佑,培育了不少人才,我們願意繼續承擔這神聖的使命,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上帝,面對未來的挑戰。若然有你的同行、支持和鼓勵,我們會更有力走前面的路。就讓我們同心攜手同行,為下一代建設更美好的天地。
祝 闔家安康,主愛滿溢﹗
校長 余潤輝 / 羅瑞蘭 上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八日
註︰有關小六學生升中安排,按教育統籌局升中派位原則,學生如在遷校前入讀本校,日後學校遷往他區,其升中派位仍以原校校網為準(即中西區校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