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一篇好文章
發新帖
查看: 2292|回覆: 3
go

一篇好文章 [複製鏈接]

Rank: 1


12
1#
發表於 08-6-23 16: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16/6翻開信報,偶然被「幼師隊伍大震盪」的標題所吸引了。細閱內容,好!寫得好!作者是教育學院的高級學系講師,竟對於目前幼教的困境,慨嘆不已。內容卻是如此的真實,教育界仝工,請你們都抽點時間讀一讀!齊來共鳴。


http://hk.geocities.com/smallteacher08/DOC.jpg
   0    0    0    0

Rank: 5Rank: 5


4418
2#
發表於 08-6-23 22:46 |只看該作者
多謝分享.  少留意糼兒教育, 文章令我多一分認識, 也對香港教育多一分感嘆.


1255
3#
發表於 08-6-24 00:1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
發表於 08-6-24 18:54 |只看該作者
閱讀有點困難,所以把文章再抄出來:
教育
幼師隊伍大震盪

蘇淑蓮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高級專任導師

摘自信報 2008-06-16

  去年,香港政府撥款20億元於學前教育,一方面,以學券制資助家長繳交學費;另一方面,備有特別津貼,資助校本發展、幼師持續進修及學校聘請支援(代課)老師。這些舉措,目標無疑指向學前教育質素的提升。
  外行人對學券制的反應普遍良好,都說:「錢多了!應當是好事!」超過80%家長的回應是正面,他們是最直接的經濟受惠者,一年獲得1萬元的學費資助。但我這個行內人,從教育現場觀察收風,不斷聽到同工叫苦:「津貼多了,幼師流動性劇增,請人甚艱難。」
  本來幼兒學校的人手已非常緊張,突然間,七百多所幼兒學校同一時間爭聘人手,大家可以想像人力市場上的激烈爭奪。
  好端端,幼師為何要跳槽?
    一、跳向人工較高的學校。那是最自然不過、合乎經濟規律的現象。雖然仍有幼師領取很微薄的薪金,那是很例外的非常人種(愛心爆棚+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家人沒有怨言)。
  二、不少幼師寧願做支援(代課)老師,領取三分二或半薪,也不願做全職老師。後者的選擇很值得大家關注。
  何解幼師放棄全職?
  一、出生率下降,生源大減。幼兒學校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生存,學校要出盡法寶吸引家長報讀,所有法寶,如大搞展覽、表演攤位、遊戲,家長聯誼活動諸如旅行、BBQ、自助餐、卡拉OK等,老師須花大量時間和心力籌備。
  二、政府的質素保證政策:不論自評或外評,老師突然間要應付排山倒海的表格填寫,還有數字統計圖表製作,最要命的是撰寫學習成長發展檔案,拍攝孩子的活動照片或錄影,收集孩子日常工作的樣本……儘管教育局給予口頭安慰:文件紀錄並不是最重要;儘管坊間馬上供應大量評估方法的手冊、軟件及工作坊,大部分只擁有中學學歷的幼師仍是應付不來,叫苦連天。
  三、不少資深校長主任老師,做到心淡了,人生幾何?二三十年青春歲月全投放到幼兒教育,到今天換來了什麼?愈來愈重的工作壓力?算吧!拜拜孩子,拜拜家長,我要自由,我要對自己善良一點,多點時間照顧家人,多點時間做義工,多點時間做運動看書探望朋友……就是這樣。
  近年來,幼界流失了不少優秀資深的同工。她們的提早離場,是業界的重大損失。最直接的影響是青黃不接,新手雖然擁有大專、大學學歷,沒有前輩的提攜和帶領,經常在混亂中摸索,孩子的學習質素可想而知。
    自去年學券制推行以來,同工不斷跟我吐苦水:
  1. 新聘請的老師,只上班一天,第二天不見人了(原因很簡單:別的幼兒學校薪金更高)。
  2. 全日制幼兒園老師一向以來的工作量都較幼稚園的多,大量老師都跳槽到幼稚園去了。
  3. 新老師入職前約法三章:不超時工作、不做自評外評工作、不做教學計劃……學校也得盡快答應她的要求,真的無人手呀。
  4. 新老師不願承擔的工作,部分舊人全包下來,部分舊人「話之你」,總之工作環境氣氛惡化。
  5. 銳意改革的新任年輕傻蛋校長,遭老臣子集體抵制,要求校董會二選一:一、踢走新校長;二、我們立即集體離職。大家可以猜到結果是什麼。
  6. 老師快速製作兒童學習檔案的捷徑:臨近交貨日期,拿相機,安排兒童重演指定動作,例如孩子拿剪刀剪紙或行走平衡木,讓老師拍照做檔案。大大發揚香港精神——快靚正。
  這些問題和同事一再討論:20億元學前教育的撥款是五年計劃。換句話說,打從2008年起,直到2013年,香港幼師隊伍很大可能繼續大震盪,這個現象,算是結構性問題嗎?這個現象,浮現了、隱藏了多少問題?這個現象,教育決策者會審視嗎?何解資源多了,錢多了,質素不一定提升?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8-6-24 18:58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