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發新帖
查看: 1922|回覆: 16
go

認知過程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16
1#
發表於 08-6-5 02: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過了六年,我的孩子仍舊樂於學習,敢於創新,還有善於溝通(他常讓我知道校內的情況,尤其是這兩年的變化。)。
只是勇於承擔呢?我們還在等待在位道貌岸然者演出一場真真實實的「身教」。

時間是建功立業者最好的朋友,但任何工作不放上時間,只想耍上花招混過去,騙得自己,騙不了其他人!
   0    0    0    0

Rank: 3Rank: 3


116
2#
發表於 08-6-5 02:55 |只看該作者
無意中在賑災的新聞片段中看到前副校。跟孩子談起過往,孩子好後悔當人在時,總嫌施教者循循善誘時有催眠的特異功能,現在有比較,就知道失去的可惜。自覺要珍惜身邊真正用心用時間教導他的老師。

有機會見過新任的高副校,我期待她三十多年的小學校長經驗會貢獻我們的學校良多!

Rank: 3Rank: 3


116
3#
發表於 08-6-5 03:28 |只看該作者
孩子上中學是新階段,由小孩變少年,自主多了,我的照顧少了,倒是我需要留有空間的監察和忍耐多了。

尤記得當年小一家校會,早就聽到有朝會遇上「暴風少年期」,惟有功課輕令親子關係基礎良好才可安然度過。現在親身驗證到真確性!

若然孩子情緒波動,再要適應新學校的文化,剛巧遇上無心向學者… 我認識的教會機構就要處理為數不少的個案!我想初中的作用至少在此!

Rank: 5Rank: 5


3533
4#
發表於 08-6-5 13:25 |只看該作者
In talking with the new vice-principal, she really give me some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I hop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parents, our kids not only will enjoy their school life, they will have cognitive skills for future ever changing environment.

Rank: 3Rank: 3


116
5#
發表於 08-6-5 15:38 |只看該作者
打從孩子進入非一般的學校第一天,我就邊學邊做。當他小時要學怎樣協助他做親子功課,當他稍大要學習如何鼓勵他與同學合作做好各科project,到他能掌握基本學習技巧,我又要學怎樣引導他完全表達他自己獨有的想法。

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項藝術!
明明是老師創造愉快學習的環境,最終孩子為能夠用自己所學去解決到困難而感到由衷「愉快」。孩子學習的歷程從新定義了「愉快學習」。

最初由老師授課,到孩子今日能自主學習,當中所產生的變化實在太美妙!

起初要人事事關顧的小不點,現在竟可用心主動關懷小一小二的同校同學,我頓然明白何謂春風化雨!

Rank: 3Rank: 3


116
6#
發表於 08-6-5 16:23 |只看該作者
耶穌曾提及「牧人」與「僱工」的分別。
牧人按名字認識羊仔,凡事走在羊的前面。
牧人會為保護羊群甘願捨身擊退猛獸,而僱工一見危難,只顧自己發力狂奔。因為羊又不是他的,對羊仔莫不關心,於是莽顧羊仔生死撇下羊群自己逃命去了!(來一個全身而退!)

曾有牧師去過外國的牧場,親自印證以上的教導無誤。最有趣是羊仔懂得辨認牧人的聲音跟他走。

我知道學校裡有人為教育理想而前赴後繼,有人為高薪美銜而來。(並且通常只在早會逗留。)兩類人孩子都有幸見識過!人的心是看不見的,但由各自的言行全然表述,無所遁形。

所謂「日久見人心」,雖然花上時間,我終究認識到真牧人和知道那些是僱工!

Rank: 3Rank: 3


116
7#
發表於 08-6-5 17:04 |只看該作者
大學的room-mate讀營養系,由於成績出色,當年考上劍橋轉戰生化系博士。消息傳出令我們幾個同房羨慕不已,稱讚道賀之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興奮過後,我請她多多指教如何可考到有「飛色」。她謙虛的表示,取高分當然有技巧,但不足自恃。因為她看準老師批卷只能有平面的觀察,她只是按既有期望答題,自會高分。

舉個簡單的例子,若是要設計營養餐單,她就按各類食物的顏色配到七彩繽紛。答題紙上,教授只會用讀的和想像的,又不會真的煮出來吃,當然會好滿意。但在real life,她自知餐單上的材料配搭根本不會好吃到那裡去!真實的生活自有另一套照應外在複雜因素的做法。

果然是聰明絕頂的博士級人材,知道別人期望想要什麼,只需做表面功夫就能利用人的錯覺,以為他已聚焦將事情做得如何出色,其實連邊都未沾上!

可幸我的同窗有自省之心,亦提升了我對事情的分辨能力!

Rank: 3Rank: 3


116
8#
發表於 08-6-5 21:32 |只看該作者
牧師在母親節的講道中幽默地說:「作為家庭主婦的妳,平日一定覺得很無奈,因為家務的特性就係唔做就好覺,做左就絕對唔覺!」這番話立刻引來席間很大的回響。我尤其感激牧師為我們一眾默默付出的主婦平反!

多年前我的外子曾誤會我,人前人後戲稱我無所事事只懂「玩BB」!對他我不哼聲,只是努力透過遊戲做好自創的「學前教育」。到後來親戚朋友鄰居無人不讚孩子出眾時,他才認知到我對孩子的培育不是如他所理解的膚淺!

則聞有些同學在新校,表現出色。老師對臻美的學生評價極高。我相信創校校長應如我有苦盡甘來之感吧!對於別人的誤解,我們一起以寬大的心包容他們就是了!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7 23:51 編輯 ]

Rank: 2


100
9#
發表於 08-6-6 09:37 |只看該作者
wan-wan-ma,

您幾篇文章真的寫得非常好,細味字裡行間,發現這些文字不只是您的感覺,也完完全全道出了我的心聲,多謝您!

讓我們一起為牧羊人禱告,願主繼續一路的帶領,也求主寬恕僱工,指引他行他該走的路。

臻美真是一個很好的大家庭。

Rank: 3Rank: 3


116
10#
發表於 08-6-8 01:39 |只看該作者
phoebeoiyan

我只是有感而發,能引起您的共嗚,想必您亦如我一樣,為曾領受的心存感恩。

我尤其感謝神,讓我在教養孩子的路上遇到一眾以心建校的教育同工。我好珍惜他們!

「我深信那在你們中間開始了美好工作的,到了基督耶穌的日子,必成全這工作。」新譯本腓立比書一章第六節

我深信創始成終的上帝必會按著自己對小孩子的憐憫和自己所定的時間完成祂自己開創的教育改革工作!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8 16:02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094
11#
發表於 08-6-8 15: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0 wan-wan-ma 的文章

wan-wan-ma,

臻美的初中,對很多臻美家長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東西,初中有甚麼特色?讀完初中後,校方又有沒有甚麼措施幫助學生升讀高中?

Eviepa

Rank: 3Rank: 3


116
12#
發表於 08-6-8 16:5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6-8 15:28 發表
wan-wan-ma,

臻美的初中,對很多臻美家長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東西,初中有甚麼特色?讀完初中後,校方又有沒有甚麼措施幫助學生升讀高中?

Eviepa


Eviepa :

要講初中的特色,我自問未夠資格。

年多前我遇到一位認識的初中家長(她的兒子小學畢業後考入臻美,由中一讀至中三),我問及她對臻美初中的感覺。她語帶不滿地說行政未夠迅速,而學術水平ok,但她強調她由衷多謝學校,因為她的兒子在臻美三年沒有學壞。(我沒有再追問下去!但想必「建立品格」一定是她對教育的期望。)

以我所知,校方一向都有為表現傑出的初中畢業同學寫推薦信。

而數月前老師派發家長意向表(是否支持現任校長連任),特別強調現任校長會為每位同學寫推薦信,請同學好好考慮,當時同學反應熱烈。

另一方面,創校校長從起初至今,從來沒有放棄過臻美「一條龍」教育的承諾,仍然竭盡所能從各個途徑申辦高中,好連成臻美自己的中學,讓學生在至少十二年的臻美教育後銜接三三四學制。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9 15:21 編輯 ]

Rank: 3Rank: 3


116
13#
發表於 08-6-8 18:17 |只看該作者
四川地震初期,電視新聞報導上海的民眾走到「防難教育館」進行模擬地震測試,嘗試感受八級地震的威力。鏡頭所見,有粗豪的中年人為已死去的數萬同胞持以嚴肅的態度,有穿著光鮮貌似曾受教育的年青人竟邊體驗邊竊笑!令人感嘆中國年青新一代所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

另一廂邊,劫後餘生的災區學子憶述他能夠逃過大難,全靠在電光火石間記起以往老師就地震求生的教導。原來當日在課堂上的一小步,在日後無法預計的天災前能變成跨越生死的一大步!不禁令生於福地亦同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不得不重新再次肯定「意識教育」和「演習」的價值和重要!


而學校最近一次的火警演習,時間記錄與過往相去不遠。據聞家長還能在學校的網頁透過照片了解情況。對於位高權重者尊重地讓所有的師生自行先跑在前頭,自由地讓同學持以各種態度參予,關愛地帶著慈祥的微笑在辦公室門外舉起照相機,即時引起不少同學的不滿和多位老師驚訝的表情則不在鏡頭之內!最難得的是他還能以不徐不疾的步履步向演講台。

有認知能力的孩子還是會懷念曾有人為執著學生生命安全為首要,例必身先士卒跑至喘氣的從前(當事人當時健康欠佳不宜操勞)。學生縱然會被人嚴肅訓示走火演習要絕對認真,過程又被禁絕任何嬉戲玩耍說笑嚷叫。(其實有點不好受!)有辨別能力的孩子還是會由衷感激師長,銘刻師長為關愛保護生命而傳遞的儆醒意識在心!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13 20:29 編輯 ]

Rank: 3Rank: 3


116
14#
發表於 08-6-9 12:3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8-6-8 15:28 發表
wan-wan-ma,

臻美的初中,對很多臻美家長來說都是很陌生的東西,初中有甚麼特色?讀完初中後,校方又有沒有甚麼措施幫助學生升讀高中?

Eviepa


Eviepa:

據小兒的觀察,前幾屆的初中生普遍能做到「求學不是求分數」,在輕鬆而認真的教學氣氛下做到自主學習,能夠享受學習過程,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思維。

師兄師姐們跟中學部老師關係良好,經常與老師交流意見。(本人在年前的畢業典禮中亦曾親身感受過他們濃厚的師生感情。)而最難得的是他們是一群專心向學、享受參予比賽、品性純良又充滿創意的少年的人。(我形容他們為陽光少年。)

我認識的那位初中畢業生家長,當年就是不想兒子原有豐富的創意思維被傳統的中學教育扼殺掉才慕名而來。

其實中小學部在同一個校園裡,教學的老師亦是來自同一個隊伍,被同一個傳道人和社工團隊守護,早會所聽;品格生活所學;校歌所唱;同學無一不是在同一個文化下被薰陶塑造。我想若是出自同一種教育理念,那差別只是來自個別家庭在教養孩子上付出的多寡和學生自身的受教程度和投入的努力。

小學部的同學應該較外校者更熟悉臻美中學的文化,各位應多鼓勵小朋友與中學部的師兄師姐交流。小學部有的特色在中學部仍得以繼續延伸。我的孩子五年級時曾協助中學部出外參予校際比賽,從中有機會在不短的時間內近距離觀察多位學長的言行舉止,得以一窺臻美初中教育的成果。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9 21:09 編輯 ]

Rank: 3Rank: 3


111
15#
發表於 08-6-9 23:5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wan-wan-ma 於 08-6-9 12:33 發表

小學部的同學應該較外校者更熟悉臻美中學的文化,各位應多鼓勵小朋友與中學部的師兄師姐交流。小學部有的特色在中學部仍得以繼續延伸。我的孩子五年級時曾協助中學部出外參予校際比賽,從中有機會在不短的時間內近距離觀察多位學長的言行舉止,得以一窺臻美初中教育的成果。


我記得有一次小兒因課外活動留在學校至5:30才放學, 我收工趕得到接他, 看見他跟兩位高年級姐姐(其後小兒說她們現讀中二)一起放學, 那兩個高年級姐姐一看見我,便問小兒我是不是他媽咪, 跟住她倆便好主動及很有禮貌地跟我打招呼, 到走的時候, 又很有禮貌地跟我們說再見.當時給我的感覺是,學校或家教把這些青少年教得那麼好, 真是好了!

跟著我問小兒, 為什麼他會跟高年級姐姐一起放學,他說因為姐姐擔心他遲放學, 驚他遇到危險, 所以留在學校溫書等他放學, 跟著一起乘搭地鐵 (感謝!), 跟著, 我叮囑小兒要跟高年級姐姐學習, 良好的品德性格是極其重要.

Rank: 3Rank: 3


116
16#
發表於 08-6-12 15:04 |只看該作者
BBmamalove:

多謝妳提供妳的經驗!

其實留在臻美升中是小兒自己的意願。他強調在學長學姐身上有的那份關懷幼小,對低年給同學不厭其煩的超級耐性,是源自師長的身教!當然我們不要忘記家長十數年來的悉心調教和同學們自身肯受教亦同樣重要。希望這些美好的特質能延續成為臻美優良的文化!

Rank: 3Rank: 3


116
17#
發表於 08-6-13 00:28 |只看該作者
傳道人在主日的講台上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一條小村落裡正舉行全村的慶典。每一個村民都按照習俗將自己帶來的一瓶酒倒進會堂前的一個大缸中,收集完畢就會在慶典開始時大家分來喝。

當大家興奮地喝下第一口酒時,在場的每一個村民都不約而同脹紅了臉低下頭去。這不是因為酒太烈,相反杯中一點酒都沒有。他們都為自己自私的行為感到羞愧!原來每一個村民都想只是自己一個以水換酒不會有人察覺,那想到最後會弄出如此的結果!


孩子的成長需要很多的愛與關注!我不知道在現今的香港社會,當父母都需要長時間在外工作,而學校和老師都不辭勞苦為教改的理想打拼的同時,大人還能留有幾多的心力和空間去陪伴孩子成長?以小兒多年所見,創校校長和很多老師都經常身體力行以擁抱和安慰來撫平同學波動的情緒,亦鼓勵同學要以友愛相待。

則聞國際學校那邊,有幾位同學(原先是學習或情緒上有少許障礙者)成績與情緒都有令人鼓舞的進步,令人感到興奮!我想,五餅二魚不是古舊的聖經故事,只要有人(無論是家長、老師抑或是同學)懷著單純的信心肯將自己僅有的獻上,上帝自會親自在不可能處作成可能!這是歷久常新的真理。

[ 本文章最後由 wan-wan-ma 於 08-6-13 20:34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