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35 小時
- 最後登錄
- 11-3-21
- 國民生產力
- 67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4-2-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219
- 主題
- 13
- 精華
- 0
- 積分
- 1286
- UID
- 19094
 
|
原文章由 cheungll 於 07-7-6 23:57 發表 
有家長問協恩小學是不是活動教學的呢?
如果活動教學是指學生分組圍圈坐的話,那協恩小學是傳統直排兩個兩個坐的,但在課程的編排上,是頗為活動的,不會依著教科書由第一課教起。
因為我的兩個女兒是插班 ...
協恩不算是活動教學, 不少課應該是得排排坐聽書, 不過, 不會太死板, 從功課形式及測考內容來看, 也不是強調記憶及背誦, 主要還是重語文的理解及運用.
抄寫功課方面, 不多, 如有, 中文約 7~10 個詞語, 複寫兩次 (字頭在學校已完成), 其餘是工作紙, 閱讀、寫作練習...等, 放長一點的假, 比如聖誕、農曆年、復活節等, 通常會要求閱讀及寫一篇隨筆, 完全沒格式規定, 真的是可以隨便幾筆, 自由創作. 英文大致上也一樣.
中文課完成一個單元後會有課堂討論, 英文課會配合單元, 有時老師會要求同學帶相關的物品回校, 一年級時, 女兒帶過玩具及衣服. PLPR 堂則是小組上堂模式, 在特別室上的, 算是一般人口中的 "活動教學" 吧.
數學課除了上堂, 另有實作, 實際操作模型或教具, 以加強了解概念, 家課有時是課程外的思考練習, 主要是邏輯思考題.
常識課如 cheungll 所說, 不用默寫詞語, 上課時, 很多時候會要同學們討論及提出看法. 評估模式則包括角色扮演 (在不同情境下, 對與錯的處理方式判斷)、時評、Project (大部份在學校完成, 小一上學期的主題是家庭/人, 因此, 訪問家人的部分需在家完成, 下學期主題是了解物料的性質, 是分組做實驗的, 另有用不同物料做復活蛋的部分需在家完成)、紙筆測驗 (一次)...等.
每個星期五是學校課內活動的時間, 一年級每個學生都要參加3個活動, 由老師安排, 校外的參觀活動主要安排在學期末總結性評估後的兩週, 每學年另有學校旅行、水陸運會、家教會親子旅行、音樂會等等的活動.
學校從小一開始便培養他們自治精神, 也讓每個孩子都有服務的機會, 因此, 提供各種職務讓學生輪流擔任. 對學生, 學校的態度我認為是極包容及具愛心的, 這些都不是一般人對 "傳統學校" 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