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07-3-24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28
- 主題
- 15
- 精華
- 0
- 積分
- 628
- UID
- 47830

|
Re: 有無人知韋氏測試的各細分項目之正式中文譯名
節錄自 我的天才噩夢一書 遠流出版 (很好很好的一本書)
================
喬治亞大學的杜藍斯解釋說,我們現在面對的是更寬廣的定義,並且陸續有研究支持這樣的定義。例如說,我們現在知道,不管智力商數告訴我們什麼,它不是測試資優的唯一標準。
智商測驗,或是某種智商以上就算是資優的這個觀念-----甚或是智力這個觀念本身-----在二十世紀經歷了許多改變。這些改變很少傳達到大眾耳裡。許多教師繼續以狹窄的角度看待資優這件事。然而,把人類智慧僅僅用一個數字代表,橿有可能傷害了很多人。
........
卡提那在<資優教育文選>一書中說﹕「西方文代創造了智力的觀念,並不斷強調它的重要價值.」他解釋說,在西洋文中,測驗智力的方式是去看一個人成功解決不重要的問題的速度.根據他的說法,在其它文化中,智力可能是看一個人如何解決重要的問題。這時,可以有錯誤,而且沒有時間限制 。作智商測驗時,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到底都測試了些什麼呢?一直有人在辯論這一點。.......
教育學者蓋哲和傑克森研究了五百個青少年,發現有創意的和有高智商IQ的學生,雖然他們的平均智商相差二十三分,但是在學科學習上成績相近。他們的結論是,單一數據太狹窄了,智商可能讓我們無視其它形式的資優,尤其是在創造力上。
教育與創造力的作者杜藍斯,把這個想法往前又推了一步。他的研究就是尋找評估創造力的方法。他同意,如果我們用單一標準衡量資優與否,我們會錯失許多其他方面極端資優的人。( 睡覺話﹕還有,不停為得高智商而訓練孩子,將會錯失左孩子們許多童真、自由空間和快樂,將來的社會未來主人翁你猜他們又會如何對待子女,對待身邊的人? 我們都迷失了,迷失了不留點空間靜下來欣賞和發掘世界美麗的一面和提升靈性深度,我們畢竟不是一部機械,和動物不一樣,人類係有靈性的,真正有智慧,有慧根的人是可以見其精神上的深度,而不是只會計數、認字或得到什麼成就的人)
.................
總括來說,...以前的人把智商和資優畫上等號,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則否。其實,這是敏感的家長和教師早就知道的事實。加州大學的克拉克認為,光是靠著智商來認定一個人資優與否,是「不必要的傷害」。她還認為,「很不幸地,許多人,包括太多的老師,相信智商可以很準確的代表一個人的能力,這是錯的。」
關於智力的新觀念一一浮現,測試資優人士也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相較於測試創造力這樣捉模不定的特質,測試智商真是太容易了。杜藍斯就說﹕「人類心智與個性的複雜度像個無底洞,我們根本還沒看到底呢?......」妮娜說得對﹕你不是你的數字。
================
你資優嗎?———自我評量
《我的天才噩夢》作者認為,資優不等於智商高,也當然不等於成績好。作者,以及資優教育專家一致認為,資優人的言行舉止是有跡象可尋的。
我們要如何認出週遭的資優成人呢?試試下列特質。
資優人士會:
•做事比別人快。「十分鐘內我就了解整個概念了,公司總裁花了兩個星期才搞懂!」
•有更多的生命能量。「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馬力十足,我先生簡直是受不了我!」
•對新事物有無止盡的好奇心。「我先生送我一隻望遠鏡當生日禮物,現在我有一整個新領域可以探索了!」
•工作常常很快的失去吸引力。「六週內,我就學會這個工作了,現在我覺得無聊。我想我應該回學校唸書,我需要更多的訓練,他們才會讓我做更有意思的工作。」
•對美及痛苦都更為敏感。「我沒辦法看新聞,太痛苦了。」
•真正的具有同理心和敏感的認知。「別人似乎就是知道我是個好的傾聽者,即使是剛剛認識的人。我早該當心理醫生的。」
•不怕被別人當作怪胎。「人生充滿可能性…脫離傳統可能帶來壓力,但是我願意接受某個程度的壓力,我相信新的秩序會建立起來。」
•喜歡玩。「你被內在的學習動力驅策一生,內在那個喜歡玩的心靈才是真正的你。」我們可以說,《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的主角海鷗強那森和作者理查巴哈(Richard Bach)都是資優人士。
•具有強烈道德觀念。「如果我相信一件事情是錯的,我必須反對它,不計一切代價。」
•比別人多一些覺知和直覺。「有的人會說我有通靈能力。我覺得,那就是我做的事,完全自然。」
•表示覺得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一定是從外星球來的!」
•能夠看到模式和共通性,擅於抽象思考。
•智商可能超過130,也可能低於130。
•看起來就是比一般人複雜。這個複雜的人可能同時「比較純真,但也比較有知識﹔喜歡原始的象徵,也喜歡嚴謹的邏輯。他可以一方面比較原始,一方面又顯得比較有文化﹔比較具有破壞性,同時比較具有創造性﹔有時候顯得有些瘋狂,但是又比一般人更清醒。」
這是個很詳細的描繪了。你認出什麼人來了嗎?也許你自己就是?
如果你是,或是你身邊有人符合這樣的模式,你就需要讀這本書。相信你的生活將因此有所改善。那麼,我們的辛苦就值得了
==================
資優的相貌
《我的天才噩夢》作者把資優人士大概的分為三類,稱之為努力奮鬥型、超級明星型,和特立獨行型。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將對「特立獨行型的資優成人」最有助益。
努力奮鬥型
這一型的人就是所謂的「成績好、老師也喜歡的好學生」。不論是在學校或在職場,他們都非常努力。面對上司、父母、老師時,他們能夠像超人一樣達到任何要求。他們不受同儕影響。大部分時候,他們成績非常好。他們喜歡結構和方向。在科學及藝術上,不常看到創造力,但是會看到他們不計一切的把事情做好。他們往往視工作為生命。
超級明星型
另一大類型的人是超級巨星。這三分之一的人讓其他人相形見絀。大家以為所有的資優人士都應該像這些人一樣。這些人證實了特曼(Terman)的理論:資優的人比一般人高,也比較健康、比較好看、比較富有、比較快樂、比較善良。他們努力工作,但也認真玩耍。因為他們在乎人際關係,因此和同學、同事及下屬相處愉快。他們常常會吸收同儕的價值。他們優秀的表現和成就似乎是他們整個生活熱情的一部分。他們常常得天獨厚,既是學者,又是運動家。不論他們進入何種行業,他們都會在同樣的位置:最上面,或接近最上面的地方。
特立獨行型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兩種類型,對他們生活週遭的人來說,都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他們要不是很有趣,就是會努力工作。那麼,還有那些討厭的、惹人生氣的、什麼都知道的那種人呢?我們現在就要討論到他們了。但是在把他們和負面刻版印象畫上等號之前,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往往是最不被了解,卻也是最有成就的人。
杜魯斯稱這些人是「有創造力的知識份子」。對於他們的同事、同學、父母、上司和老師───事實上,是任何權威人士───而言,他們大概都是頭痛人物。他們如果覺得一件事情很有趣,就會努力去做。他們會忽視無趣的事情,也不管後果會怎樣。他們內在深處的價值系統控制他們的行動。他們很少成為受歡迎的人物或領袖人物,通常他們也不想。在教室裡,他們常常提出杜魯斯所謂的「另有涵義的問題。要看他們對老師的看法如何,可能是深刻的問題。」他們具有很棒的幽默感。
他們通常不太適應企業文化,結果是他們的事業發展往往不那麼順暢。他們之中,科學家比工程師多,發明家比商人多,藝術家比徒有技巧的表演者多。如果你不了解他們如何和世界接軌,可能會被他們逼得要發瘋。家裡有一個這樣的人,不論是孩子、還是配偶,大家都絕對不會無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