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最後登錄
- 13-6-3
- 國民生產力
- 577
- 附加生產力
- 11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5-6-2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646
- 主題
- 655
- 精華
- 0
- 積分
- 2335
- UID
- 48817
 
|
新高中數學太淺 學生水平恐跌
(星島日報報道)隨大學推行「三三四」,全港中學將於○九年轉用新高中課程。中文大學數學課程專家黃毅英警告,新學制的通識科佔去大量課堂時間,令其他學科教學時間減少,亦拉低學生的知識水平,將來高中畢業生的數學程度只相當於現時的中五學生,相對大學畢業生的程度或只等同於現時的中七學生。
「新高中課程有一個隱憂,因為通識科的課時好多,令其他學科的課時受壓。」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黃毅英,被業界認為是中學數學課程專家,他指出日後高中生只須修讀數學科必修部分及選修其中一個單元,若比較新課程與現時會考課程,他發覺屆時高中生的數學知識,只相當於現時修讀附加數的中五生﹔即使高中生修讀兩個單元,數學水平仍不及現時的中七生。
他批評,只修讀一個單元對高中生來說是太少,他估計同樣情況在其他學科亦會發生。「雖說加強通識教育有道理,但社會人士要明白,將來『三三四』的大學畢業生,可能相等於現時中學畢業生的水平,因為大學新生須修讀很多基礎課程補充水平,畢業生可能須修讀碩士課程才可符合社會要求。」黃毅英警告,現時社會並沒有足夠討論新學制對學生知識水平影響的問題,屆時一旦發現水平下滑,社會人士未必接受得到。
他透露,其實部分大學已預見有關問題,故安排大學新生只是分配到一個學院,而不是分配到一個學系,讓他們在大一時修讀基礎課程﹔部分大學亦準備於暑假安排課程供新生修讀。
黃毅英又認為,新學制下缺乏會考篩選,中六生的學習差異將擴大,中學教師或須花更多時間處理學生差異及紀律問題。「教改最大的致命傷是教師工作量過多,每周上課三十節,是內地教師的一倍。」
他又指,教師為應付排山倒海的教學及行政工作,只得減少跟學生交談,結果令教改適得其反。
:-| |
|